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血压脑病是指当血压突然升高超过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阈值时,脑血流出现高灌注,毛细血管压力过高,渗透性增强,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的形成,引起的一系列暂时性脑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目的 探究院前急救措施对于高血压脑病急诊的效果。方法 将 2016年 1月~ 2019年 1月中心医院的 82例高血压脑病急诊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等量电脑随机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院前急救措施(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及常规急救干预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对比急救效果。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的抢救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应用院前急救措施对高血压脑病急诊患者病症进行干预,有利于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的可能性,保证患者安全健康。

  • 标签: 急救措施 高血压脑病 护理干预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0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中药穴位贴敷。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水平,统计血压达标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诊室SYP和DBP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白昼SYP、夜间SBP,24hSBP、白昼DBP、夜间DBP,24hDBP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白昼SBP,24hSBP、白昼DBP,24hDBP低于对照组,夜间SYP和夜间DBP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心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诊室血压达标率和动态血压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血压达标具有增益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穴位贴敷 诊室血压 动态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并设置为观察组;同期32名正常妊娠的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了中期的生物化学参数和PLGF水平。结果: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中期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值较正常孕妇明显处于偏低状态,且胎盘生长因子值随着孕周的不断累积而增长。结论:胎盘生长因子在妊娠高血压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新生儿预后的一个临床参考点。

  • 标签: 胎盘生长因子 妊娠期 高血压疾病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膳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通过个性化饮食指导,膳食护理干预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促进心理健康,并增强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本研究强调了在高血压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重视并实施膳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膳食护理 高血压 肾病 血液透析
  • 简介:为创建友好社区为“省城市管理示范社区”,江苏省如东县城管局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对友好社区的建设、改造、提档、整治工作力度,环卫保清质量进一步提高,设施配套维护进一步完善,社区市容市貌进一步改观,市容秩序管理进一步规范。

  • 标签: 城市管理 社区 示范 如东县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市容市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为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提供西格列汀对其血压、动脉僵硬度、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本院2021年1月-8月收治的84例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两组,A组(n=42)用常规治疗,B组(n=42)用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B组比A组治疗后的收缩压、baPWV、内皮素1更低,体现差异(P<0.05)。结论使用西格列汀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血压、动脉僵硬度和内皮功能,治疗效果更佳,可推广。

  • 标签: 【关键词】西格列汀;糖尿合并高血压;血管功能
  • 简介:特色解读:广州珠江物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酒店管理起家,凭借酒店管理与物业管理在“服务”上的息息相通,公司在管理实践中逐步将酒店管理经验与内涵植人物业服务中,为业主打遣舒适家、幸福家。

  • 标签: 幸福社区 酒店管理 文化活动
  • 简介: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发展,首先应该获得城市形象的有力支撑,而城市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区这个窗口得以展现的。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公正、廉洁、能依法办事的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是强化社区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的必要保证。

  • 标签: 城市建设 社区管理 城市形象 城市管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中老年高血压病人中高发,多见于长期高血压的患者。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3- 2019年 2月中心医院收治的 1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 2个月的认知行为干预,分别在入院当天、治疗 2个月时采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 (FoP-Q-SF)、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调查。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恐惧疾病进展评分降低,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状态,降低焦虑和抑郁负性心理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焦虑 抑郁 认知行为干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干预护理模式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饮食干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应用的护理效果。结果:血压及血糖指标水平比较,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舒张压与收缩压指标水平,以及空腹血糖、2h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能力比较,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饮食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饮食护理 糖尿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远程慢病药学服务实践模式,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出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出院后,观察组前3个月每2周一次随访,后3个月每4周一次随访,临床药师提供远程用药指导及药学服务;对照组每3个月随访一次,进行一般慢病管理建议。随访方式包括远程药学服务平台、电话、微信,具体选择方式根据患者需求确定。结果: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错误处置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体质指数(BM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远程药学服务,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错误处置率和BMI。

  • 标签: 高血压 远程慢病药学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高血压病患需要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本项研究将对降压药的临床药学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150名,病患接受治疗的时间是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对病患使用的降压药物类型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探究这些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血压控制效果等。结果:降压药物的类型不同产生的治疗效果也有一定差异,其中降压效果比较好的是缬沙坦,其次是卡托普利、苯磺酸氨氯,而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最差。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服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时,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临床医师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时需要对老年高血压病患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根据病患的各方面情况科学的选择降压药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降压效果,而且可以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得到控制,使老年高血压病患的治疗更加安全,使老年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降压药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临床药学研究
  • 简介: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社区作为城市的最基本单元,社区管理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胜利油田社区管理需要与地方城市管理并轨,完善网格化管理,实现精细化服务,由“粗放式的传统管理”变“定点定人精细化服务”,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 标签: 网格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 数字化平台
  • 简介:摘要:风险评估是为了了解社区的灾害致险程度和承险体脆弱性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尽可能降低社区的风险,提高社区的抗灾能力。根据风险造成影响的特点,可以从降低承载体的脆弱性以及减小致灾因子的灾害致险程度这两个角度对风险进行管理,具体可以从完善预案的修订和加强社区防风险规划这两方面加强对风险的管理

  • 标签: 社区 风险管理 思考
  • 简介:曾几何时,我们渐渐地告别了茅草房、大杂院和亭子问,告别了狭小简陋,告别了拥挤嘈杂,告别了昔日的压迫感;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型住宅小区,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同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标志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态度的进化。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的流光溢彩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 标签: 和谐 社区 管理 智慧 服务 住宅小区
  • 简介:【摘要】脑出血后由于手术创伤所致炎症因子表达的升高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人们发现炎症的基本病变形式在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实时存在的。脑出血患者术后多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同时短时间内生活无法自理,急需良好的护理。目的评价五常法管理模式结合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和预后影响。方法选取自 2016年 3月— 2018年 11月间来中心医院接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46例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为随机、盲法、对照试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 A组 (单纯人性化护理 )、 B组 (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联合人性化护理 )各 23例,选取同时期来院接收健康体检的健康者 23例作为 C组 (健康对照组 )。观察 A、 B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生命指征的变化情况,术后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观察 A、 B、 C3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minimummentalstateexamination, MMSE)评分。结果 B组患者相关生命指标变化较 A组平稳; 2组患者术后 24h血清炎症因子 IL-1、 IL-6、 IL-10和 TNF-α显著升高,但 B组患者血清 IL-1、 IL-6和 TNF-α显著低于 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B组患者术后 24h定向能力、记忆能力、回忆能力以及注意计算能力均显著低于 C组,但仍高于 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MMSE各评分项与 IL-1、 IL-6和 TNF-α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 IL-10不相关。结论五常法护理管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护理质量从而稳定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高表达,对生命体征以及意识恢复有一定效果。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炎症因子 护理质量 护理措施 生命指标
  • 简介:【摘要】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凶险、变化快,稍有不慎则可能遗留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加上伴随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病率有日益攀升的趋势,因此此病的护理备受临床的重视。目的研究预见性优质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样本资料均选自于近几年在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 82例。随机选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1例。前后二者分别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护理、预见性优质护理,以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为标准评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等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少( 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9%,比较于对照组的 26.8%显著更低( 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 97.6%,比较于对照组的 73.2%显著更高( 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与并发症率,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预见性 优质护理 脑出血 满意度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