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从沿海某地海水中分离出的利斯弧菌的致病性。方法1、毒力实验组35只二级昆白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腹腔注射利斯弧菌,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标准葡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伤口感染实验组35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和阳性对照组(含有标难葡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培养,96小时后活杀取脏器和伤肢病理检查,并将鼠体内分离的菌株和实验前菌株进行生化反应鉴定和核酸指纹图对比分析,确认细菌来源。结果1.毒力实验:利斯组注射细菌悬液后精神萎靡,轻度弓背竖毛,持续12小时,血及脏器培养阴性。2.伤口感染实验组:伤口感染阳性率为100%,病理学检查伤肢及横纹肌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自沿海某地海域分离出的利斯弧菌在10°CFU/ml时,对小鼠有一定感染能力,可致实验鼠的伤口感染。

  • 标签: 沿海 霍利斯弧菌 伤口感染能力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06例2016年7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阿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就患者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治疗有效率,对照组为79.2%,观察组为9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良反应,对照组为28.3%,观察组为7.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霉素疗治疗小儿肺炎疾病,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颈淋巴结核并皮病性淋巴结炎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本科室一例颈淋巴结核并皮病性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皮病性淋巴结炎患者大多存在皮肤病病史,临床表现以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为主,少数可同时合并颈部淋巴结核。结论对于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来讲,一旦合并皮肤病病史,应该警惕皮病性淋巴结炎可能。

  • 标签: 皮病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肿大 颈淋巴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阿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急性肠炎患者60例,入住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使用相同的止吐、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等常规治疗,3d为一疗程,其中观察组增加静脉注射阿霉素注射液,对照组增加静脉注射培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中记录患者的血、尿、粪常规,并细心观察患者的大便性状和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有效率为78.3%,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止泻与症状体征好转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突出,是理想的抗生素。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霉素单独使用和联合左氧氟沙星使用对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阿霉素组),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共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对治疗无影响。结论针对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采用阿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优于单用阿霉素,且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左氧氟沙星 非淋菌性 尿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皮肤混合(mixedtumoroftheskin,皮肤混合)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报告2例男性皮肤混合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回顾近年来有关皮肤混合的文献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皮肤混合,最终行Mohs(莫式)手术治疗。结论皮肤混合是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鉴别诊断需要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该病一般呈良性表现,最佳治疗方法是行Mohs手术完整切除,可有效防止复发。

  • 标签: 皮肤混合瘤 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治疗小细胞肺癌单纯脑转移采用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联合脑转移放疗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时间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有患者接受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联合脑转移放疗,观察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70.00%(28/40),2年生存率为40.00%(16/40),3年生存率为12.50%(5/40);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原发肿瘤体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治疗小细胞肺癌单纯脑转移采用化疗同期胸部三维放疗联合脑转移放疗的疗效确切,原发肿瘤体积小的患者预后效果更佳。

  • 标签: 化疗 胸部三维放疗 脑转移瘤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霉素在急性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28例急性肠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霉素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c2=4.571,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霉素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急性肠炎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及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等特点。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急性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肠炎患儿采用阿霉素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6例急性肠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与阿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77.5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血时间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肠炎患儿通过阿霉素进行治疗,不仅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还能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霉素联合阿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霉素序贯疗法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1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用阿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红霉素联合阿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的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及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8.1±1.7)、(3.5±0.7)、(3.3±0.5)、(5.2±1.2)d均短于对照组的(11.2±2.3)、(4.7±0.8)、(4.7±0.8)、(8.1±1.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序贯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局部疼痛、皮疹、胃肠道反应、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比例3.4%、1.7%、5.1%、0均低于对照组的22.0%、15.3%、16.9%、1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使用红霉素联合阿霉素序贯疗法除了可以提高治疗的疗效,还可进一步缩短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用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小儿支原体感染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咽管的外科护理措施。方法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例颅咽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临床常规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关照对患者预后的作用。结果规范化、科学化、个性化的临床护理能够对颅咽管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产生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颅咽管瘤 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亚型大脑凸面脑膜患者开颅切除术后床出血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膜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开颅手术,比较不同亚型大脑凸面脑膜患者术后床出血率。结果床出血的27例患者中,Ⅰ级患者术后床出血率明显高于Ⅱ级和Ⅲ级(P<0.05),Ⅰ级中的过渡型(10.00%)、血管型(20.00%)术后床出血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Ⅲ级(0%)与Ⅱ级(6.25%)患者术后床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脑凸面脑膜病理类型与术后床出血有关,过渡型、血管型大脑凸面脑膜患者在接受开颅手术后,床出血的可能性大。

  • 标签: 病理亚型 脑膜瘤 瘤床出血 开颅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肝癌患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份至2014年3月份我院122例行根治性手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数据,并进行定期回访。根据ROC曲线以NLR=2.84、PLR=138.9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84),高PLR组(PLR≥138.9),低NLR组(NLR<2.84),低PLR(PLR<138.9)组,高NLR+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PLR组(NLR<2.84、PLR<138.9)和高NLR+低PLR组(NLR≥2.84,PLR<138.9),低NLR+高PLR组(NLR<2.84、PLR≥138.9)。Logrank单因素分析八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与无生存期的关系,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导入Cox回归模型行风险分析。结果122例患者3年的无生存率为10.2%。高NLR+PLR组55例,3年的无生存率为3.5%。低NLR+低PLR组20例,3年的无生存率为22.9%。两组无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LR≥2.84、PLR≥138.9、肿瘤>5cm、血管侵犯、AFP≥200ng/ml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这六个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细胞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114例病患,基于随机数表进行分组,即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两组均包含57例病患。其中所有病患均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干预方法,而基于以上基础,研究组则配合舒适护理干预方法,统一记录护理并发症,并且计算出护理并发症发病率,并且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并发症对比方面,其中研究组的护理并发症发病率要显著低于参考组,而且通过后期有效的治疗,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均得到治愈,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各组的护理情况方面,采用舒适护理干预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概率情况,存在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子宫肌瘤手术 舒适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宫颈炎患者行以阿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宫颈炎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性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患者行以阿霉素治疗,研究组42例患者行以阿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来看,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炎患者行以阿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左氧氟沙星 宫颈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8月于我科收治的7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9例,B组39例,两组患儿给予退烧、镇咳、平喘、化痰等治疗。B组患儿接受红霉素治疗,A组给予阿霉素治疗。结果①临床症状改善时间A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B组,p<0.05。②治疗总有效率B组77.0%,A组90.0%,x2=6.3207,p=0.0034。③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23.1%,A组12.8%,X2=6.3264,p=0.0014。结论采用阿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作为临床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罗红霉素,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口服阿霉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霉素辅助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广泛使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霉素治疗社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来我社区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5)和常规组(n=25)。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阿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均出现轻度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给予阿霉素,临床疗效显著,同时还可减少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改善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社区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肠炎患者97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49),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措施,对照组静滴培氟沙星注射液,观察组静滴阿霉素,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4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39/49)(=4.3457,P=0.0371<0.05);观察组治疗后IL-8水平、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阿奇霉素 急性肠炎 炎性指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阴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阿霉素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73例阴道支原体感染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阿霉素治疗,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患者接受阿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这一治疗方式基础上同时接受阿霉素阴道冲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于单一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阴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治疗来说,阿霉素的应用效果较好,该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支原体感染 阴道 阿奇霉素 疗效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