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掌握护患关系中的角色互换和调控技巧。方法  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护患角色互换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其中,男85例,女65例,平均年龄26.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疗失误情况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患角色互换的护理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失误发生率。

  • 标签: 护患关系 角色互换 调控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  掌握护患关系中的角色互换和调控技巧。方法  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护患角色互换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其中,男85例,女65例,平均年龄26.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疗失误情况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患角色互换的护理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失误发生率。

  • 标签: 护患关系 角色互换 调控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潜意识思维及与心理密码的关系。方法对知觉的分析、心理密码应用的探讨。结果潜意识存在广泛思维活动,心理密码是思维结果的一部分。

  • 标签: 知觉 潜意识思维 心理密码
  • 简介:去年访问美国,到朋友芭比家做客时,刚坐下,芭比上小学的儿子马克便捧出一盒巧克力饼干请我们品尝。他一边将饼干分发到我们手中,一边介绍饼干如何美味可口,之后郑重其事地加上一句:“吃饼干可是要付钱的呀。”原来,孩子不光是请客,而是借机推销他的商品。在一旁的芭比解释道,这是马克学校布置的作业:经营和理财。芭比说,和马克一样,他的许多同学都很认真地完成这门作业,不仅回家后向家人和邻居推销饼干,有的还利用休息日在社区“练摊儿”,“生意”做得好的孩子,一天能挣几十美元呢。

  • 标签: 创业意识 孩子 培养 饼干 巧克力 推销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意识障碍患者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结论意识障碍的判别主要依靠体检和精神检查,但要搞清楚意识障碍的原因还需参考患者病史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 标签: 意识障碍 诊断
  • 简介:感恩,既可以被看成是性格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惯,更是一种社交技能。在现代社会里,作为爸爸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呢?在如今的很多孩子眼里,父母的含辛茹苦似乎成为理所当然,老师的挑灯夜战仿佛变得无足轻重,别人的倾力相助早已无须感激涕零。从道德层面来看,这是由于缺乏感恩之心所导致的结果;从心理层面来看,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典型表现。

  • 标签: 感恩意识 社交技能 道德层面 心理层面 家庭氛围 家庭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为培养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质量护理人才。方法分别对我院护理部人员、各科护士长、带教老师和2009年8月-2010年6月在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10名护生进行访谈,了解影响临床实习护生角色转变的因素,并结合我们在带教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探讨帮助护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的对策。结果当前病人及临床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沟通能力较差、医疗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是影响临床实习护生角色转变的因素。结论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最后环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根据影响护生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的各种因素,提出在临床带教中应用鼓励启发式方法,培养护生的自信心;加强应对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转变护理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及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做护生的楷模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等对策,可促进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

  • 标签: 带教 护生 角色转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色代入法”应用于中医科医务人员带教中的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作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我院人力资源样本库内收入的40名,进入中医科接受实习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后,确认可比。采用随机均分法对医务人员进行两组均分,按照实验习惯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内均纳入20名医务人员。对照组内医务人员选择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内医务人员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选择角色代入法活动,对两组医务人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对培训后的各项护理能力评分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试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中医务人员的临床护理思维、病情观察评估能力、应变能力和规范动手能力4个指标差异显著,实验组各项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中医科医务人员临床带教时,将角色代入法活动应用于其中,能够对医务人员的技能进行有效的培养,通过这种带教方式能够对医务人员的整体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角色代入法 中医科 医务人员 带教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颜面畸形新生儿父母的角色功能,为其父母角色功能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父母角色功能问卷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对17例颜面畸形新生儿父母34人实施角色功能指导。结论对颜面畸形新生儿父母的角色功能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实施,有利于形成一个有效的协同性护理格局。

  • 标签: 颜面畸形 新生儿 角色功能 父母
  • 简介:摘要阐述优质护理的概念,分析和评价护理人员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的重要性,从培育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强化专科技能、完善绩效考核、护士长的带头作用几个方面综述了护士角色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中的相关改进措施,使护理人员从观念到行动发生质的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护理。

