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神经内下脑室肿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室肿瘤病例资料,其中侧脑室肿瘤10例,第三脑室肿瘤8例,第四脑室肿瘤5例。病例均接受神经内手术。结果脑室手术6例(肿瘤全切除2例,肿瘤活检及第三脑室造瘘术4例);Endoport内控制手术4例(肿瘤全切除3例,肿瘤部分切除及第三脑室造瘘术1例);神经内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3例(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例)。结论对脑室内肿瘤活检与切除,脑室手术比传统方法有显著优势。Endoport内控制手术主要用于切除血供丰富的肿瘤。内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用于肿瘤残留位置较偏的病例,为手术肿瘤全切提供保证。

  • 标签: 脑室肿瘤 神经内镜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总结神经内和导航技术结合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在神经内和导航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47例,其中垂体微腺瘤4例,小腺瘤7例,大腺瘤31例和巨大腺瘤5例。结果肿瘤全切37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1例巨大垂体腺瘤病人因出血死亡。结论神经内和导航结合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术中定位准确,视野清晰,损伤小,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程度.且术后恢复快.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垂体肿瘤 神经内镜 神经导航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神经内最早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是用来治疗脑积水的,之后逐渐发展为治疗颅脑囊性病变[1].随着神经内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神经内颅内解剖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脑肿瘤 手术治疗 立体定向
  • 简介:本书共14章,内含433张图片。主要简述内颅底外科的发展概况,介绍内经鼻入路的解剖、历史沿革以及内颅底外科基本技术,详述作者近20年在内经鼻颅前窝底、鞍区、斜坡、岩尖、海绵窦、颞下窝、颈静脉孔区和颅颈交界区数千例手术的经验,内容涵盖几乎所有颅底区域。

  • 标签: 颅底外科学 内镜 发行 出版 外科基本技术 经鼻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内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非复发型泌乳素垂体腺瘤患者中,32例患者的垂体腺瘤经显微下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28例经神经内下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将围手术期及预后的情况进行比较,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神经内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0±1.6)d、出血量为(50.0±8.4)ml、手术持续时间为(97.6±9.O)min及并发症发生率7.1%(2,28),显微组则分别为(7.4±1.1)d、(80.4±7.4)ml、(155.0±15.7)min及34.4%(11/32),两组均相差显著(P〈0.05)。海绵窦受侵袭患者的肿瘤切除率及泌乳及月经改善情况神经内组也优于显微组(P〈O.05)。结论在神经内下较在显微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更微创,显露更清楚,相对更安全,效果更好。

  • 标签: 垂体肿瘤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窦外科
  • 简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曾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使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作用有所降低,适用范围有所缩小.但是由于神经介入治疗学的普遍应用,DSA检查仍然显示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 标签: 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DSA检查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神经内治疗合并脑室内感染的脑积水的经验。方法采用神经内对54例合并脑室内感染的脑积水病人进行治疗,在结合抗生素冲洗的同时,分别行透明隔造瘘术、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脉络丛凝固术及内引导下脑室外引流术.结果脑积水及炎症控制49例,死亡5例,随访22例无复发。结论运用神经内治疗合并脑室内感染的脑积水病人.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神经内镜 感染 脑积水
  • 简介:神经外科目前已经成为微创神经外科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内经鼻颅底外科运用天然腔道鼻腔、在不牵拉脑组织的情况下,能够充分暴露病变,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以其微创、术后恢复快和费用低的优势造福于广大的患者,并获得越来越多的颅底外科医生的重视,将成为未来颅底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 标签: 内镜 经鼻入路 颅底外科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多。在风险评价、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等方面,超声检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一直认为中国人颅外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西方人群,但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完善,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日益增高。超声检查的结果高度依赖于超声科医生的检测技术。

  • 标签: 检查 应用 诊治 检测技术 人口老龄化 风险评价
  • 简介: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群痴呆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每增加4~5岁痴呆患病率增加1倍,80岁以上年龄组逾1/3者患有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1zheimerdisease,AD)是所有年龄组痴呆性疾病中的最常见类型.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学标志 影像学 进行性神经变性病
  • 简介:1内经鼻入路的提出和演变Cushing在1927年因为手术照明不足而放弃了经鼻蝶窦手术入路。DoLt和Guiot又分别运用光学反射和术中透视定位等技术来进一步完善经鼻蝶窦外科的发展。

