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市场流通中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质量.方法从使用单位抽取20家试剂,用国家参考品、确证为阳性的样品和阴性样品对其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0家试剂均符合200107批国家参考品的质量要求,对76份确证为阳性样品的检出率为100.0%,16家试剂对88份阴性样品的检出率为100.0%,3家试剂为98.9%,1家试剂为97.7%.结论我国HIV抗体诊断试剂的灵敏度较高,但某些试剂的特异性仍需提高.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 质量
  • 简介:摘要自取样是受检者自己采集标本进行疾病检测的方法,具有隐私性强、操作方便简单、时间地点自由等优点,可以提高受传统观念影响、工作时间限制及交通和医疗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的人群参加疾病检测及筛查的依从性。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及“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居家自取样检测成为疾病检测及筛查的一个发展趋势。HIV及HPV感染给个人及社会带来较重的负担,在一级预防的有效性、普及性不足的现况下,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其带来的不良后果的有效措施。目前关于HPV和HIV自取样检测的研究较多,其检测结果可靠性较高,且在人群中接受度较高,对于提高宫颈癌筛查覆盖率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居家自取样
  • 简介:摘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具有高病死率、高传播率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HIV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靶向攻击CD4+ T淋巴细胞,使其数量进行性减少(< 200个/μl或低于总淋巴细胞的14%),易引发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意识的变化,HIV/AIDS患者病例数逐渐增多,相应的HIV/AIDS相关性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亦逐渐增高。与一般眼部疾病相比,HIV/AIDS相关性眼病的临床表现特殊,治疗困难。本文对HIV/AIDS几种常见眼部疾病展开综述,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此类疾病,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情以及合理地指导治疗,从而改善患者视力,减少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眼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与非HIV感染免疫抑制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 PCP)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R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ICU的PCP合并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HIV感染PCP组和非HIV感染免疫抑制PCP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特点、基础疾病等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等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和χ2检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129例PCP合并ARF患者中,HIV感染者75例,非HIV感染免疫抑制者54例。HIV感染PCP组仅10.7%(8/75)的患者既往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两组患者均未行PCP预防用药。HIV感染PCP组患者入ICU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为(18.7±6.0)分,高于非HIV感染免疫抑制PCP组的(13.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P<0.001);两组患者均存在明显低蛋白血症。HIV感染PCP组96.0%(72/75)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84.0%(63/75)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非HIV感染免疫抑制PCP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的占比为57.4%(31/54)。HIV感染PCP组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为0.05(0.02,0.12),低于非HIV感染免疫抑制PCP组的0.96(0.64,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16,P<0.001)。非HIV感染免疫抑制PCP患者在ICU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0(7.0,14.0) d和18.0(11.8,32.5) d,分别长于HIV感染PCP患者的7.0(4.0,9.0) d和13.0(7.0,23.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8、-2.73,均P<0.050);HIV感染PCP组的病死率为57.3%(43/75),高于非HIV感染免疫抑制PCP组的38.9%(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APACHEⅡ评分是HIV感染PCP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1.006、1.015、1.736,均P<0.050],氧合指数、LDH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影响非HIV感染免疫抑制PC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70、1.008、0.989,均P<0.050)。结论PCP患者合并ARF后病情重,病死率高。LDH、CRP和APACHEⅡ评分为HIV感染PCP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氧合指数、LDH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影响非HIV感染免疫抑制PC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标签: HIV感染 免疫减弱宿主 非HIV感染 肺孢子菌肺炎 急性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出现已经使HIV感染成为一种慢性疾病。HIV DNA整合在CD4+T淋巴细胞基因组中形成HIV-1储存库,使部分HIV-1逃避了宿主免疫清除和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作用,导致患者停止治疗后出现病毒反弹的现象。因此,彻底清除患者体内HIV-1储存库成为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重大难点。HIV-1储存库细胞特异性表达标志物的研究可以为清除HIV感染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也是目前HIV研究的热点和挑战之一。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储存库 静息型CD4+T淋巴细胞
  • 简介: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出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老年感染者(年龄≥50岁)显著增加。这不仅仅是因为许多年轻时感染的患者如今已经活至50岁以上,而且也是因为患者感染时的平均年龄已增加。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老年人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会导致牙龈及牙周组织发生不同的改变。目前,这种具有特定发病过程,病情进展,以及对治疗呈现抵抗性的牙周病越来越多。临床上伪膜型或口疮型念珠菌病,以及所谓的乳头状增生可能是真菌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感染好发于颊,腭,舌背及口角区,很少累及牙龈及牙周组织。免疫功能缺陷会导致病毒的活化和感染。复发性坏死性溃疡可能是I型或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而明显局限型溃疡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口腔卡波济氏肉瘤最初表现为蓝色或红色斑点,继而转变成为蓝色,有时像淋巴瘤样或淋巴管瘤样的外生性肿瘤。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牙周组织 牙龈组织
  • 简介:自从HIV/AIDS流行以来,欧洲地区大约报告了大约20万AIDS病例。在许多国家,AIDS的发病率在1995年进入了停滞时期,在1996年开始下降,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997年。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男性同性恋者,其次是以注射方式吸毒者及异性恋者。呈现这种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标签: HIV 注射方式 异性恋 同性恋者 抗体阳性者 异性性传播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孕妇应尽早使用联合抗病毒治疗阻断HIV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时间越早、越长,阻断效果越明显。但在临床上常见部分HIV感染孕妇直到妊娠晚期或临产前才来就诊,对这部分患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进行抗病毒治疗快速阻断HIV母婴传播,在选择药物时,除了考虑快速强效抑制病毒,还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脐带血药物浓度及新生儿药物洗脱等问题。本文就国内外孕妇感染HIV的现状、HIV母婴阻断用药现状及妊娠晚期HIV母婴阻断常用ARV药物等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HIV感染 妊娠晚期 治疗,抗病毒 传染性疾病传播,垂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对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10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269例HIV感染者,将其分为HIV单独感染组和HBV合并HIV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ART启动时和ART后不同时间点(2、4、8、12、24、36、48和96周)的肝功能、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 RNA变化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HIV单独感染组145例,HBV合并HIV感染组124例。ART启动时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t=9.566)、丙氨酸转氨酶(t=-4.652)、总胆红素(t=-25.4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RT后24、48和96周时,HIV单独感染组与HBV合并HIV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305.9±156.9)/μL比(266.2±172.5)/μL、(388.5±226.1)/μL比(380.8±287.4)/μL、(369.5±191.4)/μL比(453.6±179.6)/μL;ART后48、72和96周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长值为121.0(-52.5, 144.5)/μL比156.0(-35.8,185.8)/μL、139.0(-116.0,176.8)/μL比114.5(-59.5, 229.0)/μL、-91.0(-110.0, 153.3)/μL比-94.0(-130.8, 114.3)/μ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16、-0.066、-1.414、Z=-1.715、-0.802、-1.602,均P>0.05)。ART后24、48和96周时,HIV单独感染组的HIV RNA抑制率分别为89.7%(130/145)、96.6%(140/145)和96.6%(140/145),HBV合并HIV感染组分别为87.1%(108/124)、92.7%(115/124)和94.4%(117/1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0.053、0.017,均P>0.05)。ART后第2周、第4周HIV单独感染组肝功能异常率分别为3.4%(5/145)、6.2%(9/145),低于HBV合并HIV感染组的21.0%(26/124)、13.7%(17/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1、4.309,均P<0.05);而第8周[10.3%(15/145)比9.7%(12/124)]、第12周[9.0%(13/145)比9.7%(12/124)]、第24周[9.7%(14/145)比8.9%(11/124)]、第36周[9.7%(14/145)比10.5%(13/124)]、第48周[8.3%(12/145)比8.1%(10/124)]、第96周[2.8%(4/145)比0(0/124)]的肝功能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30、0.040、0.049、0.051、0.004、3.472,均P>0.05)。结论合并HBV感染对HIV感染者的ART效果无不良影响。

