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位置性眩晕误诊特征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在我院或院外接受诊断且出现误诊的120例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20例患者中,误诊情况后循环供血不足63例,颈椎病23例,原发性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8例,前庭神经炎6例,其他10例;确诊情况后半规管BPPV68例,前半规管BPPV26例,外半规管BPPV14例,混合型12例。结论良性位置性眩晕误诊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之间有直接关系,对于此类患者要常规行Dix-HallPike及滚转试验检查,医生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减少误诊出现。

  • 标签: 良性位置性眩晕 误诊 Dix-HallPike及滚转试验检查
  • 简介:1病例报告例1男,46岁.因中上腹痛12h,呕吐3次于2001-03-09急诊入院.患者发病前饱餐后逆风用力蹬脚踏车数小时后突然出现胸部及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并向全腹及左背后放射,吸气时疼痛加剧,伴大汗,面色发白.查体:T36℃,P92次/min,R24/min,口唇轻度紫绀,气管向左移位,右肋间饱满,右肺呼吸音消失.腹软,剑下压痛明显,有腹肌紧张,无反跳痛.胸透示右侧液气胸.WBC18.2×109/L,血淀粉酶130U/L.ECG:TⅡ、Ⅲ、avF、Vs倒置,ST段压低0.05mV.入院诊断:自发性液气胸.行胸穿抽出褐色带食物残渣液体.立即修正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感染中毒性休克.急转胸外科手术,全麻下开胸探查,证实为中下段约10cm长度食管不规则破裂伴坏死,已无法修补,行食管部分切除.术中血压不稳定,术后体温高,一直无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第2天,突然心跳呼吸停止.死后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急性化脓性脓胸,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 标签: 食管穿孔 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易误诊的纵膈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影像特点,为我们日常工作中针对不典型纵膈支气管囊肿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间1例通过手术和病理确诊的纵膈支气管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情况、影像特点、病理学资料,再综合中外文献讨论。结果①男性,年龄51岁,.②临床资料偶有咳嗽症状外,无其他明显临床症状。③影像学特点发生在纵膈,且在后下纵膈,密度均匀,边缘光整,无周围浸润,密度呈软组织样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④病理学资料单一囊,内容物呈巧克力样。结论①纵膈支气管囊肿为先天性疾病,少发,发生及病程长短不一。②纵膈支气管囊肿主要以咳嗽来检,多数为意外发现。③影像学常见的水样密度影易于诊断,但是后纵膈内接近实性或软组织样密度肿块的支气管囊肿极其容易误诊纵膈肿瘤。④病理学示囊肿壁内覆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壁成熟软骨、支气管平滑肌、腺体细胞等。⑤通过手术治疗预后好。

  • 标签: 纵膈支气管囊肿,影像学诊断,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误诊的原因,提高该病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8例最后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分析漏误诊的原因,减少漏误诊,提高肺结核的诊断水平。结果肺结核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合并症掩盖病情、医技检查结果误导、工作人员经验不足、诊断性治疗出现反结果干扰临床诊断等原因而易发生误。结论针对肺结核漏误诊的原因,反复多次检查确认,排除干扰性结果,提高肺结核的诊断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 标签: 肺结核 漏误诊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川崎病早期误诊的常见类型、主要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儿科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川崎病早期误诊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归纳其误诊类型,比较其与非误诊病例在冠脉扩张与心脏扩大上的差异性,深入分析川崎病误诊的原因;结论川崎病早期误诊是主客观双重因素共同导致的,不完全川崎病的增多以及医护人员诊疗中以典型症状作为川崎病诊治的主要依据是导致误诊的关键因素;结果在幼儿川崎病的诊治中,医护人员要转变惯性思维,结合临床症状,以辅助检查来降低川崎病的误诊

  • 标签: 川崎病 早期误诊 原因 辅助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源性腹痛24例误诊误治。结果确诊脊柱结核1例,脊椎转移瘤l例,脊椎压缩性骨折4例,腰或胸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第3横突综合征2例,考虑腰肌纤维织炎4例,其余原因不甚明确。脊柱源性腹痛临床中并不少见,但由于对本症的认识不足,误诊较高,有时甚至行不必要的剖腹探查。现就我院2015-2017年收治的24例脊柱源性腹痛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症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脊柱源性腹痛 误诊 分析
  • 简介:1病历摘要女,1小时龄。系第1胎,第1产,胎龄40^+周,因“初产头浮”2008—01—02择期行剖宫产,生后面色红,哭声响,Apgar评分1min10分,5min10分。出生体重3200g,羊水清,无粪染。出生约0.5h左右出现面色紫绀,呼吸略促,无呻吟及三凹症,立即给予清理气道,并予吸氧,面色紫绀未改善,立即予转入新生儿科。人院时体检:T36.0℃,P148次/min,R56次/min,反应欠佳,无呻吟及三凹症等呼吸困难,全身紫绀,

  • 标签: 肺炎 吸入性/诊断 心脏缺损 先天性/诊断 误诊 | 人类 婴儿 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病人放射线诊断误诊原因进行研究。方法对422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骨折患者进行复查,将我院诊断结果与患者原始诊断进行对比。结果经放射线检查之后,全部422例患者中,发生误诊的患者有23例,占误诊为5.45%,其中肋骨骨折误诊5例,误诊为3.96%,脊骨骨折误诊4例,误诊为8.88%,椎骨骨折误诊7例,误诊为11.47%,头颅骨骨折误诊3例,误诊为12.00%,四肢骨折误诊4例,误诊为4.54%。结论医院应提高对医生的要求,医生应增强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医院应对检测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修,以避免发生误诊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老年带状疱疹多样性表现的认识水平,避免误诊。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5月大连地区军队干休所在体系医院确诊的168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误诊经过及原因。结果168例患者中有12例在初诊时存在误诊情况,其中男7例,女5例,误诊为7.14%。患者疼痛部位分布广泛,涉及胸部、腹部、面部、肩颈部和下肢。7例出现皮疹,发生为58.33%。10例(83.33%)有伴随疾病或症状,6例(50.00%)根据伴随疾病和相关症状做出和伴随疾病相同的错误诊断。结论通过对误诊病例的分析总结,提高临床医师对带状疱疹的认识,提高对老年人带状疱疹的特殊表现的识别能力,注意将带状疱疹与其他临床症状相似的疾病进行鉴别,综合分析,防止带状疱疹误诊的发生。

