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生物显微镜是生物教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精密光学仪器,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机械系统包括:镜筒传动部分、物镜转动部分、载物台、压片夹和遮光器的转换部分、镜架和底座的转动部分等。

  • 标签: 生物显微镜 常见故障 保养 机械系统 转动部分 光学仪器
  • 简介:以矿渣和水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汞分析器对其中的汞进行检测。水泥是一种建筑过程中广泛使用的高凝结材料。由于汞具有较大的毒性,因此必须严格检测建筑材料中汞的含量以降低其对人体的损害。作为水泥的替代物,矿渣具有许多的优点,例如价格低廉、毒性较小等。

  • 标签: 分析器 水泥 矿渣 检测 建筑材料
  • 简介:航天飞机作为人类发射和运营次数最多的载人航天器之一,在其30年的飞行任务中积累了大量的微生物防控经验。本文分析了航天飞机飞行任务特点,并调研了其曾出现过的微生物问题制定的应对措施。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时间相对较短,在建设载人空间站时不可避免会面临空间微生物的风险,因此可从美国航天飞机微生物防控中吸取经验教训。

  • 标签: 载人航天 航天飞机 微生物
  • 简介: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糖尿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建立并优化小鼠脂肪细胞糖尿病药物筛选模型,然后使用临床抗糖尿病药物对该模型进行考察,并对海糖平(H)和杉糖平(S)两种降糖新药进行了筛选。通过Westem-blot法检测GLUT4(葡萄糖转运蛋白4)以确定药物的药效。结果表明,用临床抗糖尿病药物考察模型能客观反映该药物药效。在此模型上,对杉糖平和海糖平的各个馏分进行初步筛选,发现两种药物的一些有效成分。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GLUT4 WESTERN BLOT 药物筛选
  • 简介:斑蝥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phalerala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cichoriiLinnaeus的干燥全虫,味辛、热,有大毒,在我国已经应用两千多年,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类药物。现代药学研究表明其主要药用成分是斑蝥素,主要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胃癌。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为斑蝥素的衍生物,是我国首先合成的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和独特升高白细胞作用的新型杭肿瘤药物。明显增强了抗癌效果,并显著降低了斑蝥素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文章对国内外有关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斑蝥素 去甲斑蝥素 抗肿瘤药物 肿瘤
  • 简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莴笋茎和叶中烟酸含量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莴笋茎和叶烟酸含量分别为0.45mg/g和25.68mg/g,当提取液浓度为0.4mg/mL时,莴笋茎和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10.56%和87.65%.

  • 标签: 莴笋 烟酸 抗氧化作用 HPLC 荧光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甲壳动物免疫学研究进展表明其免疫系统与脊椎动物不同,无特异性免疫,以非特异性免疫为主。体液中一般认为不具有免疫球蛋白,无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反应主要依靠血淋巴中的一些酶(如溶菌酶、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免疫因子(如凝集素、溶血素等)以及调节因子如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等。本文试图对甲壳动物体液免疫中的免疫因子、免疫相关酶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要的综述,以期为甲壳动物的免疫学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甲壳动物 体液免疫 免疫因子
  • 简介:通过田间试验摇瓶实验研究了硅酸盐菌剂的解钾作用以及对作物的增高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田间试验中,硅酸盐菌剂使大豆产量比对照增产16.85%。在摇瓶培养条件下,硅酸盐细菌能通过破坏钾长石的晶格结构,使矿物中的钾释放出来,其含量比对照增加23%左右。

  • 标签: 硅酸盐菌剂 钾长石 释放
  • 简介:肌酸是一种普遍流行的能量增强剂。尽管短期服用肌酸不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长期使用肌酸的安全性逐渐为人们所关注。本实验以研究肌酸的副面效应为出发点,建立大鼠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血清中SSAO活性以及各项生理指标来验证肌酸是否具有毒性伤害。结果表明外源性肌酸的摄入,会引起大鼠体内血清SSAO活性的升高,肌酸与X共同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清中SSAO活性。且长期服用肌酸可能会引发肾功能的轻微损伤以及肝脏的炎症。313swiss细胞与不同浓度肌酸共培养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初步证明了长期大量服用肌酸会造成一定的毒性伤害,对口服肌酸的长期毒性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 标签: 肌酸 肌酐 SSAO 细胞毒性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牛奶和奶粉中氯霉素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冷冻高速离心分离脂肪和沉淀部分蛋白,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脱脂,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洗脱,氮气吹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5μg,L-2.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01(n=5)。加标回收率在90%~110%,相对标准偏差在10%以内。最低检出限为0.05μg,L(k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检出限低,重复性好,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适合牛奶中氯霉素残留测定。

