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研究积极心理干预对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癌症患者,总计80例。手术治疗基础上,随机法分为常规护理与配合积极心理干预的对照组、观察组。比较2组癌症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心理弹性水平、满意度。结果: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Connor-Davidson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癌症患者的心理弹性,观察组癌症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积极性心理 癌症 焦虑情绪 满意度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随着医疗水平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根据有关调查预测,截止到2025年,我国人口中几乎14%将会是老年人,并于2030年达到高峰,并持续20余年。年纪的增长激发了老年人群对死亡的思考,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对“死亡”闭口不提,并抱有强烈的恐惧心理。基于此,本文对积极心理学理念在老年人善终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老年人 善终教育
  • 简介:摘要:社区医院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从而有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使得社区医院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能够得到有效的推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服务。本文就将与社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联系,分析积极心理学的观念,对积极心理学在社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研究,从而促进社区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社区医院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在高职医护学生团体辅导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本文旨在深入探析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医护学生团体辅导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高职医护学生 团体辅导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分析采用积极心理学取得的一些积极作用。方法:将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将常规护理与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手段结合起来。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后可知,积极心理学对观察组的良好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对妊娠晚期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情况。方法:选取我院 100 例妊娠晚期孕妇( 2015年 10月 12日到 2016年 10月 12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各 50 例,对比 2组妊娠晚期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晚期孕妇剖宫产的机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妊娠晚期孕妇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工作者对妊娠晚期孕妇实施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能够降低孕妇的剖宫产率,缓解妊娠晚期孕妇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 妊娠晚期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心理护理应用于肝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共50例患者在双盲分组方法下分为两组,25例/组,其中对照组接受肝癌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常规组基础上接受积极心理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VAS、睡眠质量评分均接近,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VAS、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积极心理护理 肝癌 手术护理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耳鸣恐惧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方法对其的护理效果影响。方法:该次研究从在我院实施治疗的耳鸣患者之中开展参与者选择,共计选择6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划分为2个组别,其中开展常规护理的32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开展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的32例患者定为研究组,分析在对耳鸣恐惧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方法对其的护理效果影响。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FTQ、SAS、PSQI以及TEQ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耳鸣恐惧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干预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 耳鸣恐惧 应用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宫颈癌患者治疗期间使用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法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2月份至2021年2月份在医院中接受宫颈癌治疗的患者共48例,随机分组法,每组24例。常规护理法用于对照组,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法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癌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中使用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不良心理情绪。

  • 标签: 宫颈癌护理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康复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13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状态[采用健康评定评量表(SRHMS)]及社会功能[采用疗效康复评定表(IPRO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AS、MCCB、SRHMS、IPRO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能有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生理、心理与社会健康状态,对精神科患者康复指导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精神病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组积极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在精神科焦虑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2019年3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精神科焦虑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精神科焦虑伴抑郁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精神科焦虑伴抑郁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小组积极心理支持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前后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护理前HAMA评分、HAMD评分并没有太大的差异(P>0.05),对比护理后数据,实验组患者的HAMA评分(9.94±2.03)分、HAMD评分(14.88±2.51)分相比对照组的要更低,且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健康评分(71.36±5.68)分、物质生活评分(73.85±5.74)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70.64±4.63)分相比对照组的要更高,P

  • 标签: 焦虑 小组积极心理支持护理干预 抑郁 精神科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强制戒毒患者主观幸福感及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 将60例强制戒毒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日常行为训练、体育锻炼、工娱治疗、音乐放松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康复训练及一般性心理辅导和认知行为矫正。。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团体积极心理学辅导,时间为8周,每周1次,共8次;对照组给干预前后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CC)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效果进行评定,并对入组人员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3年跟踪随访。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 SWBS-CC和GSES总分分别为(2.59±0.67)分,(13.57±3.12)分,对照组分别为(2.39±0.82)分,(13.75±3.18)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药品质量标准数量增加、内容扩充的背景下,严格药品监督局对药品的管理,定期开展国家药品评价性抽检工作,完善药品标准管理体系,对大幅提升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贯彻落实药品质量标准,对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了可能。因药品质量标准以技术层面实现了对药品质量、处方检验及其制备工艺等的硬性规定,尤其成为全过程管理的核心环节,为药品监管提供了必要的法定依据,并以集中控制水平和技术手段,在药品质量监督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强化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管工作,更好地促进制药工业的发展。

  • 标签: 药品标准 质量评价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药品治疗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医疗卫生工作开展情况有着密切联系,只有使药品的质量得以保证,才能够使医疗卫生工作得以优化,保证药物治疗效果。在当下我国医药卫生制度大力改革的条件下,药品质量标准在提升药品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保证药品质量提供良好的支持。本文主要对药品质量标准与药品质量评价相关性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对销管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评价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前焦虑、抑郁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课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精神分裂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59)、实验组(n=59),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认识功能。结果实验组心理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认知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积极心理护理干预,降低患者负面心理状况的同时提高其认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积极心理护理干预 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联合膳食调节的方式是否能帮助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方法:从我院自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选取90例,并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实施分组工作,划分A、B组,并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实验数据结果比对后,发现B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较大,P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膳食调节 肠易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