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权威参考文献,总结我院门诊处方评价工作,找出处方存在的问题,改进处方不足之处。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和2012年1月~6月门诊处方合计7568张,对门诊处方的书写、用法用量、配伍以及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处方书写存在不规范,二是用药不合理,三是药物有滥用现象。结论针对处方质量考核中的问题,定期反馈处方质量和药品的使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医师和药师《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学习,同时加大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力度,促进合理用药、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我院门诊处方质量合格率2012年比2011年同期提高了7.89﹪。

  • 标签: 门诊处方 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的影像表现,评价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尿路结石患者106例,采用型号fiash双源CT进行扫描,检查序列为双能量模式下DE的检查,检查结束后将采集所得数据传入工作站,使用西门子公司的SyngoDefaultulSchenma工作站进行分析。结果经双源CT扫描技术并使用双能量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软件分析技术成分,其中106例患者经双源CT分析为61例为草酸钙结石,17例为胱氨酸结石,19例为磷酸盐结石,9例为尿酸结石。结论双源CT双能量结石分析是一种方便、快捷且无创的结石分析方法,对临床上诊断及治疗尿路结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双源CT双能量分析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如何通过护士长及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激发护士工作的正能量,有效传递正能量,提升优质护理服务,以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工作目标。

  • 标签: 护士 正能量 激发 传递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常规放疗过程中摆位偏差的测量分析。方法本次医学观察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放疗,回顾分析患者放疗过程中的摆位偏差测量和分析情况。结果无固定装置治疗与有固定装置治疗时的SI和RL平均平移偏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食管癌常规放射治疗过程中,应用固定装置,能够减小随机误差所导致的摆位偏差。

  • 标签: 食管癌 常规放疗 摆位偏差 测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年来我州药品监督抽验质量状况,探讨解决对策。方法对2010年至2014年抽验药品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科学的质量控制手段,正确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全州抽验药品质量稳中向好。

  • 标签: 抽验 药品质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某非公立医院门诊病历质量检查,了解存在问题并采取对策,提高门诊病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6年12月门诊病历,按门诊病历质量评定标准检查分析。结果门诊病历合格率98.52%,急诊科合格率最低,不合格病历最常见的缺陷为一般项目填写不全。结论医疗质量是非公立医院生命线,门诊病历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要通过门诊病历质量检查,找出缺陷,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持续改进提高门诊病历质量。

  • 标签: 非公立医院 门诊病历 质量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中的甲苷含量测定体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古黄芪和甘肃红芪的黄芪甲苷含量,色谱柱AgilentEclipseXBD-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水溶液(44∶56);柱温26℃;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335nm。结果黄芪甲苷测定的回归方程为Y=13.614X-1.4897,r=0.9999,线性范围为10.2-102μg/mL-1。测定蒙古黄芪和甘肃红芪中的黄芪甲苷回收率分别为95.9%与94.5%,在3d内基本能保持稳定,含量分别为0.289mg/g和0.284mg/g。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中的甲苷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首选方法之一。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芪 黄芪甲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统计分析,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中心发生的ADR报告进行分析,研究ADR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的关系。结果209例ADR报告中,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的150例,占总报告数的71.77%,引起ADR例数最多的是抗感染药物,占59.81%,引起ADR临床表现最多的是胃肠道反应,占42.11%。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我院病历书写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住院病历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我院仍有部分乙级和甲级病历。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我院病历书写质量培训。

  • 标签: 病历 统计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统计学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统计学原理以及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意义和方法,分析统计学给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带来的价值。结果医学科研中统计学的应用可以寻找出与某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探讨疾病的分型分类,选择治疗方案,进行疾病预测预报。结论统计学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比较特殊,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为疾病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医学科研 统计学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为预防跌倒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7年上报护理部20例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性别及年龄、护理级别、发生地点、时间、跌倒时的活动情况、跌倒导致损伤、陪护情况、护士年资等相关因素。结果跌倒的发生年龄以老年患者居多;地点比较集中在床边和厕所;发生时间以清晨、中午和夜间为主,并与陪护和护士评估能力等因素有关。结论跌倒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影响有关,提高护士的护理安全风险识别能力意识,加强住院患者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 标签: 临床护理 住院患者 意外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甘油三脂血症(HTG)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Ⅲ(cpoCⅢ)含量情况,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接诊的HTG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将同期接收的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对象相关血清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尿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cpoB)、载脂蛋白CⅢ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l(cpoAl)、载脂蛋白Al/载脂蛋白B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研究组患者相关指标分析可知,载脂蛋白CⅢ与血尿酸、总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加强载脂蛋白CⅢ的检测,除了能准确与直观地掌握患者脂质代谢情况,同时还能为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提供依据,值得大力研究。

  • 标签: 高甘油三脂血症 载脂蛋白CⅢ 血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Ⅲ含量,为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2例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0例,设为比对组。比较分析两组的相关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比对组之间的apoAl、apoAl/apoB、apoCⅢ水平等指标相比,差异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apoCⅢ含量与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之间相关性明显。结论对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进行血清载脂蛋白CⅢ的检测和分析,有利于相关性高血脂疾病的诊断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血清 载脂蛋白CⅢ 高甘油三脂血症 含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乳腺钼靶低剂量X线摄影技术与摄影质量的临床分析,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7月17日至2014年11月17日期间收治的3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所有体检者的某侧乳腺CC位以及MLO位使用30千伏摄影,再进行35千伏摄影,分析并对比两组的影像质量,统计结果。结果35千伏摄影的质量更高,并且曝光量值低于30千伏摄影,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钼靶低剂量X线摄影时选择35千伏时摄影质量更高,可操作性强,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乳腺钼靶低剂量 X线 摄影技术 摄影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将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与活检结果比较,评价细胞DNA定量分析法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东胜区10665人采用全自动DNA倍体定量分析检测进行早期宫颈癌筛查,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在阴道镜下取活体组织送病理确诊。结果我所共做活检108例,检出44例阳性,包括2例癌,6例CINⅢ/CIS,14例CINⅡ以及22例CINⅠ。结论DNA定量分析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手段,而是否罹患宫颈癌只通过妇科临床观察并不能确诊,需定期进行宫颈癌防癌筛查。

  • 标签: 细胞DNA定量分析宫颈癌初筛
  • 简介:摘要采取“病种质量综合评审法”,评价医院功能、任务、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是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主要手段。该方法科学、客观、公正,对提高参合居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 标签: 新农合 工作质量分析与研究 做法与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肝脏成像当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肝脏成像患者中选取5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50例患者分别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以下简称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上腹部平扫加增强的方式,对比在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成像结果。结果对比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的虚拟平扫CT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同扫描方式下的SNR,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中,虚拟平扫的SNR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虚拟平扫下的CT值与SNR,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肝脏成像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的成像效果优于常规扫描成像效果。

  • 标签: 肝脏成像 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 常规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应用于脑血管检查的价值,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4年1月门诊以及住院部收住入院的疑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以及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接受双源CT二代成像扫描技术,对照组接受16排螺旋CT成像扫描技术。对比两组的颈动脉血管平均CT扫描值、扫描成像噪声、扫描图像质量以及扫描辐射剂量。结果对比两组图像治疗评估数据,研究组的颈动脉CT扫描值高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扫描成像噪声低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脑血管显示效果评分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辐射剂量,研究组的CTDIvol、DLP以及ED值均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技术应用于脑血管检查中,扫描结果图像质量较好,辐射剂量小。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脑血管检查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