  • 标签: 氯霉素 UPLC—MS—MS 抗生素残留 牛奶
  • 简介:人体脉搏和血压信号中包含着丰富的生理信息,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判据。本文介绍了光电式脉搏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及其组成脉搏、血压检测仪的设计方案。采用集成式光敏元件和放大器芯片替代传统光敏器件进而实现对脉搏测量。而血压的测量采取较为普遍的KorotKoff原理测量法,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人体血压信号,并经过差分放大后,送至TC14433构成的数字血压表显示输出。该设计是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测控技术的集中体现,是机电一体化产品改善人们生活和健康水平的代表。它的无创伤检测技术也是未来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

  • 标签: 脉搏信号 光电传感器 A/D转换器 单片机
  • 简介:基因枪应用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随着仪器性能的提升和使用者对于使用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仪器使用者更好的了解基因枪使用操作的关键因素,对于常见问题能够及时处理。本文介绍Bio-Rad@PDS—1000/He台式基因枪的使用要点,并对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 标签: 基因枪 使用 常见问题
  • 简介:目的分析人为因素致血液透析机报警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高透析成功率。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4月血液透析期间贝朗dialog血液透析机发生报警的82例患者,共进行血液透析2892例次,对人为因素所致报警原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结果出现报警1357例次,人为因素所致421例次,其中压力报警182次,占43.23%;空气报警92次,占21.85%;电导度报警79次,占18.76%;其他原因68次,占16.15%。以上报警均被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在5s~3min内找出原因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后,血液透析机正常工作,均未对患者造成损伤。结论透析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最大限度降低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报警,以免影响患者情绪,保证透析顺利进行。

  • 标签: 人为因素 贝朗dialog血液透析机 报警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采用价格比较低廉的N-甲基吗啉为原料,合成了N-甲基-N-苄基吗啉盐酸盐离子液体。研究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易溶于极性溶剂而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在水中和无水乙醇中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水中的电导率大于无水乙醇中的电导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的产物与目标产物结构相符;DSC分析表明该离子液体的熔融温度为116℃,低于150℃,属于离子液体范畴。通过对该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测定,为该离子液体的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离子液体 N-甲基吗啉 DSC FR-IR
  • 简介:目的:通过对志愿者观看3D影片之后的脑电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最能代表立体视觉疲劳度的主成分,运用BP神经网络对疲劳等级进行建模,提高对疲劳度等级的预测准确度。方法:采集15名志愿者观看五部不同3D影片前后的脑电信号,先对脑电信号进行疲劳度分级并选取特征通道;再对特征通道的脑电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影响最大的特征主成分,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根据建立的模型对立体视觉引起的疲劳等级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已知的疲劳等级进行对比。结果:根据文献中的疲劳等级将实验结果分成三个等级;据累计贡献率超过90%选取的前四个主成分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达95.4%。结论:运用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立体视觉疲劳度进行预测,预测准确度较高,与直接根据脑电特征参数建立模型的方式相比简便和准确,这一方法对立体视觉引起的疲劳度分级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立体视觉疲劳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 简介:目的:研究地参多糖对正常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用地参多糖分别灌胃给予正常小鼠、四氧嘧啶(ALX)性糖尿病小鼠、肾上腺素(Adr)性葡萄糖性高血糖小鼠模型,连续14d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结果:地参多糖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没有显著的降低作用,150mg/kg、300mg/kg地参多糖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高血糖,同时还能拮抗肾上腺素与外源性葡萄糖所致小鼠血糖升高,但150mg/kg地参多糖对肾上腺素性糖尿病小鼠高血糖无明显影响。结论:地参多糖能降低不同类型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

  • 标签: 地参多糖 糖尿病小鼠 降血糖作用 四氧嘧啶 肾上腺素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可变滤光阵列的近红外/红外(NIR/IR)光谱仪。它没有活动部件、也没有暴露于大气的光路。这种光谱仪非常稳定,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外需要通过红外分析进行材料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许多场合。

  • 标签: 红外光谱仪 活动部件 近红外 便携式 气路 定量分析
  • 简介:帕金森病是一种普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人脑黑质区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死亡.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虽然至今未明,但氧化应激是主要因素.DA作为脑内主要神经递质,也是一种神经毒素.我们的研究中采用DA作为氧化应激诱导剂,观察了6种神经保护剂的作用效果.MTT分析其存活率、荧光双染色法观察其形态变化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显示DA诱导后细胞存活率随浓度、时间进行式降低,而6种保护剂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保护效果.

  • 标签: 多巴胺 SH-SY5Y神经元 细胞毒性 神经保护 帕金森病
  • 简介:随着近红外光谱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近红外光谱在制药工业和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在制药方面,无论是在定性还是定量测定均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其中包括:药物中活性组分的测定;固体药剂的非破坏性表征;药物生产过程各个阶段(包括合成、混合、加工、制剂、压片包装过程)的在线监控;原料和产品的鉴定等.在临床医学方面用于糖尿病血糖的检测以及速检大脑缺氧情况以便采取措施.

  • 标签: 制药工业 临床医学 近红外光谱分析 固体药剂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