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根据水质点的主要行径路线,可以将一场洪水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部分。在水文计算和预报中,目前常被采用,且较为简单的方法是斜线分割法,该法在起涨点到地表径流终止点之间连一直线,认为直线以上是地表径流,以下是地下径流。这种方法比较粗糙,它只能大致确定地下径流总量,不能求其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地表径流终止点的确定,往往因人而异。本文以地下径流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通过联解经改进后的地下水库蓄泄方程和水量平衡方程推导出地下径流的分割公式,不但可以分割场次洪水,求出其地表和地下径流量及其过程,而且可以预报长期的枯季径流量,还避免了地下径流分割中的任意性。

  • 标签: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对数分割法
  • 简介:利用灰色系统模型和灰色灾变预测理论,根据南盘江流域27年(1961年~1987年)年径流资料,建立一套灰色动态CM(1,1)预测模型,并对1993年~1994年的资料进行验证,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表明灰色灾变预测可作为水文长期预测的工具之一,为制定水电站的年度防汛措施和发电计划等提供参考.

  • 标签: 南盘江流域 年径流量 灰色预测
  • 简介:涡轮特性对涡轮增压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涡轮特性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涡轮效率和涡轮流量特性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涡轮效率和流量特性的各种试验测量和数值计算方法,并简要分析了这些方法获得的涡轮性能参数的准确性,同时对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为涡轮增压器生产厂家获得涡轮特性提供参考。最后论文总结了涡轮性能研究方法的特点。

  • 标签: 径流式涡轮 涡轮效率 涡轮流量
  • 简介:摘要抚仙湖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区、华宁县三县境内,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径流区土地总面积684904.5亩,人口约21.18万人。径流区群众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多地少,加之径流区山高坡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抚仙湖流域环境承载力有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抚仙湖径流区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区域生态系统毁损,区域生态形式严峻,生态治理迫在眉睫。加强抚仙湖径流区生态治理,加快径流区植被恢复步伐,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抚仙湖径流区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进一步绿化城乡环境,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乡形象,实现建成“三区两城”和云南最美县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抚仙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抚仙湖Ⅰ类水质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抚仙湖 径流区 植被恢复
  • 简介:摘要: 城市径流污染是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污染成因复杂、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因素多,最大程度地削减初期雨水污染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应科学推进径流污染治理。

  • 标签: 径流污染 科学治理 持续性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增加。变电运行维护工作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变电运行维护状况而言,并不尽如人意。所以,为了让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更加的有效、科学和合理的进行,十分有必要对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建议。

  • 标签: 变电运行维护 现状 措施
  • 简介:摘要窟野河流域为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流域,本研究以此为研究对象,运用基流分割的方法估算得出窟野河流域河川的基流量,并分析得出窟野河流域河川的基流量的变化趋势,同时探究窟野河流域河川基流量演变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对水资源评价、水保措施布设、合理进行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等流域问题都具有长远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基流量 变化趋势 驱动因素
  • 简介:分析了黄河源区1960-2000年气候变化特点,对蒸发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植被和冻土的变化,对径流在20世纪90年代后明显减少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明显增加,降水在90年代偏少,气候向暖干方向发展,但蒸发变化不大,径流减少的直接原因是降水的减少;在90年代后降水强度的减弱也可能是径流减少的重要原因;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显示植被在90年代后期呈现退化的趋势,冻土在80年代以后表现出的明显的退化趋势,植被冻土的退化可以使得冻结层上水位下移,土壤水向土壤下层的渗漏增加,也会造成径流的减少。

  • 标签: 气候变化 径流 黄河源区 植被 冻土
  • 简介:摘要: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产生显著影响。全球气候趋势导致降水模式和蒸发模式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河流水量。不同地区和季节性变化也表现出差异。气候变化给水资源管理带来挑战,水供需平衡问题突出,水灾和旱灾频发风险增大。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包括提高监测与预测能力,推进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强化灾害应对措施。综上所述,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的影响,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于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 标签: 气候变化 河流 径流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均注重点源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城市内水体水质仍然无法得到较大改善,对城市污染治理造成了很大困扰。文章主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从源头到终端全方位提出了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措施,为城市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城市径流污染 海绵城市
  • 简介:根据金沙江流域1956~2014共59年的降水、径流资料系列,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方法对此进行趋势检验,结果表明流域:(1)降水系列呈减小趋势,平均线性递减率为-0.0278mm/a,但减小趋势并不显著;(2)径流深系列呈下降趋势,平均线性递减率为-0.2655mm/a,但下降趋势不显著;(3)径流系数系列基本没有变化,平均线性递减率为-0.0004mm/a。

