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急性腰扭伤多由于轻度扭腰或弯腰后猛然直立,致使关节突关节滑膜嵌入关节之间,造成滑膜被卡压,关节突关节交锁或错位,而引起剧烈腰痛。本病属中医”弹背”,”闪腰”范畴。发病年龄以20-40岁的男性青壮年。笔者白2006年7月-2007年7月,采用三步正脊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腰扭伤 手法治疗 关节滑膜 男性青壮年 关节交锁 发病年龄
  • 简介:三维定位整脊手法,其三维概念原出于古老的系统解剖学,现今的整脊医师在做手法前,都必须细看X光片、CT或MRI,这些都是从多角度来分析病灶,也就是三维概念。

  • 标签: 整脊手法 治疗 三维定位 颈椎病 系统解剖学 病灶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利水消肿治疗足踝部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4月到2009年4月足踝部肿胀临床病例资料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并甘露醇和单独甘露醇,观察各组患者肿胀消退程度,疼痛缓解程度和治疗时间。结果:中药并甘露醇组疗效明显优于甘露醇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活血利水消肿合并甘露醇治疗术后肢体肿胀有着良好的作用。比单独应用甘露醇有一定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活血利水 足踝肿胀 甘露醇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椎外科中发病率最高的疾患,我院自2004年以来,运用韦以宗教授整脊学说及以宗整脊十八法。结合美国先进的脊椎整脊牵引治疗仪器,结合CT扫描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诊断治疗一整套的治疗服务,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综合疗法 脊椎外科 八法 韦以宗
  • 简介:目的:运用中国接骨法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方法:整复体位,固定位置,动态x光片和投照方法。结论:采用动态X光片,确定何种体位整复是治疗的关键。固定位置,上1/3线以前臂旋后20°,中、下1/3根据体位X光片灵活掌握,小夹板规格初期超长为宜。

  • 标签: 前臂双骨折 动态X光片 投照方法 整复体位 固定位置 中国接骨法
  • 简介:对于新鲜关节后脱位,从理论到临床均有定论。但伤于失治误治而延3周以上者,临床亦不多见。由于各种病理变化产物的存在与阻止,及骨质疏松易致骨折之故,一般多主张手术切开复位,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传统的中医正骨手法,使机化粘连的组织松解后,在行以手法整复复位,并妙用横向的捶击手法,配以内外用药,临床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医整复手法 治疗陈旧性髋关节后脱位
  • 简介:目的:本课题从寰枢关节错位是枢椎齿状突偏移或倾斜主要是上段颈椎椎曲改变的生物力学原理立论。应用调曲端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采用双盲随机方法,分为用端转法治疗为主的对照组,和运用调曲法端转法为主治疗的治疗组。观察了符合纳入标准病人96例,其中对照组38例,治疗组58例。二组病人均采用针刺方法,但复位手法分别是对照组用端转法,治疗组用调曲端转法,连续治疗两周,每7天1疗程,中间休息1-2天,再治疗7天,共14天,结束疗程。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临床治愈率为21.1%;治疗组总有效为98.9%,临床治愈率为93.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极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并通过颈椎和寰枢关节生物力学分析,说明颈调曲端转法是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安全、可靠、高疗效的方法。

  • 标签: 寰枢关节错位 治疗组 临床研究 生物力学原理 临床治愈率 枢椎齿状突
  • 简介:寰枢关节错位是指因枢椎旋转、倾斜,导致与寰椎组成的关节正常位置偏移,引起的症状体征。寰枢关节错位致使寰枕关节异常,寰椎刺激枕髁根部舌下神经管、颈静脉孔内的舌下神经,迷走神经、颈内静脉引起恶心、呕吐、眩晕、发热等临床症状。此病例罕见,我院2009年5月初收治此例患者1名,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寰枢关节错位 发热 整脊法 舌下神经管 治疗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杠杆定位正骨手法与平面用力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367例,男211例,女156例;年龄17~78岁,其中20岁以下5例,50岁以上61例。膨出型165例,突出型117例,游离型85例。3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82例)和对照组(185例),治疗组采用牵引治疗仪持续牵引30min后,用杠杆定位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仪30min后,用平面用力推拿手法治疗。隔1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腰部疼痛与不适、下肢疼痛与麻木、大小便无力与会阴麻木、直腿抬高程度、下肢行走能力、工作生活能力),并按疗效标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2.6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与体征各方面较治疗前都有较大的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在腰部疼痛与不适、下肢行走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按疗效评定标准:各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杠杆定位正骨手法比平面用力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正骨手法治疗 杠杆 临床研究 治疗效果 疼痛与不适
  • 简介:脊柱手法以纠正脊柱畸形或力学失衡为原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但是,自从70多年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被现代科学揭示以来,人们就开始逐渐忽略或摒弃脊柱力学失衡的手法治疗,转而关注突出髓核组织。但是,随着现代医学可发展,临床一线的医生们又逐渐发现了许多临床证据,证明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症状得到缓解甚至临床治愈,而突出髓核在保守治疗成功之后并未产生显著改变,这不得不让现代医学重新审视突出髓核的临床意义。同时,根据脊柱手法在保守治疗临床工作的实际效应,临床医生在新的背景下,又开始重新展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力学失衡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文献回顾的角度,总结了本病的这一认知历程,希望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认识的深入和治疗原则的完善带来一些启示。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手法治疗 脊柱
  • 简介:目的:观察整脊调曲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疗效,并与寰枢关节错位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不进行调曲对照组进行对比。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整脊调曲手法复位,对照组30例单纯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复位。结果: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和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idit检验,u=3.4945,p〈0.01).结论: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较单纯手法复位组疗效好,治愈率高。

