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患者手术前后及复发时血清表达及其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浓度之间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30例OTC(术后肺转移7例、局部复发23例)在术前、术后及复发时血清VEGF(serumVEGF,sVEGF)水平及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g及TgA浓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肺转移组及局部复发组在手术前sV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3,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97、14.140,P均〈0.05);肺转移组及局部复发组在术后sVEGF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77、11.500,P均〈0.05);术后2组sVEG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93、1.525,P均〉0.05);肺转移组及局部复发组在复发前后sVE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7.387、12.160,P均〈0.05),复发后肺转移组sVEGF较局部复发组明显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167,P〈0.05)。2组血清瞻浓度与sVEGF表达成直线正相关(r=0.786,P〈0.01)。结论sVEGF在DTC术前及术后复发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作为评估DTC生物学行为一项重要指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移 复发
  • 简介:胰腺癌发生、发展伴随着包括抑癌基因DPCA基因(编码蛋白为Smad4)在内许多基因改变,也伴随着肿瘤血管不断生长。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胰腺癌组织Smad4、VEGF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以了解三者关系。

  • 标签: 胰腺癌组织 SMAD4 微血管密度 密度检测 VEGF 免疫组化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配体(ciglitazone)在肝癌血管形成抑制作用及bcl-2表达变化。方法3周龄裸鼠随机分为处理组(10只)、对照组(10只)。皮下接种HepG:肝癌细胞,待肿瘤生长至0.5cm时,处理组瘤内注射100μmol/Lciglitazone100μl,对照组注射100出生理盐水,隔天1次,连续15次。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记法(Westernblot)测定癌组织因子VIII、VEGF和bcl-2表达。结果处理组肿瘤体积小、生长慢于对照组,为(2.51±0.33)gvs(3.44±0.40)g,但处理组PPARγ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处理组裸鼠体内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低于对照组[(7.8±1.9)vs(16.9±1.2),P〈0.05],VEGF表达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为(0.149±0.057)vs(0.433±0.105),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bcl-2表达处理组较对照组相比(0.435±0.127)vs(0.261±0.114),处理组bcl-2表达为正常组1.79倍。结论Ciglitazone对肝癌血管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分析其机制可能与Ciglitazone增加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有关。

  • 标签: CIGLITAZONE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肝癌 血管生成 BCL-2
  • 简介:热休克蛋(Heatshockprotein,HSP),又称应激蛋白(Stressprotein,SP),是一种在进化过程序列高度保守生物蛋白,对维持机体自身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在各种应激原刺激伤害生物细胞时,HSP基因激活,编码合成增多,是细胞应激反应生物标志及细胞内源性保护蛋白。目前,HSP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日益受到学者们重视,本文就这一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热休克蛋白 心血管疾病 protein 内源性保护蛋白 生物细胞 细胞应激反应
  • 简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于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检测到α、β/δ和γ四类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s)mRNA水平表达,并且显示PPARs激活剂一不饱和脂肪酸、前列腺素J2和非PPARs激活剂-饱和脂肪酸对三类PPARsmRNA水平表达均无影响.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 脂肪酸
  • 简介:在过去50多年中,我见证了心血管领域一次次心血管病诊治技术上革命:心导管检查、植入性心脏起搏器、Seildinger穿刺、冠状动脉造影、经皮瓣膜球囊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血管内支架、心内电生理检测和射频消融治疗……。正是由于这些技术性革命,当然还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不断发展,使得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 标签: 心血管病 诊治技术 导航系统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 射频消融治疗
  • 简介:血管疾病是一类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卒中。老年卒患者较青年卒患者预后较差。规范化诊疗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药物治疗为脑血管病治疗主要方式之一,但老年人存在代谢慢、血管弹性差、常并发多器官疾病等特点,应考虑其特殊性给予合理用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和脑出血(ICH)为老年人中最常见血管病,本文主要针对其合理药物治疗进行总结和概述。

  • 标签: 脑血管障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出血 药物疗法
  • 简介: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hormonesecretagoguereceptor,GHSR)内源性配体,其作用广泛,町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参与能量代谢以及影响其他激素及细胞因子释放。近年来研究发现,ghrelin及其合成类似物可以通过分布在心血管系统相关受体改善心脏收缩、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表达,舒张血管,改善灌注等保护作用,有潜在研发成心血管药物可能。现对ghrelin对心血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GHRELIN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 简介:胰腺体尾部癌占胰腺癌20%-30%,由于胰体尾部癌早期无任何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往往比胰头癌更晚,手术切除率更低,特别是侵犯腹腔主要血管肿瘤。结合现代医学影像学资料对侵犯腹腔主要血管胰体尾部癌进行可切除性评估,对提高胰体尾部癌切除率尤为重要。我们治疗了2例,现根据病例资料、术前影像学检查,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胰体尾癌手术范围和方法进行探讨,与同行商榷。

