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通过严密监测循环系统功能变化者,以便指导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成为患者生存质量衡量的重要标准。在心理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中,有创方监测方法的应用,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项目,可为后续患者提供有效借鉴。

  • 标签: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力衰竭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缩宫素不同途径给药对产妇围术期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400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分为对照组(静脉推注缩宫素)与观察组(静脉输注缩宫素)。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  缩宫素用药30 s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缩宫素 产妇围术期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针对流动儿童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提升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方法:实验选取了 2019年 1月~ 12月天门市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疫苗接种率的分析。随后,联系儿童监护人或家属进行免疫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讲解,对健康教育宣讲前后情况分析。结果: 抽取 230名流动儿童乙型肝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和麻风联合疫苗的接种情况,其接种率均达到 100%。接种及时率评估分别为 95.6%( 222/230)、 93.0%( 214/230)、 91.7%( 211/230)。从影响因素上看,主要是儿童监护人及家属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认知度不够加之工作的繁忙及流动性等原因,从而导致未及时接种,存在逾期接种等问题。在开展健康教育后,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知识的得分中从原先的( 70.5±5.6)分,提升到( 90.6±3.4)分,可说明健康教育发挥了作用。结论:针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知识进行普及宣传,加强健康教育讲解,有助于增强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正确认知,提升疫苗接种的及时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 查漏补种
  • 简介:目的探讨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OVID、CNKI、万方等多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摘取所需数据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6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共324例样本,其中病例组167人,对照组157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老年人相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WMD=-11.68,95%CI(-16.39~6.97),p〈0.00001],脑动脉搏动指数增高[WMD=0.15,95%CI(0.11~0.19),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较健康老年人有明显的改变,其病因关联性有待于更多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脑血流动力学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经颅多普勒超声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 从2017年-2019年这两年间我院接收的泌尿科老年男性患者中,抽选100名来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有五十名对象属于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另外还有五十名患者并没有出现这一并发症,将这两种情况的患者分成两组,前者为病例组,后者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工作。结果 通过研究表明,病例组最大逼尿肌力、BC相比较对照组来说要低(P<0.05),另外,在逼尿肌顺应性这一方面,要高于对照组(P<0.05)。在病例组中,出现逼尿肌不稳这一情况的患者所占比例为46.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实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够使得效果更佳,可以在以后对患者的疾病出现原因分析中产生积极作用,此次研究的检测方法值得进行推广,希望通过此次的研究,能够为以后的泌尿科老年男性患者的治疗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尿流动力学检查 急性尿潴留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剖腹产孕妇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剖腹产孕妇,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凭静脉麻醉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 标签: 麻醉方式 认知功能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小型餐馆及流动餐饮摊点所提供的即时生食配菜中的大肠菌群污染状况,改善该地区公共餐饮饮食卫生提出针对性措施,并制定即食生食配菜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长沙市行政划分及食品生产特点,对长沙市范围内小型餐馆及流动餐饮摊点所提供的即时生食配菜进行整群随机采样,按照GB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对所采样品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六区中,芙蓉区污染情况最重,雨花区污染情况较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香葱和香菜受大肠菌群污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样品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00%。结论即食生食配菜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大肠菌群污染,建议尽快出台即食生食配菜类的食品卫生标准。

