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M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观察16例经过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IPPMV治疗前、24h后临床疗效及血气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动脉血pH值恢复正常,动脉血PaO2高于NIPPMV治疗前水平(P〈0.05),PaCO2低于NIPPMV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 简介: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尽管内科胸腔镜对其病因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但如何选择检查时机尚无明确指征,或需行人工气胸的准备,术后需留置引流管引流气体和液体。因此,与闭胸膜针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相比,胸腔镜检查费用较高,操作较复杂,可重复性差。现对41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介导下的经皮闭Cope针刺胸膜活检在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 标签: CT介导 闭式Cope针 胸膜活组织检查 渗出性 胸腔积液
  • 简介: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现代护理观的形成和整体护理的普及开展,临床护理迫切需要专业知识丰富,临床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临床教学是完成护生向临床护士转变的关键环节,所以不仅要注重培养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临床操作能力,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护理临床带教 患者 教学法 临床综合能力 应用
  • 作者: 张月兰,周永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 第2期
  • 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安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0
  • 简介:目的:研究远程交互失眠认知行为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慢性失眠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睡眠干预,观察组采取远程交互失眠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在睡眠质量评分方面,两组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为(9.52±1.91)分、对照组为(14.39±2.32)分,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失眠症患者的干预当中,采用远程交互失眠认知行为的干预方法,能够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更为显著的提升,干预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远程交互式失眠认知行为;慢性失眠症;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引导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4例,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引导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及其心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显著短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引导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从而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 标签: 冠心病 引导式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行为 心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肠内喂养失败的机械通气患者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效果,以及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单药治疗失败病例的效果,并筛选影响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作用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肠内喂养失败的机械通气患者72例,肠内喂养失败后第1天10:00进行肠道营养。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和甲氧氯普胺组,共治疗6d。各组第1次给药均在第1天8:00,给药24h后,开始记录每日10:00,16:00,22:00和次日4:00胃液潴留量、患者基本情况和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比较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喂养成功率。对于单药治疗失败者,直接纳入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时间6d,治疗24h后开始记录联合治疗组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喂养成功率。结果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的情况下,红霉素组每日平均胃液潴留量较甲氧氯普胺组少[d2:(75±19)1)S(130-4-23)ml;d3:(72±16)w(120±21)ml;d4:(71±22)VS(125±18)ml;P〈0.05】;红霉素组的喂养成功率较甲氧氯普胺组高[d2:65.7%US37.8%;d3:51.4%VS27.0%;d4:45.7%VS18.9%;d5:40.0%IJS16.2%;P〈0.05];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在第5天的喂养成功率高达64.3%,明显高于红霉素组(40%)和甲氧氯普胺组(16.2%);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血糖水平、入组时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I/)评分、是否存在休克与喂养失败显著相关。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的情况下,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胃排空障碍效果较甲氧氯普胺为佳;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高血糖水平、入组时高APACHEII评分、休克为喂养失败�

  • 标签: 红霉素 肠道营养 胃排空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27例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行NPPV治疗的病例资料,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0I)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的变化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25例(92.6%)经NPPV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从上机前的(118.4±13.4)次/min、(32.1±1.7)次/min降低到上机后48h的(81.9±8.5)次/min、(19.9±2.1)次/rain,PaO2、OI及PaC02从上机前的(74.1±5.0)mmHg(1mmHg:0.133kPa)、(148.2±10.0)mmHg、(28.7±1.6)mmHg增加到上机后48h的(110.4±20.8)mmHg、(204.5±71.1)mmHg、(38.4±3.6)mmHg,最终顺利脱机并过渡为文丘里面罩给氧;2例(7.4%)患者呼吸情况恶化,最终改为经口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急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使用NPPV治疗的疗效满意。NPPV操作相对简单,容易学习和掌握,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腺炎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回顾性研究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于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于阜外医院植入带有家庭监测功能ICD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的主要终点为ICD恰当治疗的VA,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分析RDW对各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ROC曲线显示预测VA的RDW最佳值为13.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VA和全因死亡方面RDW≥13.05%组均明显劣于RDW<13.05%组(P值分别为0.002、0.012)。多因素Cox回归显示,RDW≥13.05%是ICD患者VA(HR=1.941,95%CI:1.204-3.127,P=0.006)及全因死亡(HR=3.257,95%CI:1.085-9.781,P=0.03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DW≥13.05%提示ICD患者发生VA及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结构家庭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舍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结构家庭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17评分、ADL评分及WCST相关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后HAMD-17评分、ADL评分及WCST相关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结构家庭治疗,可以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舍曲林 结构式家庭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远端胃大部切除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对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血糖的影响。方法T2DM胃癌患者88例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其中43例行毕I重建,22例行毕Ⅱ重建,23例行Roux-en-Y重建。观察手术前、术后1年3组患者BMI、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并随访患者糖尿病的控制情况。结果手术前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组患者BMI、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减低,但各组之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毕I组控制血糖的有效率为18.60%,毕Ⅱ组为72.73%,Roux-en-Y组为73.91%,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903,P<0.05)。毕Ⅱ与Roux-en-Y组控制血糖的有效率均高于毕I组(χ^2=18.3409,P<0.05;χ^2=19.4804,P<0.05)。毕Ⅱ与Roux-en-Y组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81,P=0.9284)。结论远端胃大部切除后,毕Ⅱ与Roux-en-Y重建可改善T2DM胃癌患者血糖代谢,且并不明显影响患者营养状况。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胃癌 消化道重建 ROUX-EN-Y 营养 糖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一站”治疗房颤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导管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的房颤患者70例,在术前给予患者充分心理支持,在术后加强病情监测,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及健康教育工作,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对护理全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0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术后房颤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脑血管意外、死亡及其他相关事件发生。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是一项技术较新、操作较复杂的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求较高,科学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获得预期效果。

