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提供诊断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糖尿病未合并高血压患者.观察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血糖值、血压值和左心功能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HbA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和E/A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HbAlC与LVMI和NT-proBNP均呈显著正相关(r=0.643、0.81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显著负相关(r=-0.582、-0.614,均〈0.05);NT-proBNP与LVMI和HbAlC均呈显著正相关(r=0.695、0.81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显著负相关(r=-0.654、-0.688,均〈0.05);空腹血糖与LVMI、HbAlC和NT-proBNP均呈正相关(r=0.457、0.741、0.623,均〈0.05),与LVEF和E/A均呈负相关(r=-0.372、-0.482,均〈0.05);餐后2h血糖与LVMI、HbAlC和NT-proBNP均呈正相关(r=0.508、0.809、0.70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负相关(r=-0.433、-0.405,均〈0.05).结论根据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发现NT-proBNP水平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NT-proBNP具有较高相关性,且检测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可望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筛查,具有-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糖化血红蛋白 N端前脑钠肽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肠过细菌的变化,了解COPD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应用粪便培养方法,观察64例老年缓解期COPD患者肠道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井设正常对照组.结果COPD组梭状杆菌较正常组多(P<0.05),大肠杆菌及类杆菌数量均较正常人减少(P<0.001及P<0.01).结论老年缓解期COP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经常使用广诺抗生素以及长期缺氧导致胃肠道瘀血有关,是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老年 COPD患者 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肠道菌群失调 缓解期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麻压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capacity,TAS)水平变化;分析TAS相关因素;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TAS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男性患者100例,年龄69~92岁,平均(83.3±6.2)岁,分为非高血压组(n=37)和高血压组(n=63),通过化学发光定量法榆测其血浆TAS,同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onprotein,hsCRP)、尿微量白蛋白(MAU)、血脂、血尿酸、转铁蛋白等,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结果高血压组患者TAS值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68±0.058mmol/L与1.094±0.048mmol/L,P=0.045).单变量分析显示:TAS与尿微量白蛋白(r=-0.311,P=0.014)、血尿酸(r=-0.399.P=0.001),超敏CRP(hsCRP)(r=-0.269,P=0.011)呈负相关;校年龄以后作偏相关分析提示TAS与hsCRP(r=-0.334,P=0.02)呈负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TAS降低,且与超敏CRP有一定相关性,通过TAS来评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炎症反应和抗氧化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总抗氧化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MOFE)压疮预见护理的方法。方法对49例MOFE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包括营养、皮肤及全身情况的评估。营养评估:积分在19~25分为43例,积分≤18分为6例;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积分在27~24分为38例,积分≤23分为11例,均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通过制定压疮早期干预计划任务单,从局部减压、肢体活动、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局部使用保护膜、舒适护理及动态监测等几方面进行全面、整体的干预。结果49例患者发生皮肤完整性受损的为2例,经精心治疗后得以痊愈,其余47例均保持了皮肤的完整性。结论对MOFE患者进行全面、整体的皮肤早期干预,将营养学与压疮防范相结合、将新技术与常规方法相结合能够使压疮发牛率降到盛低.伞面提高病人的护殚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褥疮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10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微型营养评估(mini-nutritionassessment,MNA)量表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并分析这些指标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105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MNA得分为(21.74±3.24)分,其中营养状况良好者30例(28.6%),营养不良风险者62例(59.0%),营养不良者13例(12.4%)。总蛋白正常64例(61.0%)、白蛋白正常94例(89.5%)、红细胞正常75例(71.4%)、血红蛋白水平正常79例(75.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MNA得分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合并症、糖尿病并发症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运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MNA得分优于不规律运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MNA得分的患者白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A得分与总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提供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方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营养评价
  • 简介:目的老年患者中常常存在餐后高血糖现象,近年来认为餐后高血糖是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对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在老年餐后高血糖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作初步探讨。方法30例经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的为餐后高血糖老年患者给予瑞格列奈(1.0mg三餐前口服),共16周,在用药前、后分别检测空腹(FPG)及餐后2h血糖(P2hG)、胰岛素(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及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服用瑞格列奈后,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代谢,还降低餐后高血糖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从而可以延缓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标签: 饭后期间 血糖 C反应蛋白质 炎症 瑞格列奈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栓调节蛋白(sTM)以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IMT增厚组(IMT〉0.9mm)61例和对照组(IMT≤0.9)28例,分别检测血Hs—CRP、sTM、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并加以分析。结果IMT增厚组和对照组比较,收缩压、脉压、血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TM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相关分析:IMT与收缩压、脉压、UA、TC、LDL—C、Hs—CRP、sTM呈正相关,均为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与脉压、LDL—C、Hs—CRP独立相关。结论高Hs—CRP与脉压增大、高LDL—C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颈动脉 动脉硬化 C反应蛋白 血栓调节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大肠癌术后患者中约干预对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2组,中医组45例,采用香砂六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5例不采用中药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撼评分KPS、QOL并判定脾虚证候疗效。结果中医组在体力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中医组脾虚证治疗总有效率达88.89%。结论老年大肠癌术后运用健膊扶正法能改善和提高化疗期生活质量。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老年人 脾虚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肝硬化患者不同类型食物胃排空时间及其与m清NO水平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实时超声法和放射学方法对30例老年肝硬化患者(Child—PughA级9例,B级13例,C级8例)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食液体和半固体食物后胃排空时间进行测定,并测定其空腹血清NO浓度。结果肝硬化患者胃液体半排空时间为47.3±6.9min,而进食10mm小钡条和半固体标准餐混合物后胃排空时间为6.9±1.9h;健康对照组则分别为26.4±5.3min和4.7±1.1h。血清NO浓度患者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7.9±7.3umol/L及48.8±6.2u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ChildA,B,C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肝硬化患者不同类型食物胃排空时间均有延迟,NO在动力延缓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实时超声法和放射学方法简单有效。

