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在母亲子宫内的男性睾丸激素过高,婴儿出生后患自闭的概率会极大增加。英国剑桥大学的科研人员记录了235名孕妇子宫羊水内胎儿睾丸激素水平。结果表明,男性激素高则孩子的社交、想象力、情商发展状况会比较差,但对细节的记忆力强。参与该项目的研究人员认为:

  • 标签: 子宫内 雄激素过高 自闭 婴儿 英国剑桥大学 男性激素
  • 简介:我今年18岁,一天和几个同学去洗澡,发现自己的睾丸比其他人的小。我心里有点恐慌,怕失去男子汉的雄风,更怕将来无生育能力。不知能不能用雄激素让睾丸长得大一点?

  • 标签: 雄激素 睾丸 生育能力 18岁 男子汉
  • 简介:男子到了老年以后,由于睾丸的功能逐渐降低,使得雄激素的分泌逐渐减少,会出现性功能的减退。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补充雄激素来改善性功能呢?

  • 标签: 老年男性 雄激素 改善性功能
  • 简介:据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性激素与高血压、冠心病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雄激素及其受体与男性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

  • 标签: 老年 男性 雄激素 单核细胞 雄激素受体 高血压
  • 简介: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多发病,确诊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大多数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呈惰性状态,进展较缓慢,所以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其中大多数病例的预期寿命并不会因其而改变。由于前列腺癌患者有相对较长的癌特异生存期,目前关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放射治疗及内分泌疗法等各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及可能发生的并发,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 标签: 前列腺癌患者 代谢并发症 去雄激素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确诊患者 中位年龄
  • 简介:目的探讨深圳市汉族育龄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病率及非PCOS者的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深圳市707名20~45岁育龄妇女的基本资料并进行相关体格检查,统计PCOS的患病率,并分析临床高雄激素的特点。结果(1)本次共回收有效问卷669份,有效回收率94.6%,诊断PCOS患者53人,PCOS患病率为7.92%,其中≤35岁者为94.3%(50/53);(2)按照Ferriman-Gallwey毛发评分标准(F-G评分),非PCOS者的F-G评分〉5分者共29例,多毛发生率为4.7%,PCOS患者则包括16例,多毛发生率为30.2%,PCOS患者多毛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5)。结论深圳市汉族育龄妇女的PCOS患病率较高,PCOS患者易出现多毛、复发性痤疮等症状,其中以35岁以下妇女较多见,应当做好PCOS相关知识的宣教,做好PCOS的预防。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 汉族 流行病学 多毛
  • 简介:摘要雄激素性脱发(AGA)具体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多认为与雄激素依赖、多基因相关的。其主要表现为毛囊的持续性微小化改变,直至毛囊的纤维化、消失,致脱发改变不可逆转。本文就近几年对AGA的主要致病因素的研究做综述,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脱发,雄激素,基因
  • 作者: 张帅 唐达星 傅君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大连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11601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杭州 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杭州 310052
  • 简介:摘要大脑雄激素印迹对雄性化行为的表达存在持久的影响,众多的动物模型研究既是大脑雄激素印迹的理论基础,也为性别分化的过程提供了证据。雄激素受体功能缺陷,导致大脑雄激素印迹部分障碍或缺失,从而引起雄性化行为的表达异常。生殖器及雄性化行为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远期出现性别焦虑的原因之一,因此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应该结合大脑雄激素印迹进行性别分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雄、孕激素在男性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pGA)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266例pGA患者[其中急性期痛风患者(AG)93例、间歇期痛风患者(IG)118例、慢性期痛风患者(CG)55例]和129名健康体检者(HC)的血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血清中雌二醇、孕酮、睾酮、雌二醇/睾酮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① pGA、AG、IG、CG组血清中雌二醇、睾酮水平均低于HC组[(30±8)pg/ml,(27±7)pg/ml,(31±8) pg/ml,(34±7)pg/ml,(35±10)pg/ml;F=17.770,P<0.05]和[(4.4±1.6)ng/ml,(3.8±1.4)ng/ml,(4.6±1.4)ng/ml,(5.1±2.0)ng/ml,(5.8±1.9)ng/ml;F=23.314,P<0.05],但HC组血清雌二醇水平与C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组血清中雌二醇、睾酮水平又均低于IG、CG组[(27±7)pg/ml,(31±8)pg/ml,(34±7)pg/ml;F=17.770,P<0.05]和[(3.8±1.4)ng/ml,(4.6±1.4)ng/ml,(5.1±2.0)ng/ml;F=23.314,P<0.05],IG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CG组[(31±8)pg/ml,(34±7)pg/ml;F=17.770,P<0.05]。HC组血清中孕酮水平、雌二醇/睾酮均低于pGA、AG组[(0.24±0.10)ng/ml,(0.27±0.11)ng/ml,(0.30±0.15)ng/ml;F=5.124,P<0.05]和[(0.006 6±0.002 2)ng/ml,(0.007 6±0.003 2)ng/ml,(0.008 0±0.003 8)ng/ml;F=3.787,P<0.05],IG、CG组血清中孕酮水平又均低于AG组[(0.25±0.09)ng/ml,(0.26±0.08)ng/ml,(0.30±0.15)ng/ml;F=5.124,P<0.05];② 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pGA组雌二醇水平与睾酮、胱抑素(CysC)呈正相关(r=0.310,P<0.01;r=0.164,P=0.008),与单核细胞呈负相关(r=-0.133,P=0.030);其孕酮水平与单核细胞呈正相关(r=0.139,P=0.023);其睾酮水平与肌酐、CysC呈正相关(r=0.179,P=0.003;r=0.162,P=0.008),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呈负相关(r=-0.140,P=0.022;r=-0.173,P=0.005;r=-0.149,P=0.015);其雌二醇/睾酮与载脂蛋白(apo)B1、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131,P=0.032;r=0.140,P=0.023)。AG组雌二醇水平与睾酮、肌酐呈正相关(r=0.234,P=0.024;r=0.245,P=0.018);其睾酮水平与肌酐呈正相关(r=0.349,P=0.001),与apoB1呈负相关(r=-0.250,P=0.016);其雌二醇/睾酮与apoB1呈正相关(r=0.276,P=0.007)。IG组雌二醇水平与睾酮呈正相关(r=0.269,P=0.003),与单核细胞呈负相关(r=-0.183,P=0.048);其孕酮水平与单核细胞呈正相关(r=0.204,P=0.027)。CG组孕酮水平与CysC呈正相关(r=0.303,P=0.025)。结论痛风患者外周血血清中雌二醇、睾酮的表达显著降低,孕酮雌二醇/睾酮表达升高,雌二醇与睾酮之间呈正相关,并与痛风患者炎性、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提示雌、雄、孕激素可能通过调控痛风的炎症和代谢过程参与其发病。

