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科安全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方法:医院针对放射科的工作实施安全质量管理的策略,放射科工作中目前尚存在一定的风险点,通过采取强化安全管理的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体工作质量,改善患者的服务满意程度。

  • 标签: 放射科 管理对策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腕带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 10月 -2020年 2月该院住院的患儿 3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打印电子腕带佩戴于手腕或脚踝,观察组的改良腕带选用一次性口罩系带作为系带,腕带两端固定带折成蝴蝶结状,保留信息区及两端扣孔,按系绳方式佩戴。观察两组腕带在位、皮肤勒痕及局部皮肤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腕带在位率 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观察组未发生局部皮肤反应及皮肤勒痕,对照组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 3.3%、皮肤勒痕发生率 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3岁以下患儿使用改良腕带可明显提高腕带在位情况,减少皮肤损伤发生率,保障患儿皮肤安全

  • 标签: 改良腕带 儿科 身份识别 佩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2例静脉输液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8%<13.1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83.61%)(P<0.05)。结论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可明显降低静脉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安全管理 风险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法 选取86例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管理措施分成两组,一组患者入院治疗期间接受一般管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接受安全管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差错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管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降低静脉输液风险,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方式,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去年3月到今年2月收治的需要输液患者中选出8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有41例,对照组患者也是41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方式进行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进行护理管理,对比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二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医院中出现纠纷的发生率。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发现,本次研究中心实验组患者产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更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医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静脉输液的风险问题,临床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风险事件作用,而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能得到显著提升,该护理管理模式适合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输液 风险事件 护理安全管理 常规护理管理 满意度 医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恩法则在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海恩法则对2019年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重视护理技能训练,提高护士素质;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防范、上报及讨论机制;针对手术室人员管理、设备、器械管理安全核查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比较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相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海恩法则的警示作用,能增强护理管理者对风险的预见性,易于发现护理安全隐患,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及竞争力。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安全管理 海恩法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转运程序管理是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11月到2017年4月期间接诊的高危儿中选取符合本次纳入标准的患儿一共300例,然后对其展开研究,将这些高危儿平均分为两组,对于A组的高危儿而言,采用的是安全转运程序管理的护理方式,对于B组高危儿而言,采用的是常规性质的转运管理,期间医护人员需要记录A、B组高危儿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的不良情况、转运效果等等,以作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安全转运程序管理的这一组高危儿转运成功率更高,家属对于转移到满意度更高。A、B组高危儿转运过程中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在高危儿转运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转运 程序管理 高危儿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自我防护卫生保健意识及医疗法律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趋势下造就医院护理承担风险持续走高。特别是在新生儿科,新生儿对自身的不适应不能通过语言来描述,医护人员需要精湛的技术水平、高要求的护理质量及专业的知识背景。就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结合自身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经验进行浅析。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科护理管理中采用安全文化理念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7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的产妇138例分成两组,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护理管理,研究组护理干预过程中融入安全文化理念。结果:两组对比,研究部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安全文化理念 产科护理管理 护理差错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学管理视角下患者用药安全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患者用药安全的相关策略。方法:在对药学管理工作与患者用药安全相关性研究中,以2019年4月-2021年4月为时间节点,采用对比研究的形式对药学管理视角下患者用药安全进行分析。研究以2019年4月-2020年4月应用传统药学管理工作的时间为对照组,以2020年5月-2021年4月应用现代化药学管理工作的实践对观察组,对单位时间内两组药学处方安全性进行分析,以对患者用药安全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药学管理质量对比结果表明,在应用现代化药学管理模式的情况下,处方药物中抗生素的联合使用与药物滥用等情况控制较好,且观察组药学服务满意度为99%,对照组药学服务满意度为84.6%;患者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以药学变态反应、中毒反应与继发反应为主要评价因素,其中观察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对照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6%,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管理视角下,患者用药处方能够得到二次鉴别,对提升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价值。且现代化药学管理工作的应用模式较多,能够满足不同药学管理工作需求,其在临床用药管理工作中,对提升药物使用质量与安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现象的出现具有意义明显,因此药学管理视角下患者用药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 标签: 药学管理 用药安全 用药策略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自我防护卫生保健意识及医疗法律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趋势下造就医院护理承担风险持续走高。特别是在新生儿科,新生儿对自身的不适应不能通过语言来描述,医护人员需要精湛的技术水平、高要求的护理质量及专业的知识背景。就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结合自身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经验进行浅析。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医疗水平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因考虑到控制成本和病源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和大型医院一样对科室进行比较细的划分,并且,在内科住院患者当中,中老年人占据着一个比较重的比例,由于中老年患者在心里及生理等方面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对于心脑等系统疾病患者来说,其病情往往比较严重,且还具备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比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导致其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了不少的隐患。对此,临床还应针对基层医院内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作出详细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显著提升临床内科安全管理的效果,减少意外事故发生概率。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基层医院内科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 标签: 基层医院内科 安全管理 存在的问题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住院治疗患者,共计300例,纳入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0年8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150例)与对照组(n=150例),组别不同运用的用药管理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用药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合理用药管理对策,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运用合理用药管理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此次研究对患者实施用药管理,结果显示患者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情况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西药 用药安全性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实施冷冻胚胎复苏移植术的不孕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对相应的管理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随机选择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冷冻胚胎复苏移植护理的患者102名,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管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效果,探讨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80.39%),观察组护患矛盾及纠纷发生率(3.92%)明显低于对照组(21.57%),两组间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临床冷冻胚胎复苏移植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安全等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冷冻胚胎复苏移植术 不孕 安全隐患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时间段内,选择136例来我院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获得研究结果。结果:从护理质量评分分析得知,实施安全管理的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率为95.59%;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7.94%。2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强化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可起到积极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设备被投入使用,是完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标志。医疗器械具有精密性强、准确性高的特点,既要对其使用安全进行严格要求,还要注重医疗器械的维修保养,确保医疗器械质量性能的可靠。本文从我国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及维修保养中留存问题出发,分别探讨提升医疗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有效策略。

  • 标签: 医疗器械 使用安全 维修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联合细节护理对手术室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联合细节护理,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手术室器械准备、仪器设备管理、巡回护士配合技能、消毒隔离质量、护理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PDCA循环管理联合细节护理,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细节护理 手术室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标志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主要受试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操作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标签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