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抽取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硬化患者的患病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上消化道出血及癌变等。结论提高肝硬化患者存活几率主要的办法是对患者并发症要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治疗办法。

  • 标签: 肝硬化 病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胸腺瘤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85例胸腺瘤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4例为单纯胸腺瘤,41例为合并MG(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85例患者术后3例死亡,另82例痊愈或缓解。在病理分型、临床分型以及病理分期方面,单纯组与合并组未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对单纯组中27例、合并组中25例实施随访,比较其在术后第1、3、5年的生存率,差异不显著,P>0.05。接受随访的52例患者术后第5年的生存率在分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腺瘤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与其病理分期有显著联系,与有无并发MG未有明显关联,该病症以淋巴细胞型为其常见病理类型。

  • 标签: 胸腺瘤 MG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因素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提高凝血检验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来我院行凝血检验的患者100例,将患者按照是否实施凝血检验质量控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使用全自动凝血仪进行凝血检验。观察组患者针对可能会对凝血检验项目产生影响的因素,给予针对性应对措施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凝血检验项目准确率为90.0%,对照组仅为70.0%,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误诊因素主要包括仪器因素、样品保存不当、内源性因素及其他因素导致。结论在凝血检验过程中,积极分析个影响因素,并积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可有效地提高凝血检验项目的准确性。

  • 标签: 凝血检验项目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5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5mL,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5mL,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葡萄糖(GLU)、血尿酸(UA)、钾离子(K+)等11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清ALT、AST、LDH、K+、CHO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P<0.05),ALP的活性随溶血而降低,溶血对BUN、Cr、TG、GLU、UA测定结果影较小。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如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可设置样品空白以减少影响,必要时应重新采血。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现象对其造成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选取来我院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员,每名健康人员取4mL血,将其放置在2支试管中,选取其中1支作为参照组,将其放置在肝素抗凝管中,取另一支作为实验组,进行振荡溶血。使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对其血标本进行检测。分析2组检测指标水平。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中ALT、AST、LDH、UA、K+水平均较低,参照组ALP、GLU水平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两组间TG、BUN、TC以及Cr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项目中溶血现象会影响指标诊断,为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需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标本溶血情况发生率。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些实验研究部分药物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的影响,以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影响研究为例;方法采用一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将所研究的药物与正常混合的血清混合经过一定实验方法得出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经统计得知,多巴胺会对FMN、DBIL、TBIL、Cr、UA、TG、TCH以及HDL-C等检测结果产生干扰,肾上腺素会对FMN、LD、Cr、UA、TG、TCH、HDL-C、DBIL的检测结果产生干扰。结论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会影响一些临床生物化学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其中既有负相干扰又有正相干扰,因此,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应当对其引起注意。

  • 标签: 多巴胺 肾上腺素 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腹部平片特点,为临床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诊断正确率,最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4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均进行临床腹部X线平片检查,检查范围为患儿腹部全面扫描,并拍摄腹部平片。选取一至两名具有临床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医学影像检验人员对所有患儿完成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结果2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均经X线腹部平片检查,且经空气灌肠进一步证实诊断,X线腹部平片检查准确人数为16例,准确率为66.67%;患儿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越长,则完全性肠梗阻发生率越高。结论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患儿病情诊断正确率较低,因此仅作为辅助临床检查手段,若需进行确诊还应对其进行空气灌肠或B超检查。但对患儿进行腹部X线平片仍具有一定意义,如患儿腹部平片检查可知体内出现局限性积气,且发现结肠内部充盈缺失,可基本明确诊断患儿病情。