  • 标签: 性激素 痛风 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与雄激素受体(AR)比值(AR-V7/AR)对前列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接受内分泌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活检穿刺标本的AR、AR-V7表达情况,分析AR、AR-V7、AR-V7/A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对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相关因素采用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AR阳性率为59.0%(62/105),AR-V7阳性率为19.0%(20/105)。随访15~61(44.8 ± 10.1)个月,AR-V7阳性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均较阴性者明显缩短[(10.8 ± 2.2)个月比(25.0 ± 3.4)个月、(20.3 ± 5.1)个月比(42.8 ± 7.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AR-V7/AR者的PFS以及OS较低AR-V7/AR者亦明显缩短[(12.5 ± 3.2)个月比(24.9 ± 5.5)个月、(22.5 ± 4.6)个月比(42.1 ± 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4期(HR = 2.618,95% CI 1.362 ~ 4.986,P<0.01)、高AR-V7/AR(HR = 5.799,95% CI 2.541 ~ 13.253,P<0.01)可作为影响前列腺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内分泌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如AR-V7阳性、高AR-V7/AR时则PFS、OS可缩短,高AR-V7/AR可成为评估该类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受体,雄激素 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与雄激素受体(AR)比值(AR-V7/AR)对前列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接受内分泌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活检穿刺标本的AR、AR-V7表达情况,分析AR、AR-V7、AR-V7/A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对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相关因素采用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AR阳性率为59.0%(62/105),AR-V7阳性率为19.0%(20/105)。随访15~61(44.8 ± 10.1)个月,AR-V7阳性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均较阴性者明显缩短[(10.8 ± 2.2)个月比(25.0 ± 3.4)个月、(20.3 ± 5.1)个月比(42.8 ± 7.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AR-V7/AR者的PFS以及OS较低AR-V7/AR者亦明显缩短[(12.5 ± 3.2)个月比(24.9 ± 5.5)个月、(22.5 ± 4.6)个月比(42.1 ± 8.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4期(HR = 2.618,95% CI 1.362 ~ 4.986,P<0.01)、高AR-V7/AR(HR = 5.799,95% CI 2.541 ~ 13.253,P<0.01)可作为影响前列腺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内分泌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如AR-V7阳性、高AR-V7/AR时则PFS、OS可缩短,高AR-V7/AR可成为评估该类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受体,雄激素 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 预后
  • 简介:为了观察安雄治疗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激素缺乏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我们对42例患者进行了为期8周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安雄对治疗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激素缺乏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为92.86%。常见不良反应为便秘、精液量减少及阴茎异常博起等,大部分为轻度反应,无需处理。

