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艾滋病毒1型基因型耐药分析系统在艾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随访中的指导作用,为临床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20-2022年期间在广西胸科医院初始ART的HIV/AIDS患者500例,在基线、抗病毒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运用艾滋病毒1型基因型耐药分析系统进行耐药检测。结果:艾滋病毒1型基因型耐药分析系统能够从血浆病毒载量在500拷贝/ml以上的样本中提取基因序列,500例接受ART的HIV/AIDS患者中,原发性耐药(PDR)20例,基因序列分别为01-AE型11例,07-BC、08-BC各3例,55-01B2例,55-07B1例,耐药种类为: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12例(60.0%)、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3例(15.0%)、蛋白酶抑制剂(PIs)3例(15.5%),同时耐NNRTIs及NRTIs1例、耐NNRTIs及PIs1例。耐药基因突变位点NRTIs主要在K65R、T215I、T215S、L210W;NNRTIs耐药突变位点集中在K103N;PIs:耐药基因突变主要位点在M46L、M46I。ART6个月发生获得性耐药(ADR)4例,其中单耐NRTIs、NNRTI各1例,同时耐NNRTIs及NRTIs2例。耐药位点NRTIs类主要集中在M184V,NNRTIs类主要是耐药突变位点主要是K103N、S68G、V106M、E138K、Y188H、Y179E、Y181C、G190A  ;PIs类未发现ADR。ART至12个月时,未检测出耐药病例。结论:艾滋病毒1型基因型耐药分析系统能有效监测接受ART的HIV/AIDS患者血浆耐药性病毒株的存在及耐药种类,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载量  HIV-1基因耐药位点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高致癌性反转录病毒,J亚群禽白血病毒(Subgroup J of avian leukosisvirus,ALV-J),可以导致各种肿瘤性疾病的发生,还会引起其他病毒感染。对于养禽业来说,禽白血一种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净化禽白血病毒,对禽白血的流行和慢性进行抑制,但实际起到的效果不佳。在针对J亚群禽白血病毒来说,需要采取有效的检测方法,其中,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有很多优势,如:可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针对ALV-J进行检测有良好效果。

  • 标签: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ALV-J Real-time PCR检测
  • 简介:【摘要】艾滋病毒(HIV)和结核(TB)的共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这两种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增强,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旨在探讨HIV/TB共感染的流行学、病理生理学、诊断方法以及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抗结核治疗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等。通过系统回顾当前文献,我们将讨论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以改善HIV/TB共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 标签: 艾滋病毒 结核病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配合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10月至2023.10月我院门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6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者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用药依从率差异显著,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门诊艾滋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作用明显,能够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门诊 抗病毒治疗 人文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上消化再出血治疗中,展开抗病毒的具体疗效。方法:58例存在上消化再出血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9例/组。对照组:单一的护肝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增加抗病毒治疗。对比两组出血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HBV-DNA定量。结果:观察组早期再出血及延迟性再出血的患者数更少,且治疗后的HBV-DNA定量更低,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抗病毒对于控制乙肝病毒复制较为有益,能有效预防并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上消化再出血情况,值得临床关注或推行。

  • 标签: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上消化再出血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8例艾滋病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29名)、共情护理组(n=29名),比较共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共情护理干预组29名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护理艾滋病患者的过程中,若要想让患者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就必须在工作中应用共情护理措施。

  • 标签: 共情护理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GDM)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72例GDM产妇纳入研究,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利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各36例,对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更低,产后2h、24h出血量更低,干预后观察组FPG、2hPG水平更低,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更低,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GDM产妇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产后出血 优质护理 血糖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辅以临床护理路径的辅助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共纳入了64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患者,就医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按双盲法均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比对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显著增强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建议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止血时间 住院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的流行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学调查方法,对首发病例及家庭成员、村民、动物、环境等开展调查。采集病例密切接触人员、周围可疑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居民、宿主动物(牛、狗等)血样标本。采用人工布旗法和动物体表法在SFTS病例居住地周围和附近山区活动场所采集寄生蜱和游离蜱,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蜱虫SFTSV核酸。结果  病例发病前有蜱虫叮咬史且血样检测为SFTSV核酸阳性,提示已感染SFTSV。共采集人体血样34份(密切接触人员4份,周围居民30份)、宿主动物(牛)血样5份,均为阴性。共采集蜱虫65只(包括寄生蜱虫62只,游离蜱虫3只),在病家狗身上的1只蜱虫中检出新布病毒核酸阳性,ct值为37.5(界值为40),其余均为阴性。结论  根据该病例的流行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一起SFTSV感染;感染来源为蜱虫叮咬,也是SFTS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病例管理、开展病区应急监测、健康教育和消毒杀虫等是防控SFTSV感染的有效措施;本次疫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

  • 标签: 新型布尼亚病毒 危险因素 调查处置。
  • 简介: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流行学调查及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护养殖业的经济利益,也是为了优化猪只的健康和福利,也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减少PEDV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为养殖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糖尿(DM)并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2.1.1-2023.7.31期间76例DM并HIC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常规管理、生活方式管理;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血压(SBP、DBP)、生活质量(SF-36)。结果:观察组FBG、SBP、DBP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DM并HICH患者生活方式管理可降低患者血糖、血压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方式管理 糖尿病 高血压脑出血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加强康复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影响。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50例糖尿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估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糖尿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加强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生活质量及恢复肢体功能有积极影响,值得应用。

  • 标签: 加强康复护理 糖尿病 高血压 脑出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芳香疗法配合榜样激励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的耻感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80例行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芳香疗法配合榜样激励干预。比较两组耻感、神经功能、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SSS、NIHSS、HAMA、HAMD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SS、NIHSS、HAMA、HA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给予芳香疗法配合榜样激励干预,可显著减少患者的耻感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芳香疗法 榜样激励 病耻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