  • 标签: HIV 肝炎病毒,乙型 同时感染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广泛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预期寿命不断接近一般人群,但衰弱(frailty)正逐渐成为其新的健康问题。与一般人群相比,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衰弱患病率更高,且发病年龄更早。衰弱的发生会导致跌倒、骨折、住院、生命质量下降、医源性并发症和过早死亡等不良结局。本研究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衰弱的流行情况、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并着重阐述研究现状与进展。

  • 标签: HIV 衰弱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接受长程血透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使得血透患者感染HBV、HCV和HIV的感染率进一步降低。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底我院收治的426例接受半年以上的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经过半年调查一次患者HBV-M、抗HCV和抗HIV情况;从2012年1月开始,把抗HCV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和HBsAg阳性患者进行严格分区分机透析。将各患者的HBV-M、抗HCV和抗HIV三种抗体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分区分机前后的两组患者感染HBV和HCV的情况同时做对比。结果2012年初到2017年初维持性血透患者HBeAg抗原阳转率为0;后两年比前三年的抗HCV阳转率有大幅度下降(P<0.001);426例患者均未发生抗HIV阳性;未感染HBV或HCV的血透患者比感染HBV或HCV的血透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率低(P<0.001)。结论促红素广泛应用之后减少输血,血透患者的HBV和HCV感染率明显降低,进一步对分区分机的两类HBV和HCV感染患者进行隔离血透治疗,发现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的风险大幅度降低。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血透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继天花灭绝后能够感染人类的最重要的正痘病毒。自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第一例人感染病毒病例以来,痘主要流行于中非与西非地区。2022年5月6日至7月15日,痘在多个国家出现了暴发,已经在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痘病例,并且出现了人际传播,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人类发现病毒已经60多年,但是对病毒的认识和研究还相对有限。因此本文就此次疫情的流行情况、暴发的可能原因以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为痘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猴痘病毒 正痘病毒属 人际传播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1例。患者男性,55岁,因捕杀竹鼠时手部皮肤破损后发热伴全身骨痛5 d入院。胸部CT示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影,散在多发模糊小结节影,多处小叶间隔增厚,以两肺中、外带为著,局部呈“铺路石征样”改变;纵隔多发淋巴结轻度肿大,两侧胸腔少量积液。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提示马尔尼菲篮状菌。

  • 标签: 肺疾病,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马尔尼菲篮状菌 HIV阴性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具有挑战性;神经科医师与感染科医师合作可以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模糊诊断率,改善艾滋病患者生存周期中的生命质量。现将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HIV 神经系统并发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艾滋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导致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活化而诱发拉姆齐-亨特综合征,积极抗疱疹病毒并尽早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3例艾滋病患者并发拉姆齐-亨特综合征,以单侧耳部疼痛、耳部疱疹、同侧面瘫等为首发症状,并出现眩晕、听力下降、行走不稳等临床症状,其中1例脑脊液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有异常病变。均予膦甲酸钠注射液抗病毒治疗,糖皮质激素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及时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症状好转。

  • 标签: 艾滋病 拉姆齐-亨特综合征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