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病例摘要患者,女,年龄59岁,因高血压3年,双下肢水肿2年,于2009年5月10日收入本院泌尿微创科。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测血压最高达180/110mmHg,伴有面部皮肤发红,皮肤易出现瘀斑,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可,2年前出现足肿胀,伴有胸闷、四肢无力、乏力,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诊为"冠心病",给予患者"山枚胶囊"治疗,效果不佳,1年前患者足肿胀加重,伴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萎缩、皮肤菲薄、入睡困难,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腰椎CT检查示胸6、7、8、11及12椎体压缩性

  • 标签: 肾上腺癌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腺癌 库欣综合征 患者 转移癌
  • 简介:近30年来,治疗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合并室间隔缺损(室缺)与肺动脉狭窄(肺窄)多采用室缺修补和解剖左室到肺动脉的心外管道吻合(即Rastelli手术),但该种手术的晚期效果差。1990年,Ilbawi等报道应用调转术(doubleswitch手术)治疗该畸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调转术是心房内调转术和大动脉调转术或Rastel1i术相结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双调转术 治疗 术后早期 Rastelli手术 肺动脉狭窄 吻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27 例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复位 + 自体骨植骨 + 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这 27 例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 27 例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患者实施 3 个月 ~2 年的随访,结果发现,切口一期愈合 27 例,其中出现切口红肿 2 例,切口皮缘坏死 1 例,经换药后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 18 例、良 7 例、可 2 例、差 0 例,治疗优良率为 92.59% ;对患膝、健膝的胫骨平台最大横径、关节面塌陷程度、胫骨平台后倾角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钢板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固定
  • 简介:齿突骨折占颈椎骨折的10%~15%.其中AndersonⅡ型(通过齿突基底部)的骨折占齿突骨折的2/3。此型骨折常出现明显的寰枢椎不稳,易引起神经症状,且不愈合率高,常需内固定治疗。如采用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将影响40%~50%一的颈椎旋转动度。而采用齿突螺钉直接内固定,不但可以保留

  • 标签: Dens双螺钉 内固定 齿突骨折 寰枢关节 影像学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镜联合结肠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32例镜联合结肠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术中内镜辅助定位结肠病灶,行腹腔镜结肠肠段切除术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25例和腹腔镜辅助内镜手术(术中腹腔镜监视下行内镜手术切除病灶)7例。结果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25例,其中内镜辅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20例,内镜辅助腹腔镜结肠肠段切除术5例。内镜辅助定位成功率100%(25/25),腹腔镜下肠段切除、重建和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25例随访6~48个月,中位时间30个月,1例死于心肌梗死,24例存活,均未见复发和转移征象。腹腔镜辅助内镜手术7例,其中腹腔镜辅助内镜结肠黏膜下剥离术(ESD)3例,腹腔镜辅助内镜结肠黏膜切除术(EMR)2例,腹腔镜辅助内镜结肠息肉切除术2例,1例ESD术中并发穿孔,行腹腔镜下结肠穿孔修补术。7例随访9~36个月,中位时间24个月,无死亡,未见复发的转移征象。结论镜联合结肠手术可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提高手术安全性,腹腔镜和内镜团队良好的协作与配合有助于提高镜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腹腔镜 内镜 结肠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并探讨胎妊娠产时手术治疗脐膨出双手术台的准备及换台手术的配合要点、护理体会。 方法  对我院产科收治的胎妊娠胎儿脐膨出产时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人员安排、体温保护、术中护士配合要点及护士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之间的密切沟通和配合、术后护理。

  • 标签: 产时手术 双胎妊娠胎儿 脐膨出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前瞻性队列分析对在我院出生并进行听力检查的375例试管婴儿胎与358例自然受孕胎婴儿耳聋基因筛查的突变情况、听力筛查结果,探讨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导致差异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 选取 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本院出生并于出生后30-42天内到眼耳鼻喉科进行听力检查的375例试管婴儿胎(试管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自然受孕婴儿胎358例作为对照组。详细采集试管组及对照组新生儿耳聋基因数据、听力筛查结果。结果1、试管婴儿胎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为4.8%,自然受孕胎婴儿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为3.91%;2、试管组和自然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中,GJB2 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3.2%、2.23%,SLC26A4 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1.07%、0.56%,线粒体12S rRNA 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0.53%、1.12%;3、两组GJB2 基因235delC基因单杂合突变分别为2.67%、1.68%;299_300 del AT基因单杂合突变分别为0.53%、0.56% ;4、试管婴儿胎耳聋基因突变组有1例未通过听力筛查;结论1、试管婴儿胎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高于自然受孕胎婴儿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2、可能原因与IVF技术有关。

  • 标签: 试管婴儿 自然受孕 双胎 耳聋基因 突变 听力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以5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开展研究,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给予参照组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给予研究组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手术情况、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参照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患者的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参照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有效缩短愈合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效果 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并探讨胎妊娠产时手术治疗脐膨出双手术台的准备及换台手术的配合要点、护理体会。 方法  对我院产科收治的胎妊娠胎儿脐膨出产时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人员安排、体温保护、术中护士配合要点及护士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之间的密切沟通和配合、术后护理。