  • 标签: 经鼻入路 神经内镜 CUSHING 手术入路 经鼻蝶窦 反射镜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内在脑室系统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脑室系统病变,包括12例实质性肿瘤、10例梗阻性脑积水、8例囊性病变患者用神经导航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导航引导内,按投射轨迹、靶点进行穿刺、活检或肿瘤切除。结果全部病例均能顺利、准确进行手术操作。2例囊性肿瘤和3例实质性肿瘤全切除,8例实质性肿瘤行活检和第三脑室底造瘘.6例囊性病变行造瘘和囊壁部分切除,1例实质性肿瘤行透明隔造瘘和肿瘤部分切除,10例脑积水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辅助的内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脑组织的创伤,明显提高了神经内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 标签: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脑室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切除前、中颅底肿瘤中的意义和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神经内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89例,其中包括颅眶沟通瘤9例、颅鼻沟通瘤7例、颅眶鼻沟通瘤6例。在显微下尽可能切除可见的肿瘤部分,再用神经内寻找残余的肿瘤并切除。结果在常规显微神经外科切除肿瘤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残余肿瘤,在内下进一步切除,80例(89.9%)肿瘤达全切除,6例(6.7%)获次全切除,3例(3.4%)为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结论神经内辅助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手术创伤。

  • 标签: 颅底肿瘤 前中颅窝底 沟通瘤 神经内镜 显微神经外科
  • 简介:随着颅底肿瘤手术技术的重大进步,颅底外科学亦日趋成熟.成像技术的发展,如磁共振和具有三维重建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多颅底解剖学的理解,并能精确的描绘肿瘤的轮廓.导航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提高了接近肿瘤的精确度,使安全切除变的更加容易.光纤和内的发展又为医师提供了不同解剖区域的视野.与开放颅底手术技术发展的同时,内手术也开始出现,并在过去的25年里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大多数的鼻腔和鼻旁窦的良性炎性疾病均采取内方法这里,对经由鼻腔可到达的的中央颅底肿瘤也可采用内切除手术,它们的生理特性允许这样的内切除.从这个意义上说,内颅底外科是颅底外科的新的前沿.

  • 标签: 神经内镜 颅底外科 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锁孔内和开颅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锁孔内组28例和传统开颅组3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感染率和再出血率,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对两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锁孔内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开颅组(92.1%±3.9%vs86.5%±9.1%,t=3.007,P=0.004),锁孔内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开颅组(138min±15minvs232min±16min,t=-23.041,P=0.000),锁孔内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开颅组(21.4%vs50.o%,χ^2=5.119,P=0.024)。两组术后GOS预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Z=-1.754,P=0.079)。结论锁孔内是一种治疗脑出血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锁孔 神经内镜 微侵袭外科
  • 简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是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1-2]。与西方人比较,亚洲人动脉粥样硬化更易累及颅内动脉,而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3-5]。因此,对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和结构的评价是临床脑缺血患者评估的重要部分。

  • 标签: 临床应用 动脉粥样硬化高分辨 成像检查
  • 简介: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进行性运动障碍为特征,患者预后不良,多于发病后3—5年死亡。根据1998年世界神经病学联盟(WorldFederationofNeurology,WFN)修订标准,肌萎缩侧索硬化必须符合延髓运动神经元和颈髓、胸髓及腰骶髓运动神经元4个区域中的≥3个区域受累,亦即延髓区域和2个脊髓区域或者3个脊髓区域同时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方能明确诊断。

  • 标签: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 电生理学检查 诊断 下运动神经元 运动障碍
  • 简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各个医院的检查程序和诊断标准并不统一.因此,国际专家组织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开始规范TCD的操作方法,统一诊断标准,确定使用范围.第一部分介绍脑血管疾病的频谱TCD检查.颞窗常用于观察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C1段(ICA)及前交通动脉(AComA)、后交通动脉(PComA)的侧支循环;眼窗用于观察眼动脉(OA)和ICA虹吸部;枕窗用于观察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尽管Willis环的构成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但完整的诊断性TCD检查还是应该评价双侧的脑动脉,包括:大脑中动脉M2段(深度范围30~40mm),M1段(深度范围40~65mm)[大脑中动脉M1段中点的深度位于50mm处(范围45~55mm),平均长度约16mm(范围5~24mm)],大脑前动脉A1段(深度范围60~75mm),颈内动脉C1段(60~70mm),大脑后动脉P1~P2段(平均深度63mm,范围55~75mm),前交通动脉(70~80mm),后交通动脉(58~65mm),眼动脉(40~50mm),颈内动脉虹吸部(55~65mm),椎动脉(40~75mm),以及基底动脉近端(75~80mm)、中段(80~90mm)、远段(90~110mm).经下颌下窗检测颈段ICA远端(40~60mm)可以计算VMCR/VICA比值或Lindegaard指数,用于评价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程度.诊断性TCD检查的目的是探查上述动脉节段的特征性频谱,确定动脉血液流动方向,计算脑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对于频谱多普勒和具有M-模的超声装置来说,建立标准化的检查程序,诸如选择探头的位置、角度和深度及血管的区分等,将有助于该项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管疾病 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