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全面提升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本次研究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CQI)介入到门诊护理中,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量化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通过数据统计的方式对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研究时间段为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纳入从业时间≥5年的门诊护理人员20名、患者100例作为观察样本,运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共计两个组别,将护理人员CQI组、非CQ组,护理人员各组别拥有样本量均为10名,患者各组别拥有样本量均为50例。由非CQI组为照组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由CQI组为观察组提供改进后护理服务。在护理服务结束后,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程度、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借助统计对比方法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P<0.05表明结果有差异,分析结果显示P>0.05表明结果无差异。结果:不同组别患者的护理质量、认可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升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效果,建议行业内借鉴学习。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管理方法对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影响。方法成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监督、管理制度对全院整体护理病房进行全面管理。结果医院整体护理水平迅速提高,极大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新型护患关系。结论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整体护理规范、有序发展的关键。

  • 标签: 整体护理 质量 管理
  • 简介: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如何把握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确保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1].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服务质量 医院服务质量 医院护理 护理管理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提高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针对840名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0名病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方位护理。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投诉率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方面,研究组都要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泌尿外科 全方位护理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来我院体检的人员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对于对照组体检人员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于对照组人员采用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体检满意率、体检漏诊率及体检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200例体检人员中,体检满意率为168例(84.00%),体检漏诊率为30例(15.00%),体检护理满意度为166例(82.00%)。实验组200例体检人员中,体检满意率为194例(97.00%),体检漏诊率为6例(3.00%),体检护理满意度为192例(96.00%)。实验组体检人员体检满意率及体检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体检人员体检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体检满意率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在体检过程中的漏诊率,保障患者的体检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健康体检护理工作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根据不同护理管理方式将其纳入常规管理组与风险管理组,每组60例,常规管理组(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风险管理组(2022年1—12月)实施风险管理模式;两组患者均由同一批护士提供护理服务,护士共16名。对比两组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沟通技巧、业务水平)、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准备不足、操作失误、无菌问题、记录差错),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风险管理组护士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风险防控水平评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管理组;风险管理组护士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风险管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价值高,可明显提高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且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身心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根据能级管理原则,建立护理文书质量控制路径,即护士长一质量控制组一质量控制员一护士质量控制路径,实施全程质量管理措施。通过护士长、质量控制组、质量控制员、护士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公开透明等管理手段,激发了护士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优化了病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过程,提高了护理文书的整体质量

  • 标签: 护理文书 能级管理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质量管理小组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影响。方法:在我院的ICU护理管理中,采用建立质量管理小组的方法,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监督与改进。并利用回顾性分析,对质量管理小组建立实施前后的ICU护理管理情况,展开系统化的研究与分析。结果:在质量管理小组建立实施后,ICU护理管理的整体水平,出现了显著的提升。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通过建立与实施质量管理小组的方法,可以使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显著提升,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概率,促进ICU患者的顺利康复。

  • 标签: 质量管理小组 ICU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反映整个医疗质量水平的缩影。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方法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我院通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倡执业护士人人参与护理质量与安全管控,从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全面管控护理质量,从而达到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 标签: 全面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与安全 应用探讨
  • 简介:护理服务是医院整个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护理部积极参与了我院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并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过程中做了以下工作:设立内审员(包括内审员资格认证、培训及覆行职责);编写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表格);全员培训(包括知识培训和岗位培训);按标准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等。评估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主要从患者满意度、体系过程与护理服务的测量和监控、内部审核与外部检查、不合格控制与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体会是: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保证了病患的利益,并对护理工作起到了规范、指导的作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 运行 质量管理 ISO 9001:2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管理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纳的院内病案中,选取250例院内病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实验组采用数字化管理。结果: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2.40%,对照组总发生率19.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病历调用时间方面低于对照组,在保存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病案管理中,实施数字化管理,效果显著,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病历调用的时间,提高病案保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数字化管理 医院病案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利用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患儿76例进行研究,病儿入院之后进行专业检查,研究中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普通护理和持续质量改进干预,研究中主要就病儿护理之后的疗效情况和满意度进行评判。结果:研究组病儿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分别占本组人数的34.21%、63.16%和2.63%,常规组病儿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本组人数的21.05%、52.63%和26.32%,研究组病儿从六个方面分析护理质量得分,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实际分析意义。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应用儿科护理中优势明显,有效提升护满意度,并且从六个方面改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儿科护理质量 管理 应用探讨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 门诊患者共126例,收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成甲(2017年1~12月,常规护理)、乙(2018年1~12月间,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组,各63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质量:乙组>甲组(P甲组(95.24%>84.13%)(2=4.203,P=0.040)。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用于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门诊护理质量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性质量改进在胸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一年期间收治的胸外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n=40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收集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临床信息并加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经过观察与记录,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升胸外科护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耳鼻喉病房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2020年10月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的43例耳鼻喉患儿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4月我院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的43例耳鼻喉患儿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管理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文件书写、操作技能、感染管理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耳鼻喉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工具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血液样本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交替的方法分组,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增加质量控制工具,比较两组消毒合格率、感染发生率、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消毒合格率提升、感染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管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血液净化护理实践中,增加质量控制工具产生的效果理想,能够确保消毒合格率达标,降低感染率,提升管理质量满意程度。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 质量控制工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耳鼻喉病房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将耳鼻喉病房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耳鼻喉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更好地实现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耳鼻喉病房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在终末病案质控管理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对照组住院患者采取传统病案管理方式,即三级质控法;对观察组实行PDCA循环法进行三级质控,以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阶段多方面的对终末病案质控管理,比较两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程度、终末病案质控质量完善率、患者投诉率以及返修率。结果:经过结果表明观察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循环法 终末病案 质控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我院急症科全体护士实行层级管理,对比层级管理前后护理差错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医师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护理差错率明显降低,医生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工作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层级护理 护理质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儿科患儿6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2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持续质量管理,对比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是83.33%,完全依从11例,部分依从14例,不依从5例;参照组患儿治疗依从性56.67%,完全依从7例,部分依从10例,不依从13例。研究组患儿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儿科 持续质量管理 护理满意度 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