  • 标签: 小儿 急性肠套叠 腹部平片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食物中毒是进食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食用了含有毒素的动植物如毒蕈,河豚等引起的非传染性亚急性或急性中毒性疾病。传染源是变质的食品和被污染的水源,传播途径主要是不洁的手、餐具和带菌苍蝇;而没有食用过的人员就不会发生中毒,如果停止食用有毒的食品,发病也很快就停止了;并且没有人和人之间的直接传染,其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易受各种慢性疾病的困扰,且往往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心理波动较大,甚至出现绝望轻生的心理而不愿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因此医护人员在治疗老年患者身体疾病的同时,更应关注其心理方面的隐患,针对患者不同的家庭背景、病情等因素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措施,秉承治病先治心的原则,通过与患者耐心的沟通交流,排除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增加其治疗的依从性,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因急腹症被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患者被误诊的原因,为提高诊断水平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方法通过收集2016年至2017年医院收治的24例误诊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被误诊的原因。结果在本组病例研究中,发现引发患者出现急腹症的原因主要是流产、宫颈管粘连及早孕合并黄体破裂等。结论在妇科疾病临床诊断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要尽可能避免出现妇科急腹症误诊异位妊娠的情况。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异位妊娠 临床特点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髁上突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1998年3月至2016年8月经我院拍摄X线片确诊的6例肱骨髁上突病例,其中在外伤后摄取X线片无意中发现1例,肱骨骨折手术后复查发现1例,因患者触痛就诊4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60.5岁。发生部位,左侧2例,右侧4例。结果4例门诊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不等,未见髁上突增大。2例手术证实。结论肱骨髁上突临床罕见,双侧均可出现,而以右侧居多。诊断需依据临床、X线摄片确诊。治疗方面无症状者,无需处理;疼痛明显者,需手术治疗,切除骨突、Struthers韧带及其周围骨膜,以防日后复发。

  • 标签: 肱骨 髁上突 X线摄影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acutepulmonaryembolism,APE)患者危险因素、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10年l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8例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上对于存在危险因素者,要提高警惕,尽快行血气分析、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CTPA)等检查,抗凝治疗能安全有效治疗肺栓塞。结论正确认识APE的高危因素,提高诊断意识,有助于APE的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方案的制定,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诊断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临床特点。方法收集GIST患者23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3例患者手术切除率100%,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成功获得随访19例,随访率82.6%,随访时间1~2年,随访的19例患者中有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均存活至今。结论GIST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多见于胃,其次为小肠,外科手术时主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92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入院时TG指数将其分为正常TG组(46例)和高TG组(4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高TG组中假性囊肿、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SIRS等状况菌高于正常TG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高TG组6.52%和正常TG组8.69%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所导致的急性胰腺炎疾病较为常见,疾病严重,需加强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按照疾病病因给予相应干预,达到缓解病情,降低胰腺炎复发可能性。

  • 标签: 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塞病(BD)合并眼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BD眼炎的认识。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48例BD合并眼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男性35例(72.92%),女性13例(27.08%);93.75%患者为双眼受累,76.34%的患者眼部视力有下降,其中致盲率为14.58%;眼部损害常见为全葡萄膜炎(36.5%),其中男性与女性比较,全葡萄膜炎、角膜后沉着物、虹膜后粘连、玻璃体混浊及白内障的发生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近期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塞病眼炎男性多见,以全葡萄膜炎常见,而且致盲率高;男性患者比女性近期疗效差。

  • 标签: 白塞病 眼炎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3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感染部位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50例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的共有60例患者;其中,肺部感染的共有30例,占据50.00%;尿路感染共有14例,占据23.33%;消化道感染共有10例,占据16.67%;其他感染共有6例,占据10.00%;其中造成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原因为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肌力3级以下、住院时间过长以及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控制相关的感染因素,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同分期血红细胞参数进行检测,并分析不同时期患者参数变化特点。方法176例患者均为我院肾病科临床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氮质血症期组62例、肾衰竭期组71例、尿毒症期组43例,检测红细胞各项参数(包括RBC、HB、MCV、MCH、MCHC、RDW),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各期均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氮质血症期组、尿毒症期组、肾衰竭期组、患者的RBC及Hb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减低的变化趋势(P<0.05),而其MCV、MCH、MCHC、RDW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增高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参数变化的分析可反映肾性贫血的情况,并辅助肾性贫血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红细胞各项参数(包括RBC HB MCV MCH MCHC RDW) 贫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足患者HbA1c为(10.5±3.4)%,甘油三酯(TG)为(1.35±0.52)mmol/L,总胆固醇(TC)为(4.02±1.2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25±0.8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02±0.26)mmol/L,ALB为(30.6±6.3)g/L,WBC为(10.5±6.8)×109/L,分离培养病原菌共31株,G+菌17株(54.8%),G-菌13株(41.9%)和真菌1株(3.3%),G+菌对磺胺类、利奈唑烷、万古霉素等敏感,G-菌对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等敏感。

  • 标签: 糖尿病足 感染 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