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认知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自2018年1月~2018年7月半年中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86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3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认知护理,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好于参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认知护理可有效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 慢性乙肝 生活质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50例患者,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3月~2017年3月,不同护理措施强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对应的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经统计学软件分析TG、TC、HDL-C、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TG、TC、HDL-C、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数据指标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的TG、TC、HDL-C、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数据指标分别为1.83±0.33mmol/L、5.32±1.65mmol/L、1.47±0.47mmol/L、6.51±0.77%、6.59±2.11mmol/L、8.11±3.21mmol/L。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强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 标签: 强化护理干预 老年 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切口愈合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疼痛VA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疼痛VA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分级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疗效肯定,可缓解疼痛,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加速愈合和出院,缩短引流时间。

  • 标签: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术后镇痛护理对开腹肝胆外科患者舒适度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88例2016年8月~2017年9月本院开腹肝胆外科接受的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n=44)和实验组(n=44),其中参考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术后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情况和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轻于参考组的患者,实验组患者呼唤红灯的频率低于参考组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均高于参考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术后镇痛护理能有效的提高开腹肝胆外科患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强化 术后镇痛护理 开腹 肝胆外科 舒适度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以及影像强化特征,本文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造影进行检查,观察不同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定量参数,观察不同强化程度级别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以及不同强化程度斑块的强化定量参数与新生血管的关系。结果显示低回声斑块组与混合回声斑块组在上升时间(RT)、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峰值强度(PI)等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回声类型斑块组与高回声斑块组在上升时间(RT)、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峰值强度(PI)等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回声斑块组和混合回声斑块组在上升时间(RT)均明显低于等回声类型斑块组与高回声斑块组(P<0.05);低回声斑块组和混合回声斑块组在曲线下面积(AUC)和峰值强度(PI)均明显高于等回声类型斑块组与高回声斑块组(P<0.05)。强化程度级别越高的斑块其相应的斑块病理组织学新生血管数量越多(P<0.05);峰值强度(PI)越高的斑块其相应的斑块病理组织学新生血管数量越多(P<0.05)。这表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检查,可以有效观察和评价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特征,从而为斑块易损性评估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超声造影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新生血管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期间收治的94例急危重症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ICU监护并且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反应,按照均匀分组的方式将所选患者均分成为常规组与强化组,常规组患者接受胰岛素常规治疗,强化组患者则应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以及主要的临床指标。结果强化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于常规组,主要指标的数据也要优于常规组,具体数据分析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ICU监护病房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治疗中,给予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应激性高血糖 胰岛素 急危重症 强化 监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DM)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护理效果。方法总结2016年9月-2017年9月该院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45例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并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实施。比较实施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年龄、并发症、心理因素及联合用药等都是影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血糖控制时间同护理前比较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胰岛素泵使用人群时,医保病人、血糖越高、对糖尿病认识越多的患者,更易于接受。对拒绝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护士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行为干预、增加患者对胰岛素泵的认识,有助于增加患者对胰岛素泵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干预及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短期强化治疗对初诊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脂代谢功能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55例初诊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胰岛素泵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开展为期2周的短期强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胰岛功能和脂代谢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短期强化治疗后本组患者FINS、PINS、Homa-IS、HOMA-IR水平明显改善,配对样本t检验提示治疗前后组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TG、TC、LDL-C、HDL-C均有显著改善,配对样本t检验提示治疗前后组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短期持续输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强化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人体脂代谢与胰岛素抵抗问题,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beta 细胞功能 脂代谢 胰岛素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菌素联合妇乐片强化巩固方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我院妇科接收并治疗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采用抗菌素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抗菌素联合妇乐片强化巩固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抗菌素联合妇乐片强化巩固方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菌素 妇乐片 强化巩固方案 盆腔炎性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和餐后2hC肽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2hPG、HbAlc、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以及餐后2hC肽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2hPG以及HbAlc等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以及餐后2hC肽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

  • 标签: 胰岛素强化 老年 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选取年限均在2012年8月要2014年10月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袁每组各有56例患者遥其中一组患者单用那格列奈进行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进行强化治疗,为对照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AUC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糖尿病疗效好。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那格列奈 初发 2 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冠心病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实验组(n=44),两组均行二级预防基础治疗干预。对照组并行每日10mg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行每日40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比两组两组学只代写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经治疗干预,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大幅度增加,前后对比P<0.05,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强化治疗实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内皮素(ET)、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极佳,可有有效增强患者的血脂代谢与血管内皮功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血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采用那格列奈强化治疗者45例归为对照组,另45例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水平及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餐后2h胰岛素、餐后2hC肽水平及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水平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那格列奈 强化治疗 初发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肺康复强化护理对患者肺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间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n=60)和强化组(n=60),传统组实施传统护理,强化组实施肺康复强化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运用效果。结果强化组患者肺康复治疗依从性、护理后FVC、FEV1较传统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肺康复强化护理可提升患者肺康复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强化护理 肺康复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与血糖、血脂情况。方法依据便利抽样法将9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取常规降糖药口服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两组患者C-P和Homaβ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C-P和Homa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HomaIR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及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迅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血脂,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短期胰岛素 2型糖尿病 胰岛&beta 细胞功能 血糖 血脂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达标后改用预混胰岛素维持降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达标的初诊T2DM住院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2例)、标准组(30例)。标准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餐时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早、晚各一次皮下注射降糖治疗。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二甲双胍0.5克每日三次口服。随访1年,每3个月门诊复查1次,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缓解率,β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bA1c、BMI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MA-IR均低于治疗前,HOMA-β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过程中,两组在糖尿病缓解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诊断T2DM住院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出院时改用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皮下注射对改善胰岛功能的效果与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皮下注射相当,并可减少患者胰岛素注射次数,提高患者依从性。门冬胰岛素50可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维持用药的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血糖达标后,选用预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维持降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周后,血糖控制达标的初诊T2DM住院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32例)、标准组(32例)。标准治疗组给予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晚餐前各一次皮下注射降糖治疗。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二甲双胍0.5克每日三次口服。随访1年,每3个月门诊复查1次,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缓解率、β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bA1c、BMI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MA-IR均低于治疗前,HOMA-β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过程中,两组在糖尿病缓解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诊断T2DM住院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出院时改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对改善胰岛功能的效果与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皮下注射相当,可减少患者胰岛素注射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预混胰岛素可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维持用药的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的1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收治顺序均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用餐前后血糖水平,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粥样斑块检出情况。结果强化组患者治疗后,用餐前后血糖水平均差异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经过治疗后,强化组患者颈动脉IMT为(0.70±0.24)mm,粥样斑块检出率为38.57%,均要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施加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有效延缓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 标签: 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初诊2型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且术前术后均给药阿托伐他汀治疗。按照就诊顺序将2016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口服常规剂量阿托化他汀治疗;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口服强化剂量安托伐他汀治疗。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两组术前术后白介素4、白介素10、γ干扰素水平。结果两组术前术后白介素4、白介素10、γ干扰素等各炎性因子水平相对表达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观察组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常规剂量,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有效调节各炎症因子水平,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炎症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