  • 标签: 胃排空时间 肝硬化患者 固体食物 血清NO 同类型 老年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对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9例原发性帕金森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均按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并接受试验前、后两次康复讲座和咨询,治疗组进行8W的改良强制性运动训练。试验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上肢机能检查和Berg平衡量表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简易上肢机能检查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评分提高(20.7±15.17),对照组评分提高(6.69±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沪〈0.01)。Berg平衡量表评分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评分提高(5.7±4.5)分,对照组提高(2.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对帕金森病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平衡协调能力提高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改良强制性运动 原发性帕金森病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 简介:目的日前脑卒中后很多病人仍遗留各种上肢屈帅痉挛,下肢划圈步态等病理运动模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运动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探索有效的康复适宜技术,提高康复疗效,切实地防治脑卒中后误用发生,进而有效控制药费增长。方法病人随机分成2组:良姿位分级训练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对症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动态表面肌电图解析,进行初评和终评对照随访,数据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病例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姿位分级规范训练,结合计算机程序辅助多媒体视听疗法和视听生物反馈,其实用性强,能有效防治误用综合征,促进病人运动功能恢复。

  • 标签: 体位 身体锻炼 脑血管意外 治疗失误
  • 简介:目的研究目标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对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从极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靶剂量.在增加剂量过程中,应用美国JAEGERTOENNIES体容积描计仪随访患者肺功能指标,主要指标包括SReff、Reff、FEV1、FEV1/FVC、PEF.结果20例慢性心衰患者在早期小剂量增加酒石酸美托洛尔过程中出现SReff升高(P〈0.05);服药至目标剂量后SReft与服药前SReff无变化(P〉0.05);维持服用目标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1个月后的SReff较服药前SReff有下降趋势.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服用目标剂量的酒石酸美托洛尔不会增加气道阻力.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酒石酸美托洛尔 气道阻力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使用超声引导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PD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行PDT的老年患者(〉65岁)55例,根据气管切开操作时引导方式不同分为纤支镜组(35例)和超声组(20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各类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超声组患者手术时间比纤支镜组短(12.3±4.8vs.15.25±3.4min,P=0.023),术中出血量也少于纤支镜组(9.3±3.8vs.12.8±2.3mL,P=0.005)。两组患者术中低氧血症、术后出血、气管狭窄等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重症监护室(ICU)及总住院时间和死亡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PDT可有效缩短气管切开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可为老年危重症患者快速、安全、精确开放气道的首选方式。

  • 标签: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老年人 患者 超声 危重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及内皮素的影响。方法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基础组(n=36)和实验组(n=36),基础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14d,并以22例健康老年人做对照。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心电图ST改变,以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结果:(1)14d治疗后,按照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实验组较基础组总有效率增加(19〈0.05);(2)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以及血浆ET水平升高(P〈0.05);治疗14d后,与同期基础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清IL-1、sICAM-1,以及血浆ET降低(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降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老年人 不稳定型心绞痛 炎症因子 内皮素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90例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为治疗组,给予环丙沙星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8.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和24.4%(P>0.05).两组患者痰液共分离细菌65株,治疗组、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9%、75.0%、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清除率分别为100%和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头孢哌酮/舒巴坦细菌清除率高于环丙沙星.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 环丙沙星 支气管扩张 急性加重
  • 简介:目的比较单纯Bobath手法治疗和头针结合Bobath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头针结合Bobath治疗,对照组常规Bobath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抗痉挛效果优于对照组,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Bobath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疗效优于单纯Bobath手法治疗。

  • 标签: 头针 BOBATH法 脑血管意外 痉挛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大大延长.人口老龄化是每个社会不可避免的历史演变过程.老年人口在全世界呈迅速上升的趋势,我国也不例外.2003年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54.67万,占常住总人口的18.98%,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99.49万,占总人口的14.87%,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已达37.62万.2003年与2002年相比增加的老年人口为5万人,比预期的2万人要多得多.老年人寿命期望值延长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老年人中的慢性病状况也很普遍,特别是癌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营养 健康 蛋白质 脂肪
  • 简介:目的评价运动训练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JBI、MEDLINE、EMbase、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7年2月5日)关于运动训练对老年DPN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由2名研究员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373例老年DP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训练可延长老年DPN患者的睁眼/闭眼单足站立时间[WMD=3.8,95%CI(2.38-5.22),P〈0.00001;WMD=1.66,95%CI(0.86-2.46),〈0.0001],增加Berg平衡功能量表得分[WMD=1.34,95%CI(0.93-1.75),P〈0.00001],缩短计时起立-步行测试时间[WMD=-1.37、95%CI(-1.69--1.05),P〈0.00001].结论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老年DPN患者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临床上应注重对老年DPN患者进行运动训练,从而改善其平衡功能,降低跌倒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训练 平衡功能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