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如何提高门诊手术护理记录书写的正确率展开分析。方法:抽取本科室2022年2月-2022年3月期间共120份门诊手术护理记录单为对照组,分析本阶段门诊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室会议商讨出解决措施,将解决措施应用到2022年6月-2022年7月,同样抽取其中120份门诊手术护理记录单为研究组,比较两个阶段门诊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合格率。结果:研究组门诊手术护理记录单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现门诊手术护理记录书写缺陷,运用项目管理方法不断分析整改强化门诊手术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控制,加强门诊手术护理记录书写培训,能够有效提升门诊手术护理记录书写正确率,是保证门诊手术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重要措施。

  • 标签:
  • 简介:目的设计泌尿外科表格式专科护理记录单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泌尿外科专科特色设计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对98例住院患者同期使用新旧两种护理记录单进行书写记录,比较两种护理记录单所用的时间、纸张页数及质量评分差异。结果98例住院患者表格式专科护理记录所用时间、纸张页数比原护理记录明显减少,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结论表格式专科护理记录单可大大减少护理记录时间及记录纸张页数,提高护理记录质量,且更能体现专科护理观察重点,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诊疗护理进展,书写界面简洁明了,值得推广。

  • 标签: 泌尿科 医院 护理记录
  • 简介:目的配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规范中医护理记录。方法随机抽取544份住院病人的护理记录进行检查,并分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对策予以改进。结果反映病人实际情况的记录质量存在缺陷较多;反映规范性的记录质量有所改进,但仍存在部分缺陷。结论通过对护理记录的检查及存在缺陷的分析,及时地、针对性地举办各类学习班、讲座,全面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强化护士专业知识及法律意识,能进一步提高中医院临床护理记录的质量。

  • 标签: 中医护理记录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在泌尿外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在本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临床护士可操作性、临床效果评价确定评价标准,设计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对年龄≥65岁的住院患者逐项进行评分,累积分值≥45分或患者年龄〉75岁者定为高度危险患者。在评估记录中进行每班评估、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本科应用住院患者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前后,即2012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前)和2014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后)65岁及以上患者资料,对跌倒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后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低于应用前住院患者(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应用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可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住院费用,增强护士风险识别能力,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跌倒 跌倒预防评估记录单 泌尿外科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护理干预中利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接收78例肺炎患儿纳入本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以上肺炎患儿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对比两组护理记录缺陷、护理记录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记录缺陷总发生率77.78%相比对照组38.46%明显较低(P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小儿肺炎 护理记录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流动交接记录本在患儿心脏手术核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3月150例心脏手术患儿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4-10月150例患儿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交接方法,实验组采用手术患者流动交接记录本,完善手术患者流动交接记录内容及流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边缘时间护理缺陷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手术交接转运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手术边缘时间护理总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手术交接转运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设立和应用手术流动交接记录本完善手术交接核查,可有效降低手术边缘时间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手术交接转运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手术交接 儿童 心脏手术 风险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记录卡联合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70名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开展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延续护理,并在给予常规延续护理的同时给予实验组记录卡联合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出院后90天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实施记录卡联合微信平台延续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记录卡 延续护理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压疮防护评估记录单在脑出血患者术中护理的应用。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3年02月,止于2024年03月,脑出血患者病例数为84,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42;其中,常规手术预防压疮护理用于对照组,应用手术压疮防护评估记录单术前进行压疮风险评估预防护理用于实验组,就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压疮相关护理记录内容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术中护理,应用手术压疮防护评估记录单进行压疮风险评估预防护理,能够降低压疮风险,提高针对压疮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脑出血患者 手术压疮防护 评估记录单 护理效果
  • 简介: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随着医疗事故增多,举证倒置责任重大,鉴于此,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2007年4月共40份入院带来皮肤压疮病人的护理记录单进行回顾性调查,以从中了解护理人员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更完善的记录方法,从而减少纠纷隐患,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记录单 皮肤压疮 入院病人 书写 局部组织缺血 血液循环障碍
  • 简介:合理的饮食指导是保证病人术后营养供给,减少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的有效措施。临床上常由责任护士进行口头饮食宣教,但不遵饮食医嘱进食,饮食不合理而致病人术后营养不良、腹胀等现象,影响病人康复。针对这一问题,自行设计普外科胃肠道大手术后饮食安全管理记录表,对大手术后病人不仅进行细致的饮食指导,并密切观察记录,经51例应用,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饮食指导 手术后病人 安全管理 记录表 胃肠道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累计叠加式记录24h出入量对病房护士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 抽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66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实验组应用传统记录出入液量方法,实验组应用累计叠加法进行24小时出入液量统计,比对两组的统计准确率和工作效率。结果 实验组经干预准确率为93.94%,对照组为69.7%;实验组病房护士工作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75.76%,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累计叠加式 记录24h出入量 病房护士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绿色通道患者质量控制中应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22年5月-2023年12月绿色通道收治的100份严重创伤患者抢救记录,“双盲法”分参照组(抢救记录单)、研究组(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各50份,两组质量控制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满意率(98.00%)高于参照组(86.00%),研究组质量控制可利用率(94.00%)高于参照组(80.00%),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16.00%),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用于绿色通道患者质量控制中可获得其认可满意,避免发生不良事件并提高质量控制可利用率,值得推崇。

  • 标签: 护理记录 绿色通道 质量控制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清点记录单中应用PDCA循环法干预的效果。方法:使用时间先后顺序分组法对本院手术室2023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设为参照组),与2023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接受手术的94例患者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对比(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清点记录单准确性、护理满意度、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法对于改善手术室护理清点记录单管理效果方面的价值十分明显,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手术室护理清点记录单的及时性,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清点记录单 PDCA循环法护理 手术室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力衰竭患者,分析标准化专项护理管理对其出入量记录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400例,标准化专项护理管理)与对照组(400例,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出入量记录准确性、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服用利尿剂注意事项、合理饮食、记录出入量的目的/重要性、家中备有体重计及刻度量杯、摄入量的记录方法、排泄物/呕吐物的记录方法、体重变化和出入量关系、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行标准化专项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出入量记录准确性、护理满意度,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力衰竭患者 标准化专项护理管理 出入量记录准确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信息系统的结构化护理记录在脑卒中患者护理病历书写中具备信息共享、护理质量提升等能力。方法:以护理病历书写原则为分组标准将2022年1月至次年1月覆盖范围内的患者护理病历依次分裂至序列A(n=40,实施常规记录)与序列B(n=40,实施基于信息系统的机构化护理记录)。依次测度两组护理记录用时以及书写错误事件构成比。结果:以序列A为对照标准得出序列B护理记录用时更短(P<0.05),同时护理病历书写错误事件构成比更低(P<0.05)。结论:结构化护理记录可系统性、全面记录患者信息,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同时支持了有关医疗决策,为制定更符合患者特点的的护理计划提供了坚实基础。

  • 标签: 脑卒中护理 结构化护理记录 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