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8 个结果
  • 简介:阿德里安·伍德里奇说。一小群大公司——有些是老牌企业,有些是新兴公司——将再次主导着全球经济。这是好事还是坏事?1910年8月31日,西奥多·罗斯福在堪萨斯州奥萨沃托米市发表了一场激烈的演讲。这位前总统赞扬了美国非凡的新商业力量,同时也警告说,美国的工业经济已经被少数几家企业巨头接管,这些巨头为少数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财富.并对美国政治进行了越来越多的控制。

  • 标签: 大公司 美国政治 老牌企业 伍德里奇 全球经济 新兴公司
  • 简介:美国从事商务活动要想有一个好的发展,必须注重财务方面的管理,而其中有关的税务法规,是每个企业经营者所特别应注意了解和把握的。一、美国的税务分类美国的税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薪金税(PayrollTax)各公司企业在每次发放所雇员工薪金时,雇主须按照美国联邦及州政府的税法规定,从本公司员工薪金所得中作出一定比率的扣缴。A联邦部分,包括:①社会家全税(SocialSecurityTax),税率为6.2%,主要用于养老、人寿和失去工作能力的保险;

  • 标签: 薪金所得 企业所得税 会计年度 州政府 销售税 公司企业
  • 简介: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3月4日报道,美国商会(TheUSChamberofCommerce)已与200个组织共同起草了隐私示范法.使消费者能够掌控自己的个人信息.并确保企业在保证确定性和透明度的情况下进行创新。美国商会还呼吁国会制定联邦隐私法,以消除各州法杂乱拼凑。

  • 标签: 美国商会 隐私法 示范法 知识产权网 个人信息 透明度
  • 简介:美国特朗普总统签署的《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正式拉开30多年以来美国税改大幕,降低美国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对美国国际税收体制进行了改革,对跨境所得征税进行重大调整。特朗普政府税改引起了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国内就税改是否能促进经济和投资增长、工资上调、促进知识创新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国际社会则普遍担心特朗普政府税改可能引发的竞争性减税等外溢效应。对中国而言,可适当看齐,维持一定的税率和企业制度性成本,并警惕其他非税制度性成本;保持一定的政府财力,为未来进行拓展型发展提供财力保障,推动社会经济尽快阔步跨越式升级;并提高政府对教育、科技等基础性保障的投入。

  • 标签: 美国 税制改革 减税 特朗普政府
  • 简介:2008年,美国加州气候条件十分理想,没有出现霜冻的损害;蜜蜂的活动也格外好。一切都确保了今年杏仁的丰收在望。

  • 标签: 美国加州 杏仁 气候条件
  • 简介:一、信用标准与信用条件决策常言道“牵一发,则动全身”,信用标准与信用条件的改变,必然会对收益与成本两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决策就是通过比较信用标准、信用条件调整前后的收益与成本的变动,遵循边际收入应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作出方案的优劣选择。例1:甲公司拟更改原定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原定信用标准为可给予信用客户的坏账损失率不超过2%,信用条件为“2/20,NET60”,估计有50%的客户愿意接受现金折扣优惠。现有A、B两个方案:A方案降低信用标准,可接受的坏账损失率为3%,信用条件为“2/20,1/30,NET90”,估计分别有40%和20%的客户愿意接受所提供的现金折扣优

  • 标签: 坏账损失 信用条件 信用标准 应收账款 逾期账款 方案
  • 简介:公司治理制度存在着全球性差异。即使在发达经济中,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系差异仍然是显着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治理范式:(美国式的)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和(德国式的)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这两种公司治理模式无论是在控制系统方面,还是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关于两者差异的生成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这些不同角度的制度诠释对两者也持有不同的相对价值判断。对于处于转型和改革进程中的国家而言,对发达经济下不同结构的公司治理范式的比较制度分析有助于拓宽这些国家企业治理改革实践的理论基础。中国国有企业在选择治理改革路径时,应该如何借鉴和学习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并吸收其成功经验,同样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发达经济下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制度分析,探究了两种最具代表陆的公司治理范式的结构和功能差异。通过对这两种存在根本差异的公司治理体系的结构特微和制度背景的深入考察和评价,本文从理论上挖掘了发达国家公司治理制度的结构及其演进对我国公司治理改革的借鉴意义。作者认为,公司治理体系是其所依附的经济、法律和政治制度的产物。中国的国有企业治理改革应在强化市场功能和法律约束的基础上,选择一条折衷和多元化的道路。

  • 标签: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控制体系 改革
  • 简介: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任期与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政府任期对上市公司的风险存在显著影响,从整体上说,政府任期越长,上市公司风险越大,即政府任期和公司风险呈正相关趋势;从局部的角度看,外地调任的地方政府领导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显著大于本地升迁的领导所带来的风险。地方政府任期将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风险,且外地调任的领导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明显大于本地升迁的风险。这一结论对于政府影响上市公司风险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地方政府 上市公司 企业风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