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咳嗽炎症变化状况。方法选择亚急性咳嗽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及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IL-17、FeNO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症状积分、IL-17及Fe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IL-17及FeNO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IL-17与FeNO呈正相关关系(r=0.626,P<0.05),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关系(r=0.452,P<0.05)。结论亚急性咳嗽存在明显的炎症和气反应性升高,IL-17表达水平能体现亚急性咳嗽炎症严重程度。

  • 标签: 亚急性咳嗽 气道炎症 白细胞介素-17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4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2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急诊呼吸衰竭的患者,为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之上进行护理,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呼吸衰竭 气道护理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及在上消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做相关综述。方法查阅、分类、归纳白及用于消化疾病中的文献,对其在上消化疾病中因不同原因引起疾患的临床应用加以综述。结果白及用于消化道出血、胃炎及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溃疡、药物中毒等均取得了显著疗效。结论白及用于消化疾病的治疗,其机理值得深入研究、给药剂型、方法需进一步提升、完善后能产生良好的社会与经济价值,应用前景可观。

  • 标签: 白及 上消化道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患者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生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人工气道 重症监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使用喉罩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分析我们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喉罩在院前急救中进行管理的45例患者,统计其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综合分析其使用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操作成功40例,成功率88.89%;操作用时11.1+2.1s;成功插管的40例患者中,37例有效,有效率92.50%;1例发生组织损伤,发生率为2.22%,2例发生呕吐,发生率为4.44%,无一例发生气梗阻、心跳呼吸骤停等危重并发症。结论在院前急救中使用喉罩进行管理,成功率高、耗时短暂、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因而使用效果确切。

  • 标签: 院前急救 喉罩 气道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湿化法对气管切开病人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期间7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间断气湿化法,干预组病人则实施持续湿化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40%),干预组病人不舒适发生率(11.4%)明显低于对照组(54.3%),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病人在进行持续湿化的同时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轻病人湿化时的不适感,降低湿化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标签: 持续气道湿化法 气管切开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的研究方法。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救治的危重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人工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处皮肤感染,口腔和鼻腔粘膜完好,未出现管道阻塞、脱落等情况。结论对人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加温加湿、清除分泌物等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保障呼吸通畅,降低医源性气感染。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病人 人工气道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异物内镜下取出的配合技巧与经验。方法对内镜取出上消化异物的配合与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医护密切配合下共开展368例异物的内镜治疗,成功取除异物361例,成功率98.1%。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消化异物内镜取出术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患者可免受外科手术之苦,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内镜 上消化道异物 配合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治疗儿童消化异物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5年在我院就诊的儿童消化异物患者46例,在氯胺酮、丙泊酚全身麻醉下行急诊胃镜下消化异物取出术,术前常规摄片定位。根据异物的种类、形态,选择鼠齿钳、网篮等不同种类器械予以取出。术后留院观察两日有无并发症发生,同时依据异物有无造成黏膜损伤而使用抑酸药物1~2日。结果46例异物儿童中男孩35例,女孩11例;年龄6月~8岁,其中<1岁的5例,1~3岁的30例,3~7岁的8例,>7岁的3例;误吞时间为3h~6d;46名异物患儿消化异物共46个;46例异物中硬币异物共39例,电池3例,笔帽1例,枣核1例,回形针1例,戒指1例。异物嵌入部位食管上端41例,胃内5例。内镜下异物成功取出45例,1例由于异物(枣核)已刺破黏膜而转入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7.8%;内镜下异物取出成功病例患儿术后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急诊胃镜下治疗儿童消化异物的首选方法,具有简便、安全、有效特点。家长在日常护理中避免儿童将异物特别是硬币放入嘴里,可明显降低儿童的消化异物的发生率。

  • 标签: 消化道异物 急诊内镜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腹腔镜治疗消化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消化穿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2.51±14.48)min,肛门排气的时间为(15.48±7.01)h,术中出血量(293.59±36.01)ml以及住院时间(6.81±3.89)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61±12.48)min、(36.57±13.01)h、(429.61±11.02)ml与(13.51±5.09)d;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治疗消化穿孔临床上首选腹腔镜进行治疗,其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消化大出血的有效抢救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7月我院67例消化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手术抢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在临床当中,消化道出血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引发失血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合理的临床治疗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 大出血手术抢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吸痰管插入困难的原因,总结其处理与护理对策。方法对外科2010年至2015年39例人工病人的吸痰过程进行观察。结果因吸痰管与气管插管之间发生摩擦阻力、导管内口斜面与气管壁相贴、导管扭曲、痰痂堵塞、导管套囊滑脱等因素而致人工吸痰管插入困难。结论必须重视患者的人工护理,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人工气道 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大出血急救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16例消化大出血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结果经积极治疗,密切的观察及时的护理,出血停止,无一例死亡,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 标签: 上消化道 大出血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工的集束化管理对防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机械通气患者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集束化人工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人工管理,比较医治效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5.91%,低于对照组34.09%,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结论人工的集束化管理对防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推行。

  • 标签: 人工气道 集束化管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大出血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消化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0例)和采用急诊胃镜治疗的观察组(30例),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再出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胃镜治疗 常规治疗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消化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共32例行腹腔镜消化穿孔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消化穿孔患者,2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中转开腹4例,19例为胃窦部溃疡穿孔,13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消化穿孔修补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噻托溴铵对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运动耐力评分及呼吸困难程度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运动耐力评分及呼吸困难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程度。

  • 标签: BiPAP 噻托溴铵 COPD 运动耐力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8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应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以及白天嗜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S、MSLT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持续正压通气的临床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收缩压、舒张压,促进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冠心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收缩压 舒张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伴与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结构有无差异性。方法对33例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组(A组)与23例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组(B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并比较。结果在非快速动眼时相睡眠(NREM)、N2、N3、觉醒时间、觉醒次数、低通气指数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与HAMD值成负相关,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与HAMD值成正相关。结论A组与B组在睡眠结构存在差异,呼吸暂停综合症更易发生在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中,且抑郁症状越严重,慢波睡眠越少,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越长。

  • 标签: 抑郁症 焦虑 多导睡眠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溃疡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对其止血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消化溃疡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5%。结论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消化溃疡出血的止血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止血情况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