  • 标签: 整脊调曲手法复位 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 寰枢关节错位
  • 简介:目的:观察通过调曲为主的整脊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四维牵引调腰曲并辅助正脊骨和练功的疗法,按照椎曲改变类型辨证施治。结果:总有效率98.9%,临床治愈率83.3%,缓解率13.3%,显效率2.2%,无效率1.1%,椎曲改善率为81%,3个月随访健康状况优良率为98.81%,症状体征康复优良率为96.43%。结论:调曲整脊法是以调整腰椎曲度为主要目标。椎曲恢复和稳定与功能锻炼呈正相关。从随访的病例中得知,能否坚持功能锻炼是巩固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四维牵引 调曲法 正脊骨法 腰曲
  • 简介:患者陈碧君,女,17岁,学生。于二年前洗澡时家长发现背部异常,遂到当地医院就诊,在当地医院做针灸推拿治疗40天,无明显改善。后经人介绍来诊。当时查:锁骨高低征(+),左肩高于右肩,前屈试验(+),腰部右侧肌肉萎缩凹陷,棘突连线偏离中轴,两侧髂嵴不等高,右侧髂嵴稍高于左侧,食欲不振,有时痛经,腰背无压痛,无腰脊神经肌肉损伤及其它骨骼疾病。立位胸腰椎正位CR片示:脊柱向左侧凸30度并椎体旋转,侧位CR片示:腰椎椎曲减小,各椎体可见双边征。(如图一)ASO(-),RF(-),ESRlomm/h。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症(单弧形)。治疗方法:理筋,调曲,练功。

  • 标签: 脊柱侧凸症 推拿治疗 牵引法 四维 神经肌肉损伤 医院就诊
  • 简介:颈椎病是骨伤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也是世界性的一大类疑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效率。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疗法。一是手术疗法,但因其疗效和风险俱存而会使许多患者“望而生畏”;二是药物疗法,但只有一部分轻度患者能得以康复;三是针灸按摩和理疗方法,虽然可取得部分疗效,但因为掌握该方法的医师在辨证施治中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水平问题,也很难达到令患者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临床报告 治疗方法 颈椎病 整脊法 中国 世界范围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门诊较为常见的伤科疾病,在治疗上方法较多,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主要解决的目标是解除或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以消除或减轻腰腿疼痛的症状。本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了解到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确有良好的效果。而牵引的方法是效果良好程度的关键点。本人根据以前经验总结出运用推拿拽腿牵引法治疗腰突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笔者从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共用此法治疗腰突症病人155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疼痛 治疗 推拿 2009年 牵引法
  • 简介:目的:本课题从肩凝期肩周炎主要病变是肩胛部的肩胛骨粘连立论。探讨疗效好,安全性强的无痛无创疗法——肩胛部推拿为主(简称“推胛法”)的手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并通过X线照片动态实验,阐明其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通过单盲随机方法,运用手法治疗为主,分肩部推拿治疗(简称“推肩法”)的“对照组”和推胛法治疗的“治疗组”,观察病例52例,其中对照组22例24个肩;治疗组30例33个肩,共57个肩。二组病例均同时进行药熨和自主练功。对照组以推拿肩关节及上臂为主,治疗组的推拿肩胛部为主。连续治疗20天,结束疗程。实验研究通过对21名健康青年肩关节、肩胛骨运动X线动态观察,测量肩关节活动与肩胛骨活动的关系。结果:临床研究经统计学检验,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基本治愈率72.4%;对照组总有效率87.5%,基本治愈率33%。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证明推胛法是治疗肩凝期肩周炎最有效方法,安全可靠。实验研究证明肩关节外展、上举,需肩胛骨活动,才能实现;说明推胛法是治疗肩凝期肩周炎的科学方法。

  • 标签: 手法治疗 临床研究 肩凝症 肩周炎 肩关节活动 推拿治疗
  • 简介:以运用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0例的资料分析,证明了冯天有教授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并对一些治疗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提出发病部位集中在L4.5与L5~S1的原因;不同椎体移位的体征特点、机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治疗时根据不同病情,掌握不同的手法要领;坚持综合治疗原则。

  • 标签: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治疗 手法复位
  • 简介:目的:观察理筋调椎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应用理筋调椎复位法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分别治疗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54.9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颈椎生理曲度,纠正棘突偏歪和改善椎间隙的宽窄度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理筋调椎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理筋 调椎复位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环枢关节错位,也称环枢关节半脱位,自1907年comer首次报道后,此后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此病症进行探讨与研究,此病症是上颈部常见病症,常可致患者出现头晕、颈痛及心慌不适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自20007年6月至2010年7月,作者共收治环枢关节错位患者128例,并进行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64例,对照组64例。两组均在整脊学理论指导下实施对比治疗,治疗组采用牵引、理筋、整脊、练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理筋及练功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环枢关节错位 对照治疗 整脊疗法 临床观察 环枢关节半脱位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