  • 标签: 产时手术 双胎妊娠胎儿 脐膨出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源CT能量扫描在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5例肺部炎性病变患者,将其归入对照组。另外选取55例肺癌患者,将其归入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均实施源CT能量扫描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病变位置肿块的体积和CT值情况,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keV下腺癌、鳞癌CT 值同炎性病变相比较明显更低(P<0.05)。比较两组患者标准化碘含量,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肺部良恶性病变,应用源CT能量扫描检查方法,可以从患者肺部良恶性病变的体积加以鉴别,也可以借助不同keV下平均CT值加以鉴别,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肺部良恶性病变 双源CT双能量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修复侧指固有神经陈旧性损伤的方法。方法自2000年11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40例陈旧性侧指固有神经损伤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15例,行侧神经桥接端侧缝合;B组13例,行单侧神经桥接端侧缝合:C组12例.行神经桥接断端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8个月,A组患者伤指麻木、疼痛完全消失,指腹饱满、弹性佳。感觉测定为S4-S4+级,两点分辨觉为5.0-6.0mm;B组患者伤指感觉恢复不同步,且缝合侧感觉明显,感觉测定为S1-S3级.两点分辨觉为7.0~7.6mm;C组患者伤指感觉测定为S3~S3+级,指腹为SI级甚至盲区,两点分辨觉为7.5~8.5mm。结论移植神经、端侧神经缝合对于二期修复侧指固有神经损伤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神经端侧吻合 修复 指固有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正常胸、腰椎体能CT虚拟去钙(VNCa)骨髓成像的量化标准值.方法对2016年8—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名正常体检者进行前瞻性胸、腰椎能量CT扫描,按年龄、性别分为〈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以及≥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4组各50人.在虚拟去钙技术下,测量获得T3~L5各椎体的骨髓CT值,再根据测得的各椎体的骨髓CT值的相近程度分成T3~T5、T6~T9、T10~L1、L2~L54部分并取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上述测量参数在不同年龄分组及性别分组之间的差异.结果〈45岁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9.00±10.62)HU、(-35.81±12.36)HU,均高于≥45岁组的(-41.67±17.16)HU、(-44.81±14.3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6、-4.746,P值均〈0.01).〈45岁女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7.76±9.55)HU、(-37.56±9.05)HU,均分别高于≥45岁女性组的(-37.80±15.97)HU、(-45.45±14.0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8、3.339,P值均〈0.01);〈45岁男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30.73±12.16)HU、(-33.91±14.64)HU,均分别高于≥45岁男性组的(-46.07±17.42)HU、(-44.68±14.8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5、3.653,P值均〈0.05);〈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4,P〈0.05);〈45岁组和≥45岁组的男、女性间腰椎的骨髓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对象胸、腰椎体的骨髓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463、-0.402,P值均〈0.01).对于T3~T5、T6~T9、T10~L1、L2~L54段椎体平均骨髓CT值而言,〈45岁组的各段骨髓CT值均高于≥45岁组的骨髓CT值(P值均〈0.01);不同性别间比较,仅≥45岁组的T6~T9、T10~L1椎体节段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7、-2.326,P值均〈0.05).本�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虚拟去钙技术 骨髓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8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差无几,观察组患者的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共有9例(18.75%)发生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有3例(6.00%)发生并发症,相关数据经过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切口钢板内固定均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但是后者预后良好,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源CT能量成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对诊断准确率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到2022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60例非痛风患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作为常规组。采用Force源 CT 能量成像技术(DSCT)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尿酸盐沉积差异,以判断DS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痛风结节沉积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存在临床可比意义。结论:对痛风结节沉积患者实施源 CT 能量成像技术(DSCT)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应用。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源CT能量成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对诊断准确率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到2022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60例非痛风患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作为常规组。采用Force源 CT 能量成像技术(DSCT)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尿酸盐沉积差异,以判断DS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痛风结节沉积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存在临床可比意义。结论:对痛风结节沉积患者实施源 CT 能量成像技术(DSCT)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应用。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诊断准确率
  • 简介:  [摘要]目的 观察术中低体温创护理管理在高BPH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高BPH病例130例纳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试验组两组均为65例,对照组接受前列腺电切术常规围术期护理,低体温管理方面包括进行术中体温监测及发现低体温问题时及时对症处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体温预防的创新与创优的创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高BPH前列腺电切术手术患者干预后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和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创新创优的创护理模式来解决高BPH前列腺电切术术中低体温问题,可获得显著降低该类病例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及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良好护理效果。

  • 标签: []高龄高危 BPH 前列腺增生 术中低体温 创新护理 创优护理
  • 简介:近年来,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显著增加。我们从1995年7月~1998年12月共收治交通事故所致侧股骨干骨折4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1~42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均为车祸。骨折类型:粉碎性4侧,短斜形2侧,横行2侧。合并伤:多发肋骨骨折合并右侧闭合性血气胸1例,右胫骨平台、骨盆骨折合并尿道膜部断裂1例,胸壁挫伤1例,发生休克4例(100%)。1.2治疗:根据多发伤救治原则首先抢救生命抗休克,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患者伤情、年龄、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式。

  • 标签: 双侧股骨干骨折 临床资料 手术 治疗 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