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者56例纳入研究。对病人予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石蜡组织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进行诊断,并分析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准确率为83.93%,对G1、G2、G3的诊断,检出率为77.78%、78.57%、87.88%;而这一方法的浸润程度准确率为85.71%,其中Ⅰ级检出率为71.43%、Ⅱ级为72.73%、Ⅲ级为92.11%。结论 对子宫内膜癌者,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病理诊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18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活检患者病变处,且进行病理检查,对内镜检查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病理检查中,80例患者均存在慢性炎症,其中有26例是中轻度炎症,有54例是重度炎症患者。且其中有14例活动性炎症患者,80例萎缩患者,73例肠上皮化生患者,20例上皮内瘤变患者。在内镜检查中,80例患者均存在慢性炎症,其中有56例是萎缩并肠上皮化生者,有17例是萎缩并上皮内瘤变以及肠上皮化者,病理和内镜符合有17例,符合率为21.25%(P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内镜检查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早期胃癌患者64例(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均进行胃镜活检(对照组)与外科病理检查(观察组),观察诊断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P<0.05;两组病理类型判断对比,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患者诊断中,外科病理检查准确率更高,优于胃镜活检,在临床诊断期间可进行联合应用,值得借鉴。

  • 标签: 胃镜活检 外科病理检查 早期胃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肺内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活体病理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肺内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数量共28例,研究时间从2019年9月到2021年6月,对这些患者进行肺穿刺活体组织检验,然后统计并分析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结果,同时对患者病理特征作出全面分析。结果 28例患者里面,经皮肺穿刺达到相应的标本,所有标本都为灰褐灰白色条索状或者不规则的形状,大小在0.21-0.38cm之间。其中获得肿瘤组织的数量共12例,结节中央位置发现淀粉样或者玻璃样的变间质,瘤细胞整体形状并不规则,或者呈现出圆形或三角形的形状。在肺组织以及凝血块里面发现上皮样肿瘤细胞的数量共5例,大多数肺泡组织并没有出现特殊病变的数量共有6例。本组28例PEH患者里面,通过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所得结果可以看出,瘤细胞 CD31阳性、CK7阳性、CK8阳性、CD34 阳性、波形蛋白及FⅧ-RAg因子阳性、Ki-67

  • 标签: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诊断价值 病理学检验 PEH免疫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早期胃癌患者64例(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均进行胃镜活检(对照组)与外科病理检查(观察组),观察诊断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P<0.05;两组病理类型判断对比,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患者诊断中,外科病理检查准确率更高,优于胃镜活检,在临床诊断期间可进行联合应用,值得借鉴。