  • 标签: 安雄 中老年 男性 雄激素缺乏症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方法培育的泰国斗鱼(Bettasplendens)苗种利用率较低(雄性率低),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因此,急需寻求一种提高泰国斗鱼雄性率的新方法.本文通过雄激素(17α-甲基睾酮)投喂与早期浸泡的方法,研究了雄激素对泰国斗鱼雄性率的影响.利用浸泡方法处理的最佳时间和剂量分别为20天和100ug/L,处理10日龄仔鱼20天,雄性率提高到86%;投喂激素处理20和30天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均达到80%.另外,通过组织学和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雄激素诱导雄鱼与正常发育雄鱼在组织学与基因表达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开发新的泰国斗鱼雄性化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和研究基础.

  • 标签: 泰国斗鱼 雄性率 雄激素 组织学 分子表达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雄激素联合中药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英德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14例特发性少弱精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用药方法分为雄激素组和对照组,其中雄激素组136例,采用小剂量雄激素(安雄40mg,2次/d)联合中药(复方玄驹胶囊1.26g,3次/d)治疗;对照组78例单纯使用中药治疗。随访半年,观察两组对象的精液参数恢复情况、配偶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精子总数[(55.48±8.23)、(54.03±12.42)百万/次]、前向运动精子总数[(32.78±4.68)、(32.08±4.89)百万/次]较治疗前的精子总数[(23.28±4.03)、(23.04±4.78)百万/次]、前向运动精子总数[(9.39±1.99)、(9.19±1.98)百万/次]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间治疗后的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雄激素组配偶妊娠率为11.03%(15/136),对照组为11.54%(9/7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雄激素联合中药与单独使用中药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雄激素类 中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遗传因素参与且依赖雄激素作用的特征性脱发,往往会对患者的身体形象及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综述2020年雄激素性脱发发病机制、诊断评估和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秃发 诊断 治疗 雄激素性脱发 发病机制
  • 简介:男性不育发病率正逐年升高,但大多数病因并非十分清楚。因此,男性不育通常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案。雄激素补充是治疗男性不育的一种方式,但其作用效果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本文将外源性睾酮补充治疗男性不育的有利与不利观点分别列出各自的支持与不支持论据,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大剂量外源性睾酮补充治疗应摒弃,提高内源性睾酮的治疗方案可能更适合于少弱精患者,小剂量、短期外源性睾酮补充治疗是否有利于男性不育则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证据。

  • 标签: 雄激素补充治疗 男性不育 少弱精症 外源性睾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