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护理风险管理在 ICU 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随机将在我院 ICU 接受呼吸机治疗的 86 例患者分为 A 、 B 两组,各 43 例。 A 组接受常规护理, B 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 VAP 发生率;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 ICU 入住时间。结果 B 组 VAP 发生率( 13.95% )低于 A 组( 34.88% ),差异显著( χ2=5.130 , P=0.024 ); B 组机械通气时间和 ICU 入住时间均少于 A 组( P < 0.05 )。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避免 VAP 发生,且能有效加快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监护室 护理风险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ICU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时间与发生率,对比组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时间、VAP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40例普外科手术合并切口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 40例无切口感染的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等可能对切口感染因素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手术时间、营养状况以及手术切口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年龄越大、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切口越长、营养状况越差,则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概率就越高。结论:导致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患者营养状况等,而采取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普外科 手术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诱发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出现焦虑心理的相关因素,寻求有效的防范处理措施。方法 本研究于 2019年 2月展开,在感染性疾病科科室当中抽取 30例护理工作人员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取我院非感染性疾病科室即其他普通护理人员 30例并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纳入对象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根据所得数据进一步分析对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结果 在调查后提示相对于普通科室护理人员,感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处于焦虑状态例数明显更高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比较两组纳入对象社会支持度情况,观察组所得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数据归纳后认为导致其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因素包括:被理解与支持程度不足、担心受到疾病传染及传染家人、物理化学的刺激及经济收入不高。结论 感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重视,该职业社会支持程度相对较低,应该通过各项有效措施及防护工作来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理负担,保障身心健康。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护理人员 焦虑 相关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引起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将2017年7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 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60 例 ICU 重症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1 月,分为参照组 30 例与研究组 30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呼吸机相关肺炎、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组呼吸机相关肺炎、ICU治疗时间 , 研究组更优 ,P<0.05。 结论ICU重症患者 实施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缩短治疗时间,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干预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 ICU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2 月份至 2019 年 12 月份在我院 ICU 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 50 例患者,按照奇数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奇数, 25 例,采取普通护理)与观察组(偶数, 25 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满意 率 更高( P < 0.05 ) 。 结论: 将综合护理融入 ICU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护理工作中,效果确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ICU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干预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预防效果。方法以 80 例重症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4 月,参照组 40 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 40 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更低, P<0.05 。研究组 机械通气时间、 ICU 治疗时间低于参照组, P<0.05 。 结论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重症患者 集束化护理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 ICU)病人发生呼吸相关肺炎( VAP)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 2018 年 2月至 2019 年 10月收治的 118例 ICU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其 VAP发生情况,找出引发 VAP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护理干预后评价其效果。结果在本组研究收集的 118例病人中,有 23例发生了 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昏迷、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及基础病症影响等,且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所有病人采取护理干预,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大部分病人的症状都得到改善。结论 ICU中引发病人 VAP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加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 VAP发生的风险,提高病人治疗的安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探究 综合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院 2018 年 5 月到 2019 年 6 月在我院就诊的 70 例 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贯序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综合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重症肺炎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新生 儿科于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采用 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 86 例 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43 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43 例, 在常规护理上采用集束化护理 ),收集分析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对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采用 集束化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对护理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口腔修复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取的68例交叉感染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应对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诊疗质量评分和感染发生率做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疗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应对护理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的同时促进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应对性护理 交叉感染 口腔修复科 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风险维护管理对预防肿瘤内科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机械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行PICC置管术的肿瘤患者共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PICC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预防护理干预,即对PICC术后常见并发症(机械静脉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静脉炎发生情况、发生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机械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静脉炎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晚,且研究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P均<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导管维护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肿瘤患者PICC术后机械静脉炎的发生,利于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导管维护 风险管理 预防 肿瘤内科患者 PICC机械性静脉炎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采取系统护理的效果作出探究。 方法 样本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接收的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 82 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1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炎症因子水平( CPR 、 IL-6 、 IL-8 )、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 接受系统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炎症因子水平方面远远优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也远远短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判定系统护理对于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可以减少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缩短患者抗生素使用和住院的时间,护理效果明显,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脏外科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次试验回顾分析 2018年 5月 -2020年 2月期间于我院重症监护室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 70例,根据患者是否在治疗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分为未发生的对照组 35人和发生感染的观察组 35人,分析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清白蛋白、雾化治疗及基础疾病方面因素有统计学差异( P<0.05)。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糖水平、镇痛药物使用、血糖水平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在重症监护室的临床护理中,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加强对于呼吸机使用的管控,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以显著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作者: 陈晨 2. 通讯作者:李彩霞 1. 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2. 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0-07-16
  • 出处:《护理前沿》 2020年第08期
  • 机构:介入放射学是一门融合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为一体的学科,涉及人体消化、心血管、神经、泌尿、骨骼等几乎所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其具有微创、简便、安全、疗效高,并发症少等特点,从而备受医患青睐,成为很多疾病的首选诊治方式。介入治疗作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手段,建立大型杂交手术室也成为越来越多综合性医院的发展趋势,而介入导管室的护理人员长期接触化学药物,污染物品,长期处于 X射线的照射下, DSA造影机的噪音环境中 ,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做好导管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