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护士最基本的技术操作。静脉穿刺的成功不仅为疾病的治疗和抢救提供了有效的保证,还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但是临床上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如血管细小等其他一些因素,常会导致穿刺失败。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 标签: 儿科 静脉穿刺 失败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动脉穿刺全脑血管DSA后患者出现尿储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护理措施,探讨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采取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一般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尿储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动脉穿刺全脑血管DSA后患者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尿储留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经股动脉穿刺 全脑血管造影术 尿储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rcloseProGlide血管缝合器在经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介入中心1340例经动脉路径穿刺的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0例使用血管缝合器(血管缝合组),1050例使用徒手压迫法止血(徒手压迫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和制动总时间。结果血管缝合组和徒手压迫组在止血成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缝合组止血时间和制动总时间明显短于徒手压迫组(P<0.05)。结论PercloseProGlide血管缝合器在经动脉穿刺的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治疗止血中安全、有效,与徒手压迫法相比,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和制动总时间。

  • 标签: 股动脉穿刺 全脑血管造影 血管内治疗 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 徒手压迫
  • 简介:摘要穿刺的成功率是护理人员的硬身功夫,更是衡量医患关系和谐的一个最基本因素,尤其是在解决老年患者及时穿刺困难的问题时,更是急中之急。在特殊情况下,不仅可以为抢救老年患者突发性疾病赢得时间,而且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如何应对老年患者静脉穿刺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因素,以下将结合临床365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总结。

  • 标签: 老年患者 静脉穿刺 影响因素 技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 小儿静脉穿刺的技巧,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120 例需行静脉输液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留置针穿刺的技巧与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 120 例患儿中 96 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占 80 %, 22 例患儿实施二次穿刺成功,占 18.33 %,仅 2例患儿经多次穿刺方完成静脉穿刺。结论:应用娴熟的穿刺技巧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同时对于减轻患儿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 静脉输液 护理 穿刺技巧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是每个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对于老年人患者来说,由于血管细,壁薄,弹性差且硬化形成易造成穿刺的失败。要求护理人员应更好的应对和提高穿刺成功率,对疾病的治疗和减轻病人的痛苦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静脉穿刺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水肿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方法以我院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时间为分组依据,分别于开展前(2016年7月19日-2016年8月30日)、开展后(2016年9月19日-2016年10月30日)这两个时段,各抽取45例水肿患者依次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品管圈护理管理。结果实施品管圈后,目标达成率、进步率分别为110%、59.1%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凝聚力等均得到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水肿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可提高水肿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

  • 标签: 水肿 静脉穿刺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的各种原因并综合分析讨论。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到各乡镇计生站及中心临床科室发放,被调查护士100名,工龄在1-20年,结果护士静脉穿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护士评估和技术因素、血管因素、繁忙因素、环境因素、患者因素。结论,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最多见的,一个护理操作,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应从加强技能培训,加强血管评估,加强环境建设,加强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入手,以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护士 静脉输液 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纸巾的应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在手背穿刺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220名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分别观察和记录患儿留置针在手背穿刺成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有90例(81.81%.),对照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有74例(67.27%)。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纸巾的应用能够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穿刺 纸巾 患儿 手背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无痛穿刺技术和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穿刺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穿刺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方式,观察组患者实行无痛穿刺。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度,护理要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留针平均时间为3-5d,其中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留置针时,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应的护理技术和穿刺技术,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医院应定期针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无痛穿刺技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颈外静脉穿刺技术应用在人体解剖方面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及研究。方法从我校选择25具用福尔马林浸泡过的成人尸体作为解剖对象,其中有13具成人男尸,12具成人女尸。对这25具成人尸体上进行颈外静脉穿刺解剖,观察其临床现象。用游标卡尺对解剖尸体过程中所需的测量的解剖部位的长度进行精确测量,精确到毫米。结果由于颈外静脉回流部位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I型从颈外静脉回流到颈内静脉,出现I型回流现象的有3具尸体,占比12.0%,测量I型成人尸身的颈外静脉的中点位置至上腔静脉的起始点的距离,取其均值为17.0cm,上下波动为0.3cm;II型从颈外静脉回流到静脉角,出II型回流现象的有13具尸体,占比52.0%;测量II型成人尸身的颈外静脉的中点位置至上腔静脉的起始点的距离,取其均值为17.6cm,上下波动为0.5cm;III型从颈外静脉回流到锁骨下静脉,出III型回流现象的有9具尸体,占比36.0%;测量I型成人尸身的颈外静脉的中点位置至上腔静脉的起始点的距离,取其均值为21.6cm,上下波动为1.4cm。结论通过本次对颈外静脉穿刺技术应用在人体解剖方面的研究探讨,观察了颈外静脉在人体的的管径以及回流部位,清楚地了解了穿刺点的选择方法,穿刺点的选择一定要精准,穿刺点应该选在颈外静脉的上部中点位置,I型、II型回流在颈外静脉穿刺后可以插管,III型回流在颈外静脉穿刺后一定要尽量避免插管,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颈外静脉 静脉回流 穿刺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绪管理在儿科患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需静脉给药患儿158例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患儿静脉穿刺护理,观察组实施情绪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与抗拒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与抗拒评分96.20%,(3.27±1.15)分均优于对照组86.08%,(5.18±1.25)分,两组相比(t=5.016,9.995;p<0.05);结论患儿穿刺过程中实施情绪管理能够优化穿刺成功率与患儿的穿刺配合程度。

  • 标签: 情绪管理 小儿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侧经脉介入在左下肢深经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7年收治的18例左下肢深经脉血栓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在与旧有同等案例均值对比中获得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结果在全部案例中16例手术成功,形成良好经脉导丝轨道,有效比例为88.89%。术后导管溶栓时间为5.32±1.39d,最小值为3d,全部案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双侧静脉介入对于左下肢深经脉血栓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建议后续推广使用。

  • 标签: 双侧 股静脉入路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输液患者的满意率。方法结合临床,实施不同的静脉穿刺法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对静脉穿刺满意率达100%。结论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穿刺技巧,同时对患者及患者家属、护士采取有效的心理千预措范能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穿刺方法 成功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需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盲穿技术穿刺并置管,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穿刺并置管。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术式后,观察组的下锁骨下静脉穿刺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B超引导 锁骨下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对我院37例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对TIPS、胃冠状静脉栓塞、门静脉支架植入介入通道建立。结果37例门静脉穿刺成功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是一种安全、方便、适用的操作技术。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 门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和护理措施。方法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行输液治疗的住院患儿120例,均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式进行输液,回顾分析穿刺技巧和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儿额浅静脉穿刺35例,耳后静脉穿刺15例,正中静脉穿刺40例,颞浅静脉穿刺30例,一次穿刺成功118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33%;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50%,其中非常满意81例,较满意30例,满意6例,不满意3例。结论小儿输液采取头皮静脉留置针方式穿刺难度较大,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加强穿刺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儿头皮 静脉留置 针穿刺技巧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扣眼穿刺法在疑难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需进行疑难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患者48例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区域法穿刺,观察组患者给予钝针扣眼穿刺穿刺,观察2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疑难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中应用扣眼穿刺法,并给予优质护理,不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还减少了并发症。

  • 标签: 疑难高位动静脉内瘘 扣眼穿刺法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