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最具人文内涵、最具情趣的语文教育,应肩负起培养人文素养,特别是文学素养这一重大使命。因为语文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语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能力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未来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教学 文学素养 文化底蕴 文学鉴赏 文学创作
  • 简介:对于戏迷而言,可能有人不知道李芳桂,但是几乎没有人没听过没看过《火焰驹》;对于行内人士而言,李芳桂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剧作家,他一生致力于地方戏碗碗腔的创作,他的“十大本”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俱佳,至今仍然在戏剧舞台上演出。然而,翻遍各个版本的文学史著作,也找不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这位堪与世界戏剧大师比肩者”(陈忠实语)为何身后寂寞冷清,与文学史失之交臂呢?一、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学者所写的文学史著作,是20世纪初受了外国的影响才出现的。文学史,顾名思义,就是文学的历史,因此,编撰文学史需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发展、演进的历程。

  • 标签: 文学史 李芳 缺席 中国戏剧 戏剧舞台 中国学者
  • 简介:于文秀在《文艺报》(2000.6.27)上刊登同题文章,文章认为,卫慧、棉棉等70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家被批评界称之为“文学新人类”,但走进文本后,感觉不但不新,反而呈现明显的仿制印迹.而且这种仿制颇有东施效颦的拙劣与贫困。在《糖》与《上海宝贝》中,我们看到“文学新人类”对欧美60年代文化怀有一种“古怪的激情”.向往、推崇、追随以至模仿。

  • 标签: 文学 《上海宝贝》 棉棉 卫慧 文艺 新人
  • 简介:【歌剧内容】年迈的哲学家浮士德孤身一人,对生活感到失望.原本想以毒药了却残生,并且呼唤魔鬼的名字前来索命;但没想到魔鬼掩菲斯托费勒斯竟然应声出现.浮士德要求魔鬼给予他青春与爱情,并且答应以自己的灵魂作为愿望实现的报酬,两人达成契约.重回青年的浮士德心醉于村女玛格丽特,但却被她拒绝;魔鬼用一盒冰宝替浮士德诱惑少女的心,玛格丽特陷入迷情,并生下了浮士德的孩子.决心为妹妹复仇的华伦丁不幸倒在浮士德的剑下,受了刺激而发狂的玛格丽特失手杀死了自己与浮士德的孩子而入狱.浮士德潜入牢中企图帮她逃跑,玛格丽特拒绝并在祈求了上帝的宽恕之后死去,梅菲斯托费勒斯被天使用剑刺倒在地.

  • 标签: 《浮士德》 19世纪 歌剧 玛格丽特 法国 魔鬼
  • 简介:英国中世纪后期的连环剧本是宗教剧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展现从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到末日审判的圣经故事,具有庄严、崇高和严肃的特征,但为了凸显上帝拯救人类这一戏剧主题,连环剧重点刻画了一系列喜剧性格,设置了众多喜剧性场面,形成了“寓庄于谐”的喜剧艺术风格,最终实现了戏剧的教诲与娱乐双重功能。

  • 标签: 中世纪 连环剧 喜剧性
  • 简介:20世纪30年代戏曲改良思潮又一次形成,它是晚清、辛亥革命和五四前后戏曲改良的继续。然而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这一思潮又呈现了新的特点,国内外戏剧界参与的广度、理论和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比以往的改良都有所拓宽和深化。

  • 标签: 1930年代 戏曲 改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世纪以来,浙江剧场的基本类型主要有神庙剧场、茶园剧场和现代剧场三大类。其中,茶园剧场的存在时间较短、分布范围有限,神庙剧场和现代剧场是更具普遍意义和系统支撑作用的类型。作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剧场,神庙剧场虽然在20世纪中后期完全丢失了城市的领地,但却一直屹立在浙江的广阔乡村里,为浙江农村演出市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载体。作为舶来品的西式剧场,浙江现代剧场从主要城市一步步扩展到集镇乡村,为浙江城乡的舞台艺术演出提供了舒适便利的物质基础,有力地促进了浙江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

