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模进(二)自由模进和上节课学习的严格模进相比,自由模进在音程和节奏上不受严格的约束,这就增加了自由发挥的余地,可使旋律更灵活,词曲的结合更得心应手。如《保卫黄河》:

  • 标签: 作曲 自由发挥 《保卫黄河》 节奏 音程 旋律
  • 简介:“帖”在遵奉二王与魏晋风度的同时,却因为图像印刷技术落后而不得不采取刻帖与墨拓方式,其实已经在本质上异化了“帖”本身。它的结果是后人在看二王法帖时,对线条取墨拓式的平面化处理意识与理解角度。这给我们今天重新创造“新帖”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换言之,我们可以凭借当代印刷术极为发达的有利物质条件,对曾被长期误读的“旧帖”进行改造,并且以把握、理解古典法书线条为契机,重新构筑起一个“新帖”的当代书法创作新标杆,并以此来展现当代学者与创作家们所具有的深度思考与历史逻辑的理性力量。

  • 标签: 帖学史 误读 刻帖 新帖学
  • 简介:目前.艺术独立升格为第15个学科门类后,“艺术”三个字成为了庞大学科群体的总称,其内涵逐渐边缘化、空洞化。艺术怎样才能真正“说话”?这是艺术学学科发展所面临和亟需解决的课题。因此,该文在对梁玖的《审艺》进行系统解读的过程中,一是揭示了《审艺》是对艺术本体论构建的一次有效尝试,是从围绕艺术本体视点而审视的一个结果,它既有拓宽艺术研究视野的价值,又有提升艺术认识论、丰富和深化艺术创造实践理论与艺术传播应用、促进艺术批评的意义。二是肯定《审艺》对于艺术学科学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三是回答论证了“审艺”成为的内涵。四是倡导有更多的艺术学界学者参与到审艺学学科的讨论和建设中来,让审艺的羽翼渐丰,实在地促进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完善性建设。

  • 标签: 梁玖 《审艺学》 审艺
  • 简介:没有传统就意味着无可遗赠给未来的遗言。【1】——阿伦特让我们从《庄子》的一个故事开始切入讨论: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 标签: 帖学 《庄子》 阿伦特 读书 读者 圣人
  • 简介:<正>一、艺术研究的第三条道路以往的美学、艺术中的艺术研究,大而分之,有两种立场。即强调“为艺术而艺术”(l’artpourl’art)的立场与重视“为人生的艺术”(l’artpourlavie)的立场。“为艺术而艺术”的想法重视艺术的自律性,试图在超越日常性或目的性的领域寻求艺术的本质。与此相对,“为人生的艺术”的想法把艺术作为有益于生活的东西,强调受宗教、道德等制约的所谓艺术的他律性。重视艺术的自律性的看法,在观念论的美学中特别显著,在康德和哈特曼等人的假象说中直接地表现出来。这一学说由于把支配现实的原理与支配艺术的原理严加区分,强调与日常的现实性相对立的审美的假象性,试图确立艺术的自律性。就是说,他

  • 标签: 民族艺术 艺术家 艺术学 为艺术而艺术 自律性 第三条道路
  • 简介:<正>承蒙《民族艺术》季刊的厚爱,我曾在该刊1991年第1期发表一篇长达两万余字的论文《民族艺术试想》。转眼之间,时光老人已把我们带到90年代末,同时也是世纪之末。在这里,我想再来谈一下民族艺术及民族艺术的话题,以期引起大家共同的思考乃至争鸣和商榷。我主要想谈这样两个问题:一是

  • 标签: 民族艺术 现代艺术学 再谈 艺术世界 分支学科 艺术类型
  • 简介:由两个既有对比,又比较统一的乐段所组成的歌曲称为“二段体”。从形式上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乐段,而从内容上看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一乐段(A)为陈述段,第二乐段(B)为发展段。陈述段有鲜明的音乐形象,虽有较明显的结束感,但只是相对稳定而已,

  • 标签: 作曲 相对独立 音乐形象 相对稳定 乐段 陈述
  • 简介:本文按时间先后次序疏理民族音乐(EML)发展历史的主要脉胳,以期勾勒出EML发展历程的轮廓。

  • 标签: 民族音乐学(EML) 发展历史
  • 简介:伊万·勃拉迪主编的《人类诗论》的第十章题为《寻求经验——评斯坦利·戴蒙的人类诗作》,乃是诗人丹·罗斯(DanRose)阅读了人类学家兼诗人戴蒙(StanleyDiamond)的第一本诗作《图腾集》(1982年)后,在采访他的基础上写就的书评。全文共两节,第一节标题为“环境”,这里选择的是第二节,中译文的正题是原来的小节标题。前此,我俩曾经译出伊万·勃拉迪为这第十章加的按语(“诗:探索人类作品的表现手法”,刊载于《诗探索》1996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勃拉迪十分精辟地指出:“看来认识他者与永远无法成为他者的矛盾是不能用科学来详尽解释的。”我们以为,不论对于比较文学还是人类,他者与自我的关系始终是个焦点,上面这样一种认识论和观察视角都是很值得重视的。