  • 标签: 房颤 射频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术 “一站式”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14G和12G型号艾贝尔中心静脉导管在气胸闭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气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14G和12G型号艾贝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显著低于B组(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下气肿、脱管、感染、创伤性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堵管发生率(13.3%)显著高于B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胸闭引流中,与采用14G导管比较,采用12G艾贝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气胸患者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堵管发生率更低。

  • 标签: 气胸 闭式引流 艾贝尔中心静脉导管 12G型 14G型
  • 简介:目的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康复锻炼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分为无创呼吸机+呼吸操组(治疗组,n=26)和无创呼吸机组(对照组,n=30)。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年两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MIP)、跨膈压(Pdi)、最大跨膈压(Pdimax)及Pdi/Pdimax、CO_2分压(PaCO_2)、肺功能、6min行走距离(6MWD)、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COPD病程、体质量指数、PaCO_2、PaO_2、MIP、Pdi、Pdimax及Pdi/Pdimax、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6MWD和每年住院次数均具有可比性(均P〉0.05)。2的年后治疗组MIP,Pdi,Pdimax及Pdi/Pdimax,6MWD,每年住院次数分别为(76±6)cmH_2O,(48±5)cmH_2O,(126±11)cmH_2O,(0.38±0.01),(263±33)m和(2.1±0.9)次/年,与对照组[(72±5)cmH_2O,(45±4)cmH_2O,(116±8)cmH_2O,(0.39±0.02),(244±26)m,(2.6±0.9)次/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死亡1例(1/26),对照组2例(2/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呼吸操康复锻炼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及呼吸肌耐力,改善运动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 标签: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肌 呼吸锻炼
  • 简介:2003年初,国内出现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由于其传染性强、病情凶险,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铁路作为一个重要的运输工具,在SARS的防治工作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体温是筛查SARS的一个重要指标。2003年4月6月,笔者作为149/150次列车5组“非典”疫情处理专门小组副组长参加了SARS的防治工作。期间发现普遍使用的便携红外体表温度检测仪在测定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初步分析如下:

  • 标签: 便携式红外体表测温仪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筛查 误差分析 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简介:目的:比较植入静脉输液港(venousportaccess,VPA)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120例乳腺癌分为2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VPA和PICC,比较2组的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相关并发症。结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VAP组为100%,PICC组为66.7%;留管1年以上:VAP组为59例,PICC组4例;并发症:VAP组为1例,PICC组9例。结论VPA是乳腺癌静脉化疗的理想通道,可减轻护理工作。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乳腺癌 化疗
  • 简介:目的:评价无创机械通气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疗效。方法:61例稳定期重度COPD合并认知障碍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认知康复及低浓度持续吸氧治疗,为期12周。比较康复前后及2组患者认知、BODE指数、动脉血气分析、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无创机械通气+认知康复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1s用力呼气量(FEV1)、6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呼吸困难评分(MMRC)、BODE指数、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各分项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体质量指数(BMI)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低浓度持续吸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MMRC有显著差异(P〈0.05);余指标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12周后,无创机械通气+认知康复组在FEV1、6MWD、pH、PaO_2、HRSD、BI、MMSE总分及地点定向、复述、计算、语言等分项较低浓度持续吸氧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在MMRC、BMI、BODE指数、PaCO2、HAMA及时间定向、记忆力较低浓度持续吸氧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经过12周的无创机械通气+认知康复治疗,稳定期COPD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疗效包括认知、BODE指数、动脉血气分析、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认知康复 无创通气
  • 简介:目的评价双模式健康教育结合焦点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双模式健康教育和焦点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健康饮食知识、疾病诊断知识、日常生活禁忌知识及疾病常见并发症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各项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遵医嘱用药、功能锻炼、合理饮食及病情自我监控等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模式健康教育结合焦点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双模式健康教育 焦点式心理护理 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