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临床护理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发生的临床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资料统计整理收集。结果对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衡量、然后进行评价总结,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风险事件管理。结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防范主要以给药性、非给药性、输液输血、预防院感和护理管理为重点,加强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培养。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护理工作的根本,以患者安全为核心,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有效的规避,可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为患者疾病恢复奠定基础。

  • 标签: 护理风险 原因 对策 优化护理
  • 简介:本文通过对比分析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未进行风险管理的患者与2017年9月――2018年9月进行风险管理干预的患者的护理结果,我们发现,通过控制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安全防范,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且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有所增加,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病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 要】我国医药行业以极其快速的方式迅猛发展,新型的药品及工艺不断被创新和突破,新药研发力度得到持续化增强,虽然新药能够帮助解决更多的医疗问题,缓解患有相对应疾病患者本身的痛苦,提升治疗效率,但是新药使用最初,研发方还是需要承担药性不稳定与药品适用性等问题带来的风险事件。针对具体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应对是极为重要的。现根据新药研发的情况,探讨技术层面的风险问题,确定应对措施。

  • 标签: 新药研发 技术风险 应对策略
  • 简介:本次研究分析了在神经外科的高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中选取80例,运用回顾分析的方式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风险性因素。临床上在对神经外科高龄患者的护理,需要重视各类风险性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予以规避,使患者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 标签: 高龄患者 护理 风险因素 对策
  • 简介:目的针对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临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消化内科患者500例,收集患者资料,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总结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临床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之后,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实施护理干预之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给予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研究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对神经外科在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讨论分析,并且在此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出建议性措施。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之后,未发生风险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行分析,在对其护理风险研究的过程中,对护理风险当中的防范措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在此次回顾行研究的30例患者当中,其中有两例是对医院造成风险的,在护理过程中风险共有28例,医患沟通风险存在12例。研究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只有让医护人员对风险的识别度不断提高,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并且使用适当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才能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

  • 标签: 护理风险 神经外科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在优质护理干预下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5月份——2018年4月份神经内科的住院病人18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90例,一段时间之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的患者们有着较好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们的身体健康提供安全保障,促进患者们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内科 风险因素
  • 作者: 孙晓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孙晓龙摘要:病人在医治的过程中,注射剂是一种经常用到的药,它的用法很简单,直接注射到血管中,药物随着血液的循环流动而到达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使其发挥作用,抑制病菌。但是,注射液在注射到人身体的前一段时间极易被微生物感染的,因此使得注射剂达不到预想种的效果,有时还会诱导产生其他损害人身体的病菌。所以,我们必须要大力控制注射液被污染的现象。该文章主要谈论了有关注射剂质量控制的一些手段,仅供参考。
  • 简介:骨科护理风险防控效果直接影响骨科患者的预后。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骨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意外跌倒风险、骨科护士风险、骨科患者及家属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运用护理风险评估单、构建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围术期护理风险评估、情景式教学等措施,提升骨科护士的护理风险评估能力;最后阐述骨科护士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以期为骨科护士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骨科护士 护理风险评估能力 专业化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与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肾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肾内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7.6%,显著低于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与针对性护理对策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肾内科 护理风险 针对性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临床护理 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10月 -2019年 8月 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 模式,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后,其临床效果间的差异。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 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心血管内科 风险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儿科工作人员中随机抽取36名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行为,整体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可以减轻儿科患者的痛苦,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儿童早日康复,提高儿童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儿科护理 管理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11例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选取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有医务人员需要接受细节管理模式学习,观察学习之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发现所有医务人员的学习之后的护理质量(安全识别能力、服务意识、风险防范能力)高于学习之前数据,其结果是p<0.05.结论对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使用细节管理不仅能将护理质量提高,还能降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其优势明显。

  • 标签: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电子病案是指将传统的纸张病例实现电子化,并使用计算机将病人的医疗记录进行数据的储存,传输,管理等。在医学领域当中,电子病案的内容当中不仅包括了纸张病案,同时是将患者整个的医疗进程,如医疗信息,病史,实施过的各类检验或是原先的一些影像资料等进行囊括入内。其对于现代医学的整个病案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院中,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是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本文主要是探讨电子病案管理系统在医院当中运用后所产生的优势以及劣势进行对比,以进一步的保障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

  • 标签: 电子病案管理系统 医院管理 应用研究
  • 作者: 郑桂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安庆市立医院郑桂芳【摘要】目的:讨论脑卒中病人的营养管理。方法:选取8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治疗的脑卒中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全程营养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在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体重指数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脑卒中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使用全程营养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体重指数,减轻脑卒中的严重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