  • 标签: 手术切除率 胰体尾癌 血管 腹腔 侵犯 胰体尾部癌
  • 简介:无创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作为反映动脉硬化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由于国内相关baPWV流行病学资料较为缺乏,现有资料差异较大.本文就baPWV在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应用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和肥胖常常簇集出现而形成代谢综合征,严重影响公众健康水平。近年来,代谢性疾病微炎症背景备受学者关注,微炎症状态与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密切关联。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除了血流动力学调节作用外,在微炎症反应也发挥重要作用。阻断RAS,对代谢性疾病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目前已证实,RAS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一血管紧张素1I-ATl受体(ACE-AnglI-ATlR)轴和ACE2-Ang(1-7)-Mas轴发挥作用,这两条途径具有相反生物学活性,后者对前者有拈抗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I)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介导通过多种机制发挥致炎作用,而Ang(1-7)可以拮抗AngII,抑制炎症反应。本文就RAS参与微炎症反应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 炎症 机制
  • 简介:2008年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心血管病转化医学峰会(InternationalHeartForumBeijing2008-TranslationalMedicineSummitinCardiovascularDiseases)拟于9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峰会由中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举办,由《中国循环杂志》协办。

  • 标签: 心血管病 北京 医学 转化 论坛 国际
  • 简介: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一段特殊DNA串联重复序列,在染色体稳定性和基因组完整性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又有细胞"生命钟"之称。近年来研究表明,端粒长度在心血管常见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端粒长度影响因素及其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端粒长度 心血管疾病 影响因素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脑血管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发病年龄前移,中青年患者不断增多。笔者对100例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制定出相应对策,通过我们努力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脑血管病人 心理 护理
  • 简介:<正>近十年来,神经系统疾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最为热门,发展最为迅速的当属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随着各种神经介入影像技术,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日趋成熟,其诊治技术不断更新,治疗规模不断扩大,治疗效果日臻完好。本文就颅内动脉瘤血管内诊治新进展叙述如下:1神经介入影像技术进展随着X线机器设备,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相继应用了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且出现了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和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技术,大大提高了病人治疗安全性和医生信心。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支架 栓塞材料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介入 动脉瘤破裂
  • 简介:我国心血管疾病(CVD)患病人数持续上升,国民CVD危险因素个体暴露显著增加。老年人群作为特殊群体,其CVD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并带来了沉重社会及经济负担。通过有效CVD健康管理及预防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CVD患病率及死亡率,不仅可以延长老年人寿命,而且可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合理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及监测;小剂量阿司匹林应用。老年人群CVD健康管理模式需个体化,同时要注意评估衰弱、老年共病、多重用药及个人意愿。

  • 标签: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健康管理 一级预防
  • 简介:正确检测血管外肺水(EVLW)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有重要意义。单一经肺热指示剂技术(PiCCO)是目前临床诊断EVLW金标准,能够客观、准确反映早期肺水肿情况,提供其他检查无法提供临床信息。本文就EVLW概念、监测原理、检测方法及其在重症脓毒症患者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重症脓毒症 血管外肺水 单一经肺热指示剂技术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内近距离照射(BT)对血管成形术后动脉膜平滑肌细胞(SMC)凋亡影响,并观察其量效关系,初步探讨其防治再狭窄可能机制.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选择一侧行髂动脉血管成形术并分别给予9.1Gy、21.8Gy和33.4Gy32P液体球囊血管内照射治疗,对侧作为对照.术后5周,重复血管造影观察靶血管再狭窄程度,应用三磷酸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膜平滑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血管造影显示9.1Gy组狭窄与对照血管段无明显差异(P>0.05);21.8Gy组为仅轻度狭窄(P<0.05);33.4Gy组为重度狭窄(P<0.05).TUNEL阳性率在21.8Gy组和33.4Gy组均高于自身对照组(P<0.01).3个照射剂量组间,21.8Gy组作用最明显(P<0.01).结论32P放射性液体球囊血管内照射治疗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防止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形成,促进血管膜平滑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血管内近距离照射 细胞凋亡 平滑肌细胞 血管成形术 再狭笮
  • 简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调节血压主要机制,也是治疗高血压病重要靶点。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通过阻滞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干扰RAAS活性,成为治疗高血压一线药物。临床结果显示ARBs作为单用药或联合其他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有其特殊优势。在降压方面,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其他类型降压药物相比,ARBs具有良好耐受性而适合用于治疗更广泛患者。最近研究结果显示在12个月期间使用ARBs治疗高血压依从性明显高于其他降压药物,而且副作用少。具备临床有效性和良好耐受性ARBs药物,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主要药物。

  • 标签: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联合治疗 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