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文化管理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对比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与2012年1月~2011年1月未实施安全文化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文化管理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文化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进入21世纪,我们处于一个纸质与电子、模拟与数字共存的状态,处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过渡转型期疾控档案馆内部存有大量的纸质档案、缩微胶片、录音和录像带等各种载体的实体档案,疾控档案馆新接收的疾控档案既有各种形式的电子信息,也有大量的纸质档案。在这个特殊时期,疾控档案载体形式多元化、管理工作复杂化、技术手段多样化、服务利用个性化成为了现实的挑战,而疾控档案管理的组织和队伍却很难随之更新和发展。因此,随着疾控档案资源和疾控档案信息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疾控档案信息的管理问题势必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要求疾控档案工作者思考统一的管理思路,兼顾所有载体疾控档案的统筹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疾控档案的使用效率,真正实现疾控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既方便档案工作者,又方便档案利用人员,更能为未来疾控档案资源的社会化服务与信息共享奠定坚实基础。本文简述目录全文关联归档法在疾控档案目录全文一体化管理中的的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建立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未实施护理安全文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传统优质护理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护理安全文化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安全文化护理组。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神经内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数据分析,建立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无论在护理满意度还是护理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优质护理组(详见表2、表3),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建立护理安全文化,可有效规避潜在的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安全文化 神经内科 优质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手术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5月~2014年12月未实行安全文化的手术室安全护理对象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5月实行安全文化的手术室安全护理对象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室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安全事件6例(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例(3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37,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90,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的安全文化,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安全事故,使手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安全文化 手术室 安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病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基于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管理理念对临床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0.6-2022.6时间段内,入住传染病区实施治疗的患者为样本参数,共68例,因管理方法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定,参照组(34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34例,基于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管理)。统计临床指标,并实施分析比对。结果:观察组纳入管理质量各项指标值其表现状况更佳(P<0.05);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经计算以观察组2.94%较参照组20.59%表现更低(P<0.05)。结论:传染病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基于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效果明显,对于临床管理质量具有正向影响,同时可减少风险事件的出现,值得推广。

  • 标签: 传染病 护理管理 社区安全文化建设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县市级医院的HIS系统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要求和发展,结合医院建设HIS的经验,研究以客户关怀系统为核心的HIS系统的开发升级,在医院的信息管理中引入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概念,时刻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以满足当前医院的发展需求。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我国医院各项医疗措施及信息服务系统的不断完善,客户关怀系统已成为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

  • 标签: 客户关怀系统 CCS hIS 医院信息系统 设计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 CBM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3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 标签: 消化系统 十二指肠 消化腺 消化管 上消化道 下消化道
  • 简介:摘要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狭义来说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广义来说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血液各成分的抗原不同。全血每一成分中都可能作为一种免疫抗原,使受血者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输血同种免疫反应,为减少输血发热反应和溶血反应,必须进行血型血清学的检查。该技术除用于输血外,还用于器官移植,尤其是肾脏和骨髓移植。另外还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亲子鉴定,个体识别以及双生子卵性诊断等。

  • 标签: ABO血型 测定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检验凝血系统。方法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凝血酶时间(TT)测定、凝血因子II、V、Ⅶ、X因子活性测定和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活性测定。结论对凝血系统进行检验有助于观察患者口服抗凝药后的状况,同时也对部分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检验 凝血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系统与静脉尿路造影的X线检查影像特点,X线片的成像质量与直接影响X线诊断质量诸多因素,以提高其静脉尿路造影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一组病历的数字化摄影和传统法摄影所做的静脉尿路造影的对照分析。结果CR系统做为一种新型的以X线为成像能源的数字式成像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泌尿系统影像的显示水平。结论通过对对传统法和CR系统数字摄影进行静脉尿路造影片质量和效果的分析、评估,表明CR系统较传统的X线摄影方式有很多优越性。

  • 标签: CR系统 传统法 静脉尿路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损害的诊疗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阿司匹林片100Mg/d。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无禁忌证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预防并发血栓栓塞,安全有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治疗多采用32P及骨髓抑制剂,包括马利兰、马法兰、氮芥尿嘧啶、羟基脲(HU)对苯丁酰氮芥、硫涕巴(thiotepa)及我国合成的靛玉红及甲异靛等。1985年开始应用anagrelide,1990年以后开始应用干扰素-α。

  • 标签: 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损害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病历管理系统当中,应用医院信息系统所能够发挥出的优越性,由于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业已成为医院进行病案管理最为方便、高效的方法,尤其是在数据共享、信息检索等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本文就将以此展开相关的探讨。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病案管理系统 优越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血液系统常用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避免病室、周围环境的噪音及语言刺激,嘱患者静心养病,并说明心情烦躁及全身不适与发热有关,随体温下降心身不适会逐渐好转。观察体温变化规律,体温超过38.5℃时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且观察呼吸、脉率、血压、意识状态的变化,及患者进食、进水、尿量情况,记录出入量,了解有关检查结果等。护士应了解常用抗贫血药物治疗作用原理、使用方法、剂量、副作用等,以便给病人应用时,能向病人解释清楚,并会观察副作用。

  • 标签: 血液系统 常用护理
  • 简介:摘要肝脏CT检查的主要适应证是占位性病变的发现和诊断,它能确定病灶的性质、数量、侵犯范围、有无转移及门静脉系统、腔静脉系统内有无瘤栓等,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很有价值。对表现典型的肝癌、血管瘤、肝局灶性增生等,通过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可获明确诊断。本文将详细说明肝脏CT检查的方法及步骤。

  • 标签: 肝脏 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