  • 标签: 胃镜活检 外科病理检查 早期胃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占位病变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对临床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间本院胸外科收治肺占位患者120例,对其进行肺占位经皮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肺占位手术切除后病理组织检查,通过对比肺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与手术后病理组织检查,总结肺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肺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与术后切除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达到92.50%,具有突出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肺占位患者经过肺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准确性高,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肺占位 穿刺标本 活体组织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本院行两癌筛查适龄妇女中检出宫颈病变阳性者72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诊断研究,受检者均依次接受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准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宫颈病变阳性检出率及诊断价值。结果:(1)经病理活检后可知,TCT结果中ASC者宫颈病变总阳性率为46.88%,LSIL者总阳性率为53.85%、HSIL者总阳性率为78.57%。(2)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宫颈病变阳性诊断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28.13%、阳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断符合率均达60%以上。结论: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受检者TCT检查结果中宫颈病变程度与其宫颈病变、宫颈癌发生率呈正相关性,可作为宫颈癌筛查重要诊断标准之一予以临床应用。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宫颈病变 病理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检查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体现。方法:收录2019年7月到2021年7月期间在院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计78例,行内镜检查病理诊断,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病理诊断中,胃黏膜变薄+白相、胃黏膜粗糙、白相为主+胃黏膜变薄+胃黏膜粗糙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4.86%、62.50%、84.00%;内镜检查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中,异性增生、肠上皮化生结果差异较小(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中,内镜检查方式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通过内镜检查能够更好的明确病理表现,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借鉴,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内镜检查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早癌患者采用内镜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5-2020.5期间在我院进行内镜筛查并发现其患有上消化道早癌者,共计82例。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内镜检查以及临床病理诊断,观察内镜检查结果并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内镜检查有82例上消化道早癌患者,经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发现上消化道早癌者75例,符合率达91.5%。结论:对上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尽早诊断并对症治疗,可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上消化道早癌 内镜检查 临床病理诊断 检出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探讨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甲状腺外科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20 19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1月,患者数量共86例,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手术过程中进行冰冻检查,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方面的检查,通过术后病理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理诊断价值。结果 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8例和78例;手术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7例和79例;手术前应用细胞穿刺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数量分别为10例和76例。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与细胞穿刺细胞学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术中冰冻诊断的灵敏度与复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病理诊断价值更为明显,诊断灵敏度以及符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术中冰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 筛选100例本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纳入年限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对全部患者实施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该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特异性。分析该检查方式对不同分型的肺癌的检出效果。结果 在100例检查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肺癌阳性85例,占比85.00%,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检查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00%、97.65%、86.67%;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检查对各分型肺癌检出效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检查诊断对肺癌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度,对各种分型肺癌的诊断效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相近,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细胞病理学 肺纤维支气管镜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探讨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甲状腺外科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20 19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1月,患者数量共86例,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手术过程中进行冰冻检查,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方面的检查,通过术后病理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理诊断价值。结果 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8例和78例;手术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7例和79例;手术前应用细胞穿刺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数量分别为10例和76例。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与细胞穿刺细胞学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术中冰冻诊断的灵敏度与复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病理诊断价值更为明显,诊断灵敏度以及符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术中冰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选择性淋巴结冷冻病理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初次甲状腺癌根治术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721例PTC患者,患者均行术中选择性淋巴结冷冻病理检查。经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449例,非PTMC 272例。分析全组及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中央区淋巴结阳性的按肿瘤长径分层患者(PTMC组192例、长径>1 cm且<2 cm组142例、长径≥2 cm组55例)术中喉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冷冻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后中央区淋巴结石蜡病理结果的关系;以术后石蜡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术中冷冻病理检查诊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假阴性率。结果PTMC患者和非PTMC患者中分别有42.8%(192/449)和72.4%(197/272)患者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92例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PTMC患者中,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喉前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诊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28.1%(47/167)、61.4%(70/114)、53.8%(91/169);术中冷冻病理结果诊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假阴性率分别为72.4%(139/192)、27.6%(53/192)。197例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非PTMC患者中,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喉前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诊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49.7%(82/165)、51.6%(96/186)、64.7%(112/173);术中冷冻病理结果诊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4.8%(167/197)、15.2%(30/197)。PTMC组、长径>1 cm且<2 cm组、长径≥2 cm组中累及甲状腺被膜患者术中淋巴结冷冻病理结果诊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81.7%(116/142)、81.7%(103/126)、92.2%(47/51)。结论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术中选择喉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进行冷冻病理检查可有效预测中央区淋巴结是否受累,且当肿瘤长径≥2 cm且累及甲状腺被膜时,这一提示作用更加明显。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淋巴转移 术中冷冻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与围产期胎儿死亡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加深对胎儿尸体解剖及胎盘病理检查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1月至2020年12月105例围产期死亡胎儿的临床病理资料,重点分析胎儿尸体解剖及胎盘病理检查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产妇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1.35±4.04岁,孕周28~40+6周。(2)单胎死亡101例,双胎之一死亡4例。在宫内死亡103例,分娩过程中死亡2例。(3)105例围产期胎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中,86例(81.9%,86/105)与脐带/胎盘病理因素相关,10例(9.5%,10/105)与宫腔感染相关,6例与胎儿自身因素相关(5.7%,6/105),1例与胎母输血综合征有关,1例与双胎输血综合征有关,1例因完全性子宫破裂死亡。(4)86例与脐带/胎盘病理因素相关病例中,绝大部分病例可以通过胎盘大体检查诊断,最常见的为脐带扭转伴根部扭细,其他依次为胎盘早剥、脐带缠绕过紧、血管破裂及脐带真结。镜下形态学以功能性改变为主。(5)10例与宫腔感染因素相关的病例中,胎盘大体检查共同特点为胎盘小叶水肿,上行性感染形态学特点以急性绒毛膜羊膜炎为主,血源性感染形态学特点以急性或慢性绒毛炎及绒毛间隙炎为主,发现病毒包涵体有提示作用,但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6)6例与胎儿自身因素相关的病例中,胎盘诊断价值有限,必须和胎儿尸体解剖相结合才能诊断。结论围产期胎儿死亡原因复杂多样,往往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脐带/胎盘病理因素最多见,胎儿尸体解剖及胎盘病理检查是查找死亡原因的关键技术手段,要加强重视。