  • 标签: 即食生食蔬菜 大肠菌群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新生儿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54例新生儿休克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开展时间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27例患儿实施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27例患儿未实施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设为对照组。将对照组人均住院天数、死亡人数、医院感染人数、人均住院费用等指标与观察组进行比较,并做统计。结果观察组患儿人均住院天数、存活率、人均住院费用均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新生儿休克发展、转归过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监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强,能够对休克患儿抢救用药做出有效指导,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儿平均住院日及人均费用,未明显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新生儿休克
  • 简介:目的应用磁共振相位对比法,观察正常志愿者及空蝶鞍综合征(ESS)患者中脑导水管水平脑脊液(CSF)的流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及对比研究.方法分别筛选38例ESS患者(ESS组)及38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计算中脑导水管水平CSF的流速、流量率、心动周期等指标,并研究其与心动周期的关系.结果中脑导水管水平CSF流动在一个心动周期内表现为双向流动,即收缩期向下流动和舒张期向上流动,对照组收缩期向下最大流速、舒张期向上最大流速、平均向下流速、平均向上流速及平均流速分别为(5.231±0.262)、(4.902±0.281)、(3.083±0.191)、(3.032±0.151)、(3.151±0.162)cm/s,ESS组分别为(6.244±0.356)、(6.091±0.430)、(3.916±0.196)、(3.812±0.273)、(3.690±0.291)cm/s,两组各项流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收缩期向下最大流量率、舒张期向上最大流量率、平均向下流量率、平均向上流量率、平均流量率、平均净流量率分别为(0.050±0.003)、(0.050±0.004)、(0.030±0.002)、(0.031±0.002)、(0.030±0.003)、(0.004±0.001)ml/s,ESS组分别为(0.058±0.003)、(0.063±0.005)、(0.039±0.002)、(0.038±0.003)、(0.038±0.003)、(0.004±0.001)ml/s,两组各项流量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收缩期向下最大流速对应心动周期、舒张期向上最大流速对应心动周期、平均心动周期分别为(40.890±37.096)、(501.026±19.374)、(719.511±14.946)ms,ESS组分别为(35.921±6.218)、(531.553±16.764)、(770.700±21.579)ms,两组各项心动周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S患者CSF部分疝入鞍区,但该区分流对中脑导水管水平CSF流动各项指标无影响.

  • 标签: 脑导水管 磁共振成像 空蝶鞍综合征 相位对比 脑脊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危重患者液体管理中实施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收治的64例危重患者开展调查,随机均分为2组,包括常规液体管理的对照组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下进行液体管理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疗效指标。结果:两组HR、CO、SV、CI、TFC、TPR指标在干预前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O、SV、CI较高,HR、TFC、TPR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下所进行的液体管理工作更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危重症治愈率提升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危重患者 液体管理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指标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在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与管理。高血压是老年患者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与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密切相关。文章首先介绍了高血压对老年患者的影响,强调了在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管理的重要性。随后,我们讨论了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包括非侵入性和侵入性技术,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此外,我们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必要性,因为每位患者的情况都不同。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患者 麻醉 血流动力学监测 管理
  • 简介:目的比较七氟烷两种不同诱导方式对老年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肿瘤患者160例,按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初始浓度为2%,每间隔3次呼吸使七氟烷浓度增加1%,至最终浓度为4%~5%的诱导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烷浓度始终为5%的诱导方法.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插管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及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间BIS、心率、SpO2、CD3+、CD8+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即刻MAP明显高于对照组[(69.38±10.42)mmHg比(58.52±6.12)mmHg,1mmHg=0.133kPa],而插管后即刻明显低于对照组[(77.12±11.31)mmHg比(90.13±9.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时间和插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10.1±14.2)s比(101.4±15.8)s和(341.2±57.3)s比(310.4±60.8)s],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71.2±31.3)s比(321.8±4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1d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4+:0.241±0.027比0.182±0.034和0.332±0.039比0.284±0.042;CD4+/CD8+:0.84±0.12比0.69±0.13和1.09±0.52比0.9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渐增加七氟烷吸入浓度的诱导方法使老年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肿瘤 老年人 血流动力学 免疫 七氟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血透室流动患者精细化管理效果。方法:通过明确责任,增强联防联控;工作人员、血透室患者及家属线上线下监控管理,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实行梯度分层监管等一系列措施,构建面向血透室的二维矩阵疫情防控模式,形成图形结构的多元“1托N”疫情排查策略,针对患者生活轨迹制作情境模拟式健康宣教内容,结合网格化管理形成责任护士帮扶机制,利用树状结构形成三级疫情监管体系。结果:2020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血透室防控精细化管理共排查监测38.5万余例次,共排查出13例发热人员,3例来自中高风险疫情地区人员,实现病毒疑似、确诊患者零漏检,血透室交叉感染零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疫情防控工作满意度达100%。结论:面向血透室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模式行之有效,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起到针对血透室特点的疫情防控作用,可推广应用于类似新冠肺炎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中。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 血透室 流动患者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加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整体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动力学 高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