  • 标签: 老年 带状疱疹 误诊 鉴别
  • 简介:1病例报告男,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间断性疼痛1a,无发热、盗汗、咳嗽、乏力、咳痰、痰中带血等症状,10a前曾有肺结核病史,已治愈.查体:腰椎活动度略受限,局部无红肿,无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下肢肌力感觉均未见异常,肌张力未见异常.

  • 标签: 结节病/诊断 误诊 结核 脊柱/诊断 脊柱/病理学
  • 简介:目的提高急诊、儿科、基层医护人员对支气管异物的认识和诊断意识。方法对近3a来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中有17例被误诊,误诊高达34%。误诊时间最长达50d。结论有无异物吸入史是诊断呼吸道异物的重要诊断依据,但是对患有反复发作或疗效不佳的局限性肺炎、气管炎、不明原因肺气肿的儿童,不必强调是否有异物史,均应行气管内窥镜检查。

  • 标签: 异物/诊断 气管 支气管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当中,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当中出现复发性多软骨炎误诊的2例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患者的各项资料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耳廓部位的肿痛、塌陷等,在我院被误诊为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之后出现支气管哮喘症状,患者反复发作最终经实验室检查得以确诊。患者接受临床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较好缓解。结论在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由于其临床表现相对较为复杂且具体症状不够典型,所以很容易出现误诊情况,医生应对该类病情的临床表现更为熟悉,以此对患者实施较为科学的诊断,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严重。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误诊 耳廓 支气管哮喘 分析
  • 简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发病低、病死高的急性肠缺血性疾病,且本病临床误诊高,有报道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死亡患者中90%系由于延误诊断所致[1]。我院消化科曾收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0岁。突发脐周阵发性绞痛伴腹泻便血1d,伴有出冷汗、黑朦,腹泻后疼痛稍有缓解,至入院前10次余,均为稀水样便,第3次大便中伴有大量鲜血,之后为黑便,有腥臭味,病程中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未见呕血,入院查体:神志清,BP130/80mmHg,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a余,最高160/120mmHg,平时规律服用氨氯地平片,血压基本控制在140/90mmHg。否认糖尿病史。有吸烟史40a,1包/d,嗜酒史40a,黄酒500g/d。Hb142g/L,RBC4.7×1012/L,WBC11.39×109/L,N0.448,L0.45,PLT279×109/L;粪常规:外观血液++++,隐血++++;电解质:K+3.3mmol/L。腹部平片、腹部B超、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因患者有剧烈腹痛伴便血、出冷汗考虑为缺血性肠病,...

  • 标签: 肠系膜血管闭塞/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病例误诊原因。方法收集我科从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9例误诊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肺部感染4例,支气管哮喘1例,心律失常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3例。误诊时间2-5天,全部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等心衰逐渐纠正。结论老年患者合并多系统疾病,造成临床症状复杂,急性左心衰临床早期表现不典型,临床医生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不够细致,辅助检查不够完善,对老年急性左心衰临床表现认识不足,对急性左心衰的发病机制不够了解等因素。

  • 标签: 老年 急性左心衰 误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间质瘤误诊妇科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将间质瘤误诊为妇科肿瘤的患者以及文献病案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我院误诊量为2例,文献病案量为30例,共计研究数量为32例,对研究对象治疗期间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进行了B超检查,其中24例患者GIST接近子宫、盆腔以及附件位置盆腔所占比例为16.67%(4/24),子宫所占比例为58.33%(14/24),附件所占比例为12.5%(3/24),腹腔所占比例12.5%(3/24),24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进行了多次B超检查,肿瘤定位发生改变,B超提示包块可能来自肠道。6例患者EGIST接近盆腔内,盆腔所占比例为16.67%(1/6),,附件所占比例为33.33%(2/6),腹腔所占比例50%(3/6)。结论女性间质肿瘤通常因为脱落或者转移到盆腔内部,进而紧贴在附件位置和子宫上,其与妇科肿瘤有着密切关系,常规的三项检查已经很难鉴别,所以需要采用多次CT和B超联合检查,以提升诊断准确,减少以及误诊现象,降低医疗纠纷发生

  • 标签: 女性间质瘤 误诊 妇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2例确诊的后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初诊与确诊情况。结果初诊时确诊后循环梗死者17例(32.6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1例(40.38%),前庭周围性眩晕10例(19.23%),梅尼埃病2例(3.85%),前庭神经炎(3.85%)。入院后经病史与危险因素查询、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MRI、MRA与颈部超声检查等均确诊为后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结论通过病史检查、体格与常规实验室检查、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方法最终全部确诊,及时纠正治疗,无1例死亡,表明检查流程的规范化、病史与危险因素的重视能够为后循环梗死性孤立性眩晕提供有效的诊断基础。

  • 标签: 后循环梗死 孤立性眩晕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源性哮喘误诊的一般原因及对误诊病例进行具体分析。方法??将老年人心源性哮喘原发病分类及误诊疾病分类。结果老年人心源性哮喘误诊高达74.4%。结论??老年人心源性哮喘常见

  • 标签: 老年人 心源性哮喘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