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海军院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大学生常模,抑郁障碍是主要心理问题之一。抑郁障碍的早期识别对预防、阻止或延缓其发展、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根据海军院校学员抑郁障碍形成的原因,构建抑郁障碍的早期识别与防治策略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选取30例展开研究,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改善及冲动行为。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也均显著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其不良心理及冲动行为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5例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喹硫平治疗,实验组采取喹硫平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一定的数据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PR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评分对比无差异,实验组治疗后的BPRS评分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对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有积极的影响,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率对比无较大差异,因此联合用药的安全性与单一用药相比未提高,依然具有极好的安全性,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喹硫平联合奥氮平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BPRS评分,在保证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也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精神障碍 奥氮平 喹硫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5例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喹硫平治疗,实验组采取喹硫平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一定的数据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PR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评分对比无差异,实验组治疗后的BPRS评分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对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有积极的影响,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率对比无较大差异,因此联合用药的安全性与单一用药相比未提高,依然具有极好的安全性,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喹硫平联合奥氮平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BPRS评分,在保证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也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精神障碍 奥氮平 喹硫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白内障摘除手术以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的临床状况。方法 本文选择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来自 2017年 4月到 2018年 10月,以 28例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评价患者治疗的价值。结果 评价本文患者治疗前后的荧光素染色、病变角膜上皮厚度和 OSDI状况,所以患者治疗之后均明显优于治疗之前, 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内障摘除手术以后患者容易出现角膜上皮功能障碍,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状况为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状况,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手术 角膜上皮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5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灸进行治疗,并分析这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对比干预前两组的FMA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结果显示(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干预后两组的FMA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结果显示(p

  • 标签: 针灸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地黄止痉汤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 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地黄止痉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痊愈 10例,显效 15例,治疗有效率 100.0%,对照组痊愈 3例,显效 8例,治疗有效率 46.7%( P< 0.05)。②观察组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 1级 22.2%,2级 33.3%, 3级 44.4%,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 1级 6.7%,2级 17.8%, 3级 22.2%( P< 0.05)。 ③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未见显著变化,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黄止痉汤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可靠,能有效调节患者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地黄止痉汤 中风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地黄止痉汤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 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地黄止痉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痊愈 10例,显效 15例,治疗有效率 100.0%,对照组痊愈 3例,显效 8例,治疗有效率 46.7%( P< 0.05)。②观察组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 1级 22.2%,2级 33.3%, 3级 44.4%,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 1级 6.7%,2级 17.8%, 3级 22.2%( P< 0.05)。 ③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未见显著变化,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黄止痉汤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可靠,能有效调节患者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地黄止痉汤 中风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护理训练有效性研究。方法:本文选取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4月一年间 XX医院所接收的 100例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分组分别进行常规训练和康复训练,包括食前训练、饮食训练以及心理训练等,统计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并进行出院随访。结果:经过康复训练的患者病情大大改善,且出院随访中发现,经过康复训练的患者后期病情较为稳定,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结论:护理训练有助于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病情恢复。

  • 标签: 神经外科 吞咽障碍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 在老干部群体中,有一部分特殊的老干部,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这就导致其沟通能力不足,很难比较清晰的表达自己或理解他人语意。为了给予老干部充分的人文关怀,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与有认知障碍的老干部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本文对与有认知障碍的老干部沟通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与有认知障碍的老干部有效沟通的方法,希望有助于提升与有认知障碍的老干部的沟通水平,使其能够感受到来自党和国家的关怀。

  • 标签: 认知障碍 老干部 有效沟通方法
  • 简介:摘要: 在老干部群体中,有一部分特殊的老干部,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这就导致其沟通能力不足,很难比较清晰的表达自己或理解他人语意。为了给予老干部充分的人文关怀,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与有认知障碍的老干部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本文对与有认知障碍的老干部沟通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与有认知障碍的老干部有效沟通的方法,希望有助于提升与有认知障碍的老干部的沟通水平,使其能够感受到来自党和国家的关怀。

  • 标签: 认知障碍 老干部 有效沟通方法
  • 简介:摘要: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它具备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极高的危害特点。由于神经受损后自我修复能力低和临床治疗不能达到治愈,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多存在障碍。手部在大脑皮层投射区较大,活动最为精细、最是复杂,其功能恢复也较其他肢体部位更为困难。手功能障碍给患带来生活不便和巨大心理压力,给社会、家庭也造成了经历负担。

  • 标签: 针灸治疗 中风 手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其中包括穴位按摩与中药热敷)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中的实际效果。 研究对象:随机在我院普外科 2017年 4月到 2018年四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患者中抽取 132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研究方法:将 132位患者等量分成两组,其中 66位患者组成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剩余 66位患者组成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的 66位患者实施普通术后护理,而观察组不仅需要实时普通术后护理,而且需要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即中医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双侧足三里合谷穴的中医手法按摩以及中药热敷等。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本次研究的观测指标上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66位患者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较短;且观察组患者结合护理后康复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讨论:中医综合护理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大范围推广。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 胃肠功能障碍 术后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腔隙性脑梗死是发生于脑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经慢性愈合后所形成的不规则腔隙,在50—70岁的老人中较为常见,但近年来,该病已经呈年轻化趋势。该病的形成也于长期的高血压和高血脂导致的动脉内膜损伤和血栓形成有关,过去很多人不重视腔隙性脑梗死,认为该病并没有对日常生活构成威胁。但近年有研究发现,腔隙性脑梗死能够引发认知障碍,才引大家的关注。本文对引发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概括。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产妇产后表现出心理障碍原因,并观察给予心理护理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2例产妇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方式给予护理干预)和研究组(采用常规方式+心理护理方式给予护理干预),各36例;就产妇产后表现出心理障碍原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结果。结果:就产妇产后表现出心理问题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生理原因、分娩方式、生育认知原因、家庭以及社会原因、人文关怀几方面;护理前,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同常规组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心理障碍 产妇 产后 原因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所要研究的内容,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双向情感障碍并发代谢综合症的危险因素,为双向情感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和指导。探究的方法主要是分为两组,观察双向情感障碍并发症的情况,在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项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双向障碍患者并发代谢综合症的危险因素。其研究结果表明,140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共发生并发代谢综合症有40例,发生率为35%,从观察中可以显示发生组的女性患者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所使用药物的时长也长于未发生组;而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为女性,并且要用时间较长是影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得出结论,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并发代谢综合症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性别、BMI值、总用药时长,结合以上因素,可以制定更好的临床治疗措施,来降低患者并发的综合症风险。

  • 标签: 双向情感障碍 并发代谢综合症 危险因素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70名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进行研究。以随机法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5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吞咽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吞咽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 综合康复护理 吞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继发障碍患者康复过程中疼痛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将 162例脑卒中继发障碍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 81例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 81例实施综合干预。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更好的减轻患者疼痛,有助于患者在无痛或轻微疼痛状态下增加主动活动意愿,促进康复。

  • 标签: 脑卒中继发障碍 康复 疼痛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