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尽快反映我国骨科发展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我刊开通了审稿绿色通道,简化了论文的审稿程序,缩短了发表周期。凡符合以下规定的文章,在投稿时请予以注明,我刊将快速审理您的稿件。

  • 标签: 绿色通道 审稿程序 发表周期
  • 简介: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最早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美国科学家PeterAgre于1988年在研究人类红细胞时发现。最初被命名为类通道整合膜蛋白(channel-likeintegralmembraneprotein,CHIP28),1991年10月Carbrey等[1]第一次证明了CHIP28为AQP,确认了其通透水分子的功能,

  • 标签: 水孔蛋白脂类 脊髓损伤 水肿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比较Spotlight通道系统和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ediscectomy,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特点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选择微创治疗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6—58岁,平均41.7岁。患者随机分入Spotlight通道系统和MED技术治疗组,2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手术切除的骨与韧带组织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0DI)进行对比分析i结果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Spotlight组和MED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3.2±11.4)min和(78.1±1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切除的骨与韧带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手术前后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otlight通道系统是“直视下的微创”手术方式之一,具有与MED近似的临床疗效,且其由于操作灵活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证,更易为脊柱外科医师所掌握。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椎间盘切除术
  • 简介:目的本研究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并观察其在人椎间盘髓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基因导人慢病毒载体质粒pLenti6/V5TOPO,应用磷酸钙沉淀法将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包括包装质粒、包膜蛋白质粒等)共转染入293细胞进行包装,48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72h收集病毒上清并感染髓核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感染情况。结果重组慢病毒滴度测定约为10^7U/mL。感染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GFP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GFP的慢病毒载体,且能成功将目的基因转入椎间盘髓核细胞并表达。

  • 标签: 椎间盘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遗传载体 转染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在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的迁移和分化情况。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BMSCs,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共30只大鼠。于造模1周后进行干预,随机选取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并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假移植组(生理盐水注射)和细胞移植组(BMSCs注射),每组8只。于移植前、移植后7d、14d、21d、28d、35d及42d进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locomotorratingscale)评分。HE染色、免疫荧光观察脊髓损伤的组织修复和BMSCs的迁移分化情况。结果从第14天始,细胞移植组大鼠的BBB评分较脊髓损伤组和假移植组大鼠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细胞移植组大鼠的脊髓结构相对完整,液化和囊泡区缩小,炎性细胞减少。免疫荧光显示BMSCs聚集于脊髓损伤处,且能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结论BMSCs能向脊髓损伤部位迁移和聚集,并分化为相应的神经细胞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 标签: 大鼠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骨髓 间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细胞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