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我院门急诊处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表现形式与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指出合理用药的社会促进体系必须从政策的完善入手,对用药药程控制,对于相关学科要加大研究力度,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浪费和积极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供依据,给用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审查与分析。方法选取55700张本院门诊的处方,依照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临床药理学知识,分析与研究用药处方的不合理性。结果在门诊的55700张处方中,有2674张存在不合理现象,所占比例为4.8%。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字迹不清楚、儿童用药的不合理、药物搭配不当等。结论本院用药处方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必须要在医院定期举办药物合理使用的知识讲座,药师与医师还要对药物新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努力降低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门诊 不合理用药 处方 分析
  • 简介:摘要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0-12月门诊儿科处方3802张,了解其处方差错情况,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以提高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共检出不合格处方135张,差错率3.55%,其中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63张,占46.67%。

  • 标签: 处方儿科门诊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老年人的用药现状以及用药需求。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2月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性别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患者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26%,患者的用药以心血管类为主。结论医师,药师及患者一起努力,促进老年人合理,安全,有效地应用药物。

  • 标签: 老年人 处方用药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肠外营养(TPN)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为TPN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我院2013年6月7日的188份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对于TPN的使用上热量供给、营养成分配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我院TPN的使用上还需进行改进,应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TPN给药,避免TPN的滥用、错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提高我院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抽查2012年7-12月我院门诊处方6000张,依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和《新编药物学》等,对处方进行点评。不合理处方共242张,占所查处方的4.04%。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临床诊断书写不全、适应症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给药、有不良相互作用。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不合理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科出院患者延伸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最终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康复患者按其意愿分为观察组,与此同时,将同时间内来本院做康复理疗的50例康复患者按其意愿分为对照组。康复患者一般服务和延伸服务护理条件给予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服务条件。把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从愈合率、满意度(出院四周内进行调查访问)、康复质量(功能锻炼,功能改善情况等方面)。结果本院收治的观察组康复患者的功能锻炼50例(5%),对照组康复患者的功能锻炼30例(3%),把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患者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患者出院后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科患者康复前进行延伸护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一方面能够立即了解康复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情况,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康复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得到很好的功能改善,帮助康复患者解决了困难。所以康复科延伸服务在临床上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康复科 延伸护理服务质量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处方点评模式对于医院药剂科处方药剂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未开展处方点评模式的50份处方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开展处方点评模式的50份处方为观察组,对两组处方开展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与门诊注射剂使用率显著降低;观察组的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使用以及术后用药合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处方点评模式的应用能够促进医院药剂科处方药物的合理使用,确保处方点评的公正性与合理性,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处方点评模式 医院药剂科 处方药剂 合理使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我院中药处方的用药情况,为指导我院中医临床医师合理开具中药处方、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中药处方中随机抽取5240张处方进行患者年龄、中药名称、剂量及味数等情况的分析。结果随机抽取的5240张处方中平均每张用药味数为14味,其中11~15味中药处方的占比最大(2893例,55.21%);单张处方总剂量以为100~149g(2163例,41.28%)和150~199g(1396例,26.64%)的中药处方占比最大;药品使用频率最高的为甘草(3349例,63.92%)和黄芪(2738例,52.26%)。结论我院中药处方存在使用味数较多和使用总剂量较大的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对中药处方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保证使用频率较高重要的供应。

  • 标签: 中药处方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对我院门诊处方每月进行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法对我院2012年每月抽取100张处方,共计1200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不合格处方中以书写错误居多,通过规范化处方书写培训减少此类错误,同时加大对医学专业知识培训以减少不合理用药,使得不合格处方比例进一步下降。结论通过用药干涉及用药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真正做到将适当的药物用在适当的时间,选择适当的剂量,通过适当的途径,按照适当的疗程,合理运用于患者,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确当合理用药的目的。

  • 标签: 处方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门急诊用药,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供干预措施,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根据科室医疗质量月报表,将2010年全年的门诊处方评价表汇总计算年度指标,同时将全年截留的不合理处方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2010年门急诊处方合格率为99.44%,不合理处方以未按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要求用药、处方超急三慢七、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为主。结论我院门急诊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处方点评对促进合理用药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处方点评 干预 不合理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医院常见的不合理处方用药现状,努力提高处方的质量,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和住院部2010年3月~2012年3月年的处方8700张,从中选出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归类。结果共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1098张(12.62%),主要的不合理用药表现为用药重复、药物配伍不当、用量不合理、用药时间不合理等。结论医务人员、药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进一步加强,同时制定严格的药师审查处方制度,发现处方质量问题立即作出处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西药
  • 简介:摘要针对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工艺对化学药物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整合,总结了处方工艺技术的相关内容,研究了工艺探究的基本方式,核心目的是通过对化学药物制剂处方以及工艺技术的探究,完善化学药物制剂的基本方法,满足药物制剂以及处方工艺的高效性。

  • 标签: 化学药物 制剂处方 工艺探究 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急诊用药情况,为促进急诊合理用药及药品贮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5至2011年5月的急诊处方3487张,对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不合理处方257张,占所查处方的7.37%,其主要表现在处方超量、溶媒不当、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当及无适应症用药。结论药师应重视审方工作并提高审方质量,药师与医师加强沟通等有效措施来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

  • 标签: 急诊处方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门诊药房管理现状,分析药品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部分门诊处方1500张,根据相关规定,对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在抽取的1500张处方中,40张不合格,占2.66%。其中不合格处方中书写不规范处方25张,用药不合理处方15张;结论为了促进药品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更好推进药学服务,将处方质量控制作为抓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处方点评 不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2011年2~4月份高血压门诊患者降压用药的应用现状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处方数据统计,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之间以及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应用的合理性,在于提高医院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的水平。方法从门诊2011年2~4月份全部门诊处方,筛选出含有抗高血压治疗药物的处方,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iteDailyDose,DDD)、药物利用指数(DrugUtilizationIndex,DUI)及医学统计等方法,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0230张门诊处方中含有抗高血压药处方数2150张,占处方比例的15.3%。八类抗高血压药物中,在处方中出现频率依次排列为前五位的是钙拮抗剂(CalciumChannelBlocker,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β-受体阻断药、利尿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IIReceptorAntagonist,ARB)。结论本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利用趋势已形成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钙拮抗药(CCB)、β-受体阻断药、利尿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为一线降压药。各类药物使用情况基本趋于合理,ACEI类药物的使用应谨慎,联合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更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 标签: 抗高血压药 联合用药 处方分析 限定日剂量 药物利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