  • 标签: 金沙江流域 降水 径流 趋势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水电建设的崛起,大型水电站建设已经放缓,剩下的只是小流域的小型水电站的建设,水库的建设更多的转向了管理方面。因此,要做好水库的管理,径流预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基于水库的中长期径流预报,得出了提高中期径流预报的可靠性和可利用性对水库的运行和管理将有重要作用的结论。

  • 标签: 水电站 中期径流预报 运行 管理
  • 简介:摘要:利津水文站是黄河最下游的一个水文测站,能够监测入海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利用利津水文站1951-2020年径流量资料,对黄河入海径流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认为径流量的变化呈递减趋势;Mann-Kendall检验法是一种非参数趋势检验方法,具有不受少数异常值影响,适用于类型变量及顺序变量的优点,通过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入海径流量的趋势进行检验,认为入海径流量减少趋势明显,且通过了置信度为95%的趋势检验。

  • 标签: 黄河 入海 径流量 趋势
  • 作者: 李文华1  徐志浩2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3-14
  • 出处:《建筑创作》 2023年第1期
  • 机构:1.              连云港市建设施工图审查中心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2.连云港市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 简介:2.              摘要:高强度的城市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千百年以来建立的天然排水系统的排水通道受到破坏、天然的调蓄容量减缩,以及原始的水体循环系统功能丧失,因此需要建立多目标多层次的城市雨洪管理体系。年径流数量有效控制率、年均雨水场次有效管控率是降雨径流影响数量监控典型代表技术指标。

  • 标签: 降雨径流类型 总量 管理方法 措施
  • 简介:摘要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稳步发展,交通的便捷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与桥梁施工质量水平,将使公路质量能够有效进行提升,继而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进而使得相应项目的建设能够发挥其正常的功能以及效益。公路桥梁的建设问题是困扰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建设问题之一。对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应当积极进行专业化的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与培训,继而能够从实际情况入手,处理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促进我国公路桥梁的实际建设的发展。

  • 标签: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 简介:天然径流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为了解决天然河道径流的来水丰枯变化大和人民生产生活用水相对均匀的矛盾,通过水利工程来调节和改变径流的天然状态,解决供需矛盾,达到兴利除害目的的措施称为径流调节。本文从库容曲线的计算和内插方法、供水保证率和破坏深度、蒸发和渗漏损失、泥沙和洪水利用等方面,论述了各因素对调节计算及工程规模的影响,提出在前期工作论证中加强基础资料的分析和整理,提高计算精度,优化水库的调节及运行调度方案,为工程规模的合理论证提供科学、严谨、合理、准确的技术支撑。

  • 标签: 径流调节 库容曲线 保证率 损失 泥沙
  • 简介: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是低影响开发(LID)在城市雨水径流管理方面的具体体现。基于LID的雨水径流模型的开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SWMM基本模型,建立了南昌市的雨水径流模型,并验证了其适用性,为该地区雨水径流模型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标签: 低影响开发 海绵城市 模型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和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视,解决雨水径流污染问题成为构建水生态城市的前提。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现状,分析雨水径流污染产生的原因,从源头控制、中途缓排和末端截流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各种技术的适用情况。获得了适于老城区和新建城区防治雨水径流污染的多技术组合措施。

  • 标签: 雨水径流污染,海绵城市,源头控制,中途缓排,末端截流
  • 作者: 鲁鑫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7-17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7期
  • 机构:OnUrbanStormwaterRunoffControlandResourceUtilization鲁鑫LUXin曰钟江ZHONGJiang(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昆明650011)(BroadvisionEngineeringConsultants,Kunming65001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