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在急诊科心血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实践。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 2017年 9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96例心血危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抢救效果并对比分析临床抢救指标与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抢救指标包括抢救时间( 30.65±5.82) min、心肺复苏时间( 4.36±1.28) min、生命体征判断时间( 2.48±0.32) min、气管插管时间( 3.64±0.83) min以及出院时间( 9.15±3.27) min均短于对照组( 47.61±5.33) min、( 7.34±1.35) min、( 5.18±0.48) min、( 6.65±1.31) min、( 12.24±3.95) min( P< 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人员配备与培训( 12.32±2.65)分、质量管理( 8.36±2.12)分、急救体系( 9.22±1.25)分以及家属满意度( 8.69±1.20)分均高于对照组( 9.20±1.52)分、( 6.54±1.23)分、( 7.34±1.57)分、( 7.31±1.14)分( P< 0.05);观察组病死率 10.42%,致残率 22.92%均低于对照组 29.17%、 41.67%( P< 0.05),良好率 60.42%高于对照组 35.42%( P< 0.05)。结论:应用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在急诊科心血危重患者抢救中,可有效改善临床抢救指标,提高护理质量,抢救效果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心血管危重 专职化分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睡眠障碍会引起心血疾病,而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失眠受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焦虑敏感性是焦虑影响失眠的重要桥梁,其与内感觉障碍也有重要联系。目前针对内感觉意识、焦虑敏感性与失眠症状关系的研究较少。了解更多有关失眠症状的影响因素可能会为这些领域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目的调查成年心血疾病患者内感觉意识、焦虑敏感性与失眠症状之间的关系,分析失眠症状的预测因素,为实施失眠症状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 2019年 10—12月在某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 170例成年心血疾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内感觉意识问卷( IAQ)、焦虑敏感指数量表 -3( ASI-3)、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 ISI)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 160份,有效回收率为 94.1%。 78.8%( 126/160)的参与者经历失眠,其中,轻度失眠者 63例( 50.0%),中度失眠者 53例( 42.1%),严重失眠者 10例( 7.9%)。 160例心血疾病患者 IAQ评分为( 55.39±11.58)分, ASI-3评分为( 34.76±16.35)分, ISI评分为( 12.36±6.38)分。不同性别、疾病类型心血疾病患者 I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内感觉意识、焦虑敏感性与失眠症状两两呈线性正相关( r=0.406~0.554,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了性别、疾病类型,焦虑敏感性( b=0.216, P<0.001)与内感觉意识( b=0.224, P<0.001)是心血疾病患者失眠症状的影响因素,两者共同解释失眠症状总方差的 46.3%。结论 内感觉意识和焦虑敏感性是心血疾病患者失眠症状的重要预测指标。使用多模式的身心综合行为干预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患者 感觉意识 焦虑敏感性 失眠症状 关系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双心诊疗模式用于心血疾病合并负性情绪患者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 2015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来我院治疗的 80 例心血疾病合并负性情绪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给药,并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双心诊疗模式,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评分 , 并统计两组中较严重(中、重度)焦虑、抑郁患者所占比例。 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SAS 、 SDS 情绪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 P < 0.05) ,但治疗组患者评分的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中的较严重焦虑抑郁患者所占比例( 40% 和 37.5% )明显低于对照组( 57.5% 和 60% ), 2 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 < 0.05) 。 结论: 双心诊疗模式应用于心血疾病合并负性情绪的患者的治疗能够显著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适于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双心治疗模式 心血管疾病合并负性情绪患者 效果评价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高龄心血疾病伴抑郁症状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 92 例在我科室进行高龄心血疾病伴抑郁症状治疗的病人进行调查,此次调查时间为 2019.1-2019.6 。将病人分为 2 组,每组 46 例。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治疗结果。 结果 : 对比组治疗有效率为 71.74% 与研究组的 97.83% 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 P 值 <0.05 。 结论 :在高龄心血疾病伴抑郁症状病人治疗中,可采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方式,此治疗方式实施效果优异,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 标签: 抑郁症 高龄心血管疾病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院内药物自我管理培训对心血疾病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 -2019年 6月期间在 某三甲医院 进行治疗88例心血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88例患者进行分组, 干预组 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 4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院内药物自我管理训练 44例患者为 干预组 ,对比对照组与干预组 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以及院后服药效果 满意度。结果:干预组 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干预组 患者院后服药依从性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 患者出院后服药效果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心血疾病患者处采用院内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可以提高患者出院后服药效果 满意度,具有临床使用以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服药依从性 院内药物自我管理训练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心血疾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应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后的效果及生活质量水平。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心血疾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对照组,其中常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治疗措施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常规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HAMA、HAMD评分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性意义,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HAMD、HAMA分数均优于常规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心理干预 药物治疗 心血管疾病 焦虑抑郁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肝癌患者治疗中重组人血管皮抑素联合放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计抽取 90例肝癌患者参与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于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入我院进行治疗,将其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仅实施放疗治疗,研究组实施重组人血管皮抑素联合放疗治疗,分组对比 9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检查中 HIF-1α、 VEGF水平以及治疗后副作用发生情况。 结果 90例患者治疗后血清检查中 HIF-1α、 VEGF水平对比来看,研究组 HIF-1α高于对照组, 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肝癌患者治疗中在放疗治疗的同时配合重组人血管皮抑制素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放疗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 左西孟旦和米力农的应用对于患者 血管皮因子、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参与本研究的心力衰竭患者共 80 例,入院治疗时间为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使用 米力农治疗,研究组使用 左西孟旦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 血管皮因子、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 血管皮因子水平对比,研究组高,白介素 6 水平对比来看,研究组低, 治疗后 6 分钟步行实验对比,研究组高,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对比来看,研究组低 (P< 0.05)。 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 左西孟旦的应用效果好于 米力农,能够促进对患者心功能的提升以及心室的重构,有助于缓解患者痛苦 。

  • 标签: 左西孟旦 米力农 心力衰竭 血管内皮因子 心室重构 心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结合相关风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改善和提高内科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采用调查分析法针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结合相关的风险因素防范对策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调查,管理对策,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与生活节奏相联系的是与日俱增的生存压力.对于年轻人而言,过大的生存压力会给身体健康造成负担,对于老年人而言心里状态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高科技的变化,最后均可引发严重的病症,偏头痛就是其中的一种.而由于偏头痛的发病位置敏感,导致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且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治愈.在医学界的偏头痛治疗,有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的分别,西医主要治疗就是调节神经,止痛对症,中医治疗偏头痛手段相对就较多,可以辨证口服中药,针灸,按摩等。其中辨证准确对应口服中药疗效满意。

  • 标签: 中医内科 分型治疗 偏头痛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有效减少心内科护理风险的措施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19年 12 月收治的 120例心 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各 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投诉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3%,投诉率为 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 11.7%以及患者投诉率的 15.0%;观察组患者的病房管理评分、安全护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心 内科护理中的正确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显著效果,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得到广大患者一致好评,在临床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建议推广普及应用。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风险 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柴胡疏肝散 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价值。 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 100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50 ),一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 柴胡疏肝散 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 柴胡疏肝散 在中医内科疾病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且后期复发率较低,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柴胡疏肝散 中医内科 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