  • 标签: 浙江 剧场 类型 演变 20世纪
  • 简介:<正>二十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选择的时代。选择即是一种先验结构上的文化过滤。误读、变形和创造性阐释是其间的必然伴生物。二十世纪以来,整个世界都在向东看。西方戏剧经历了自身的发展后,开始从更高的层面回归最初的传统,以中国戏曲为代表的东方戏剧艺术成为他们刻意选择的对象。许多西方戏剧家开始对戏曲进行探索,从中汲取灵感。随着国界线的跨越,一批西方人对戏曲有了实质性的接触,比如布莱希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格罗托夫斯基、桑顿·怀尔德

  • 标签: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剧场性 布莱希特 二十世纪 假定性
  • 简介:王勇在《戏剧文学》(2009.2)上发表同题文章,对90年代戏剧受到更多的批评、质疑和否定,特别是在启蒙问题上被指为“断裂”提出自己的看法。文章认为,90年代戏剧在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性批判方面、在揭示人性异化、追求爱情自由等方面,仍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坚持了五四以及80年代的启蒙精神。文章分几个层面进行了阐释。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 戏剧文学 封建专制主义 国民性批判 人性异化 爱情自由
  • 简介:20世纪以来,中国扬琴经历了三次较为重大的变革,这三个阶段对于扬琴艺术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20世纪 扬琴 音位排列 变革
  • 简介:<正>三月下旬,我院与湖南省文化厅在长沙联合举办了戏曲文学教育研讨会。建国以来,由于党和国家关怀民族文化艺术,从五十年代起在各级艺术院校逐步建立了塔形结构的戏曲文学教育体系,组成了一支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戏曲文学队伍,其中戏曲文学高等教育的创建尤其具有重大意义。与会者充分肯定了戏曲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一致认为戏曲文学是戏曲舞台艺术创造的基础,戏曲文学教育则是基础的基础,是戏曲事业的希望所在。根据会议宗旨,大家就戏曲文学教育的学生来源、办学形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问题

  • 标签: 戏曲文学 文学教育 教育研讨 戏曲创作 重大意义 五十年代
  • 简介:宫宝荣在《戏剧》2011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讨论了20世纪法国剧作家与导演关系的演变进程,他指出从1887年安托万成立“自由剧团”使导演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与职业起到1950年代,导演与剧作家的关系基本上是融洽和谐的,由于“戏剧就是文学,导演的任务旨存彰显诗意”这一传统观念根深蒂同,

  • 标签: 20世纪 剧作家 导演 演变 法国 《戏剧》
  • 简介: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时代,随着时间的前进步伐,世界音乐的发展也将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时于二胡这件中国民族乐器而言,20世纪是一个开创性的时代。那么在21世纪,二胡的发展将会进入怎样一个时期呢?笔者希望通过对20世纪末产生的、具有现代派创作意识的、占主流地位的专业二胡作品,以及作品中的演奏技巧的新拓展两个方面的研究,简述20世纪末在严肃音乐领域中二胡音乐的的诸多新发展。同时。希望能够时21世纪二胡音乐的发展方向有所预示。

  • 标签: 二胡作品 中国民族乐器 严肃音乐 世界音乐 演奏技巧 创作意识
  • 简介:面向21世纪的影视现状分析应当注意综合化的交互性、私人化的公共性、商业化的艺术性背景;关联新世纪影视教育的问题又必须正视庸俗化、模式化、琐碎化的弊病;我们现有的影视教育体系很不完备,必须建立学校影视教育和社会影视教育的综合体系。

  • 标签: 21世纪 影视艺术 发展趋势 时代特点 电影 电视
  • 简介:"十七年文学"中"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中的叙事方式呈现了政治对文学的干预作用,尤其是国家意识形态对文学的掌控,也揭示了性别政治在现代革命叙事中的存在。

  • 标签: “十七年文学” “革命加恋爱”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