  • 标签: 诗论 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 1996年 人类学家
  • 简介:根据作品所表现出的内容、音乐形象及演唱者年龄段的需要,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结构形式也各有不同。所谓一段体,即是一首歌里仅含有一个乐段,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及意境也集中单一、结构短小、精炼,一般为幼儿歌曲创作所常用。

  • 标签: 作曲 音乐形象 创作过程 歌曲创作 年龄段 演唱者
  • 简介:构成教育的特征日本构成学家朝仓直已教授在日本设计学会的年会论文演讲中说,"构成"的概念与"基础造形"的概念相同,重点在于"造形",它不是技术的训练,也不是模仿性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设计造形的过程

  • 标签: 构成教育 造形 引导学生 构成原理 学习 构成方法
  • 简介:音乐总是和感性的现实社会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探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如何影响音乐的产生、传播、消耗是当今民族音乐学学术视野中的应有之意.那么,我们如何去研究这些问题呢?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在民族音乐研究中社会调查方法的运用及其意义.

  • 标签: 社会学调查方法 民族音乐学 意义与实践
  • 简介:滕固作为民国期间重要的美术史学者,在学术观念和研究方法上曾受到学界巨擘梁启超的启示与影响,深化了他对美术史料搜集、研究方法和学术观念等方面的认识。但目前学界由于在梁、滕二人具体会面时间上缺乏确凿性研究,导致无法正确认识梁启超究竟在哪些学术层面上影响了滕固,是早年的“进化论”史观还是1920年代初期特定的文化史学思路呢?研究二人会面时间对于认识滕固留日中期学术思路转向和留德学习都是有所裨益的。通过考辨,滕固与梁启超最早会面时间应在1922年8月中旬左右。

  • 标签: 梁启超 滕固 “进化论” 文化史学
  • 简介:在日益工业化与商业化的当代世界,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和把握愈加趋于功用化。时间的功用化既是资本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伴随着人类主体中心主义的加剧而日渐彰显。贾樟柯的《无用》与蔡明亮的《行者》向我们展示了时间那业已逐渐被我们遗忘的面向,在这两部短片中时间以“无用”以及“缓慢”的特征出现,挑战了我们日益墨守成规的观影经验,同时也唤起了我们对时间和生命的重新思考

  • 标签: 时间 无用 贾樟柯 蔡明亮 缓慢
  • 简介:节气民俗的形成与人类对自然物候的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时间观紧密相关,表现为岁时节日的民俗活动。民俗活动的背后,往往是对时序节律的一种文化选择与秉承。在晋中黄土文明背景下,对介休三月三源神庙会、寒食节、一百五与清明节等几个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考察中,其背后依据纠合着不同的历法系统,蕴含着晋中一带的水文化、敬土迎新及祭祀等传统。这凸现出节气民俗在时间观念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三种类型,反映了以介休为范例的晋中地区人们对时间节序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认同,体现了晋中人们对黄河流域一带自然物候及生产生活的认识,呈现了不同时间观念相互交织的黄土社会。

  • 标签: 节气民俗 时间观念 文化选择 黄土社会
  • 简介:文化人类自学科形成之始就在关注异文化社会中的舞蹈事象,随着文化人类自身的成长,不同的理论流派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视角,收获了不同的研究成果。然而正是这些早期的文化人类对舞蹈的逐渐深入的研究,才为舞蹈人类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学科研究基础。

  • 标签: 舞蹈 文化人类学 巫术 机能主义 结构机能主义
  • 简介:城市艺术人类研究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进入到学者的研究视野,受到学界的瞩目。中国城市的艺术田野有它的特殊性所在,对于国外研究经验的借鉴与内化要注意结合本土的历史和文化生态。“音乐上海”是一个基于“地方性知识”的研究论域,通过十几年的积累,努力建构城市艺术人类研究的“中国理论与经验”,以期建立起中国城市艺术人类的自身特色和话语权。

  • 标签: 艺术人类学 城市艺术 音乐上海学 田野
  • 简介:黎小锋:我们一般倾向于在一个时间段里面同时做几个题材,比如说,在2000年前后,同时做《我最后的秘密》《夜行人》《无定河》。《夜行人》持续三年。《无定河》前后有四年,《我最后的秘密》前后持续了七年。在前面三个片子完成以后,我们同时又开始后面两个片子的制作,《遍地乌金》是2008到2011年,

  • 标签: 时间 炼金术 纪录片 《夜行人》 无定河 秘密
  • 简介:为了准确地塑造音乐形象,更完美、更细致地表现音乐情感,除上几节课给大家介绍的装饰音以外.还有许多常用的音乐记号呢,它们也是记谱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几种常用的音乐记号。

  • 标签: 作曲 音乐形象 音乐情感 装饰音 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