  • 标签: 围产期死亡率 胎儿 尸体解剖 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肿瘤患者病理诊断中使用免疫组化检查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收集乳腺肿瘤以及乳腺良性增生案例,其中乳腺肿瘤患者案例42例为观察组,乳腺良性增生女性案例32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穿刺活检,收集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验。记录和观察两组患者免疫组化指标。结果 采用免疫组化检查时观察组患者HER-2、EGFR、Ki67、P63等指标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结论 为乳腺肿瘤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检查时刻有效进行疾病诊断,且有准确度高的优势。

  • 标签: 乳腺肿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检查 P16基因 核蛋白Ki67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卵巢癌CT及超声影像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20.2-2021.1期间,在本医院收治的疑似卵巢癌患者中进行病例选择,选取70例入组,对于入组患者均实施CT、超声检查,对比病理结果,分析两种检查办法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准确率。结果:对比术后病理结果,CT相比超声检查,灵敏度及特异度、准确率均具备对比优势(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实施CT诊断效果相比超声检查准确度更高。

  • 标签: 卵巢癌 术后病理 超声影像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胃镜活检、术后病理检查应用在胃癌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拟诊为胃癌的73例患者,均在术前行胃镜活检,以及术后行病理检查,评价诊断效能、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结果:(1)73例拟诊为胃癌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61例,胃镜活检的诊断敏感性为88.52%(54/61)、准确性为86.30%(63/73)、特异性为75.00%(9/12);(2)在分化程度检出情况方面,胃镜活检分化不良型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胃镜活检在诊断准确性、肿瘤分化程度评估等方面虽然略有不足,但是胃镜活检快捷、方便、安全,便于展开胃癌早期诊断,值得推广。

  • 标签: 胃镜活检 术后病理检查 胃癌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囊常规病理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数量共92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2月到2020年6月,其中将2018年2月到2019年4月期间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2019年5月到2020年6月期间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数量分别为46例,其中对照组主要进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观察组则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对照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引流时间分别为7.76±0.74、3.59±0.54、2.26±0.31、3.49±0.22,观察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引流时间分别为3.24±0.59、1.41±0.67、0.84±0.28、1.42±0.18,观察组各项指标所用时间明显更短,P<0.05。对组患者实施病理检查,手术中意外胆囊癌患者数量发现3例,手术结束后则发现9例;在所有患者中胆囊癌患者数量共18例,其中鳞癌和腺癌数量分别为11例和7例,以发病部位进行分类,其中7例发病位置在囊体底,5例发病位置在胆囊颈部。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优势比较突出,对患者身体带来的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身体恢复速度较快,因此在常规病理检查过程中可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常规检查 手术治疗 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快速冰冻病理检查(CNB)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01~2021.08期间设置为研究样本采集时间段,研究基数资料为乳腺肿块患者60例,对比诊断干预方案,分析临床应用价值,均对60例患者实施CNB诊断结果做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准确率。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准确率与CNB诊断准确率相较,数据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当中,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检查准确率较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声 空芯针穿刺 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乳腺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肿瘤病理检查当中使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的差异。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4例肿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使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进行病理检查,将手术的病理结果当作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 对比诊断准确率,免疫组化技术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技术(P<0.05)。患者接受免疫组化技术诊断后的满意度评分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进行肿瘤病理检查时,免疫组化技术的准确率高于常规技术,能够将误诊率和漏诊率降低,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价值,且患者接受诊断过程中心理和生理的舒适度更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常规技术 肿瘤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