  • 标签: 护士角色 优质护理 示范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色扮演修正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认知,方法,从团体心理治疗过程中捕捉信息,拟定故事情剧,确定角色,表演中贯穿我为对方做,对方为我做,在冲突中寻找“合”字。为期5周的治疗,42例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男15名、女27例)中采用抑郁(SDS)量表、自尊(SES)量表和自编动机调查进行评价。结果参与动机调查显示,主动接受角色扮演的抑郁症患者对自身心理健康十分迫切。完成治疗者中治疗前自尊(SES)量表,抑郁(SDS)量表评分阳性检出率为100%,而治疗后自尊(SES)量表评分明显升高而抑郁(SD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两组的差值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后患者能从不同角度审视,折射出问题与解决方法具有多面性,接受社会容纳他人,达到认知模式修正,有效改变抑郁患者的偏异认知,可进一步推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角色扮演 抑郁症 认知
  • 作者: 高树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雅安市名山区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100)【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93-02在日常生活中骨折的发生几率较大,其包括许多种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主要是利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术,极易造成复位不稳,进而出现骨折畸形,增加了治愈的难度。当前外固定器的应用比较普遍,那么外固定在临床骨科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呢?1什么是外固定器?外固定器内部材质主要是不锈钢材料,为单边式构型,利用多向钢针结构固定整体框架施加压力,包括固定夹、万向接头以及连接杆等结构部件,还包括克氏针。多向钢针对于穿针位置无严格要求,比较随意,还可在其中夹持1~2枚克氏针(半径为0.75mm)。和其他针相比较,克氏针有较强的把持力,不易松动。万向接头可和钢针固定夹实现实现完美的结合,还可以根据患者年龄和疼痛忍受程度及骨折不同类型适当的进行调整。连接杆通常是在钢针固定夹的底端卡着,一般是通过对整体连接杆上多向钢针固定夹的位置进行调整达到调整骨折的目的。它所具有的优势包括:(1)这种手术方法便于操作,无需把伤口广泛切开,只需常规麻醉,具有较小的创伤面积;(2)可对骨折端发生的旋转移位等情况进行纠正,可全方位调整骨折,并在康复时通过调整对轴线偏差进行有效的纠正;(3)这种手术方法和弹性固定的相关标准相符合,比传统方式有较好的固定性,还能使应力遮挡最大减少,使骨折端能持续的感受到应力的刺激;(4)对粉碎性骨折疗效较好,可最大程度实现固定和复位;(5)外固定器手术可在修复软组织的过程中观察其换药,避免换药过程中发生骨折异位情况。2使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的好处大部分骨折在治疗之后容易有畸形等问题出现,和早期不当处理有直接关系,使骨折部位复位恢复不良,主要是由于在采用石膏进行固定或其他固定术后对于骨折的移位情况没有及时处理,或对夹板的使用要求没详细了解。所以对于骨折患者骨折部位正确的进行矫正和管理对骨折能否有效治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骨折治愈的重点。使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是一种经常使用而且比较实用的治疗手段,假如骨折部位的皮肤损伤情况比较严重,固定器可以对其内部的断骨进行有效的固定,还能实时掌握软组织部分的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其愈合效果和愈合率进行下一步治疗。3外固定器在各种类型骨折中的应用(1)对于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假如对于开放性骨折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护理,既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的因素,以促进护生从学生到实习护士角色的转变。方法对在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访谈,了解影响临床实习护生角色转变的因素,并结合我们在带教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探讨,帮助护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的对策。结果当前病人及临床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生缺乏应对经验及沟通技巧、临床护理人员严重缺编、人性化服务的要求等方面是影响临床实习护生角色转变的因素。结论影响护生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的因素较多,分析各种因素,提出在临床带教中应用鼓励启发式方法,培养护生的自信心;加强应对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转变护理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及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做护生的楷模,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等对策,可促进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角色转变。

  • 标签: 护生 临床实习 角色转变
  • 作者: 郭凤秋刘雨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1-03-13
  • 出处:《中国健康月刊》 2011年第3期
  • 机构:郭凤秋刘雨【中图分类号】R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69-01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各级各类医院推行护士长竞争上岗。在这样的机遇下,有许多优秀护士走上了护士长的工作岗位。然而,新任护士长初涉管理往往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会导致悲观、焦虑,甚至影响护理工作质量造成护理管理工作停滞。因此,新护士长应充分分析形势,采取相关对策,尽可能地快速适应角色的转换,只有这样,才能利于护理管理队伍的稳定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女性体内不仅分泌较多的雌激素,而且合成着一定量的雄激素.研究表明,妇女体内的雄激素主要包括睾酮、雄烯二酮和去氢表雄酮,其中睾酮的活性最强.

  • 标签: 一角色 塑造女性 女性一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内护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提高护生在内科实习时的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方法将100位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试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法带教,比较两种方法对护生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护生出科理论及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角色扮演法在提高护生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护生 角色扮演法 护理
  • 简介:摘要提高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对护士角色的认同度,对稳定护理行业队伍,提高护理行业的服务质量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为教育管理者除了要传授学生护理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在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思想教育,注重对教育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建设,为护理专业的学生们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培养他们对护理行业的深厚情感,增强他们为护理行业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献青春的信念。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角色认同度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