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建立人工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抽取的51例患者均选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5),观察组护理模式为循证护理,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基础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8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此外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数据经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患者经循证护理后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人工气道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使用喉罩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分析我们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喉罩在院前急救中进行管理的45例患者,统计其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综合分析其使用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操作成功40例,成功率88.89%;操作用时11.1+2.1s;成功插管的40例患者中,37例有效,有效率92.50%;1例发生组织损伤,发生率为2.22%,2例发生呕吐,发生率为4.44%,无一例发生气梗阻、心跳呼吸骤停等危重并发症。结论在院前急救中使用喉罩进行管理,成功率高、耗时短暂、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因而使用效果确切。

  • 标签: 院前急救 喉罩 气道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湿化法对气管切开病人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期间7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间断气湿化法,干预组病人则实施持续湿化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40%),干预组病人不舒适发生率(11.4%)明显低于对照组(54.3%),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病人在进行持续湿化的同时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轻病人湿化时的不适感,降低湿化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标签: 持续气道湿化法 气管切开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哮喘是一种由于各种不同刺激而引起的气管和支气管向反应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广泛的缩窄,其反应程度可自行改善,或经治疗得到改善。患者缓解期症状虽已消失,但仍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反应了其持久性的病理变化。本文对81例哮喘缓解期患者进行了反应性测定,以期对缓解期哮喘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哮喘 缓解期 气道反应性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的研究方法。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救治的危重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人工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处皮肤感染,口腔和鼻腔粘膜完好,未出现管道阻塞、脱落等情况。结论对人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加温加湿、清除分泌物等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保障呼吸通畅,降低医源性气感染。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病人 人工气道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异物内镜下取出的配合技巧与经验。方法对内镜取出上消化异物的配合与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医护密切配合下共开展368例异物的内镜治疗,成功取除异物361例,成功率98.1%。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消化异物内镜取出术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患者可免受外科手术之苦,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内镜 上消化道异物 配合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治疗儿童消化异物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5年在我院就诊的儿童消化异物患者46例,在氯胺酮、丙泊酚全身麻醉下行急诊胃镜下消化异物取出术,术前常规摄片定位。根据异物的种类、形态,选择鼠齿钳、网篮等不同种类器械予以取出。术后留院观察两日有无并发症发生,同时依据异物有无造成黏膜损伤而使用抑酸药物1~2日。结果46例异物儿童中男孩35例,女孩11例;年龄6月~8岁,其中<1岁的5例,1~3岁的30例,3~7岁的8例,>7岁的3例;误吞时间为3h~6d;46名异物患儿消化异物共46个;46例异物中硬币异物共39例,电池3例,笔帽1例,枣核1例,回形针1例,戒指1例。异物嵌入部位食管上端41例,胃内5例。内镜下异物成功取出45例,1例由于异物(枣核)已刺破黏膜而转入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7.8%;内镜下异物取出成功病例患儿术后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急诊胃镜下治疗儿童消化异物的首选方法,具有简便、安全、有效特点。家长在日常护理中避免儿童将异物特别是硬币放入嘴里,可明显降低儿童的消化异物的发生率。

  • 标签: 消化道异物 急诊内镜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腹腔镜治疗消化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消化穿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2.51±14.48)min,肛门排气的时间为(15.48±7.01)h,术中出血量(293.59±36.01)ml以及住院时间(6.81±3.89)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61±12.48)min、(36.57±13.01)h、(429.61±11.02)ml与(13.51±5.09)d;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治疗消化穿孔临床上首选腹腔镜进行治疗,其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消化大出血的有效抢救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7月我院67例消化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手术抢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在临床当中,消化道出血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引发失血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合理的临床治疗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 大出血手术抢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对困难患者插管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48例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行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研究组患者行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各循环指标变化及插管情况。结果插管完成时研究组患者的MAP、HR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插管时间、声门最佳暴露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置入导管时间及首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可有效提高插管效果,对MAP、HR影响小,并发症少,在困难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 标签: 可视喉镜 困难气道 插管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本文分析对象,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06月至2018年06月,利用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即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33例。常规组患儿经鼻导管或头罩给氧,研究组患儿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93.94%显著高于常规组78.79%(P<0.05);研究组治疗后呼吸、心率、PaCO2、PaO2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通过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后,可大大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以及各项生理指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炎 治疗效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吸痰管插入困难的原因,总结其处理与护理对策。方法对外科2010年至2015年39例人工病人的吸痰过程进行观察。结果因吸痰管与气管插管之间发生摩擦阻力、导管内口斜面与气管壁相贴、导管扭曲、痰痂堵塞、导管套囊滑脱等因素而致人工吸痰管插入困难。结论必须重视患者的人工护理,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人工气道 吸痰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一个关键环节,湿化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从湿化液和湿化方式的选择两个方面探讨了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湿化护理情况,以期为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大出血急救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16例消化大出血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结果经积极治疗,密切的观察及时的护理,出血停止,无一例死亡,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 标签: 上消化道 大出血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和影像引导消化支架置入术方法以及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95例采用上消化支架置入术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患者在内镜下采取消化支架置入术,64例患者在影响透视下采取消化支架置入术。结果在内镜下,31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影像透视下64例患者有9例转内镜辅助插入导丝获成功,在手术中2例发生心律失常,1例发生窒息;手术后,84例患者伴有胸痛不适以及异物感,31例患者伴有恶心呕吐,3例患者出现食道慢性感染,7例患者出现支架移位,13例患者出现支架堵塞,2例患者伴有呼吸困难。结论内镜和影像引导消化支架置入术,手术的成功率较高,手术中产生的并发症较少,在术后若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内镜和影像引导消化支架置入术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内镜 影像 上消化道 支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食道双管喉罩在急症危重症患者抢救当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9月到2018年11月间抢救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中进行抽样,选取了68例患者作为样本,其中对照组为气管插管组,观察组为食道双管喉罩,对两组患者成功率以及建立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此次选取的样本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在通气成功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所用时间方面也要短于对照组,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目前的临床急症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对于气管插管术困难或者失败的患者,需要及时的采用食道双管喉罩的方案,发挥出其操作简单以及成功率高的优势,更好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气道食道双管喉罩 气管插管 危重症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困难处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间收治的86例困难患者并分成两组,两组患者都进行手术治疗,并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全身麻醉,对照组使用剂量为0.25μg/kg,实验组的使用剂量是0.50μg/kg,对比两组呛咳发生率和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的咳嗽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的低,而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也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的差异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困难患者的麻醉中,是可以缓解痛苦的,而且可以确保气管插管安全,0.50μg/kg的使用剂量是最适量的。

  • 标签: 困难气道 右美托咪定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52例作为观察对象(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52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均接受双水平正压呼吸机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一般护理,B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式之间的护理效果对比。结果B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各项血气指标明显优于A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双水平正压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综合护理效果显著,指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 COPD并发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脱机后两种湿化方法的影响分析。方法收集我科(ICU)2014年9月~2014年12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脱机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超级湿化”实验组和间断气湿化对照组,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及护理,在治疗中观察平均吸痰次数,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情况,道出血,带管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超级湿化”实验组吸痰次数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减少,道出血减少,带管时间缩短,与间断气湿化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级湿化”方法符合气管插管脱机病人的生理需要,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气湿化方法,方法简单,节省人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脱机 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工的集束化管理对防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机械通气患者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集束化人工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人工管理,比较医治效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5.91%,低于对照组34.09%,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结论人工的集束化管理对防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推行。

  • 标签: 人工气道 集束化管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