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一天早晨,我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MSN上出现了一个新名字,我把他添加进去,他马上问我:“你还年轻吗?”

  • 标签: 女孩 女人 办公室 MSN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剖宫产广为流行,相当一部分孕妇及家属思想走入一个误区,认为剖宫产终止妊娠不仅可以避免分娩产生的痛苦,而且不会改变产妇的体形,产妇和婴儿的安全能得到更大的保障,因而主动提出要求剖宫产,使得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近年来,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医院也放宽了剖宫产的指征。剖宫产到底是否应该提倡,值得临床探讨。

  • 标签: 孕妇 剖宫产 手术 阴道分娩
  • 简介:目的:探讨传统剖宫产改良新式剖宫产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0例剖宫产患者,均为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剖宫产术(对照组,n=50)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除术中出血量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可显著提高手术操作安全性、效率,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新式剖宫产 传统剖宫产 疗效分析
  • 简介:癌细胞的远处转移是肿瘤发展的最终形式,也是癌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尽管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规范化治疗,5年生存率达到了目前的98%;但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40年前相比,只是从20%提高到目前的26%,

  • 标签: 上皮-间叶转化 乳腺肿瘤 转移
  • 简介: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有多少快乐和经典存大于这些时光之中?也许不会时时将它挂在嘴边,可是一旦想起,便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便是因为它如同一杯酒,历经岁月的考验而愈发醇香。

  • 标签: 人生 回忆
  • 简介:乳腺癌的风险评估模型是建立在不同国家和学术组织的研究基础上的,所以适用的人群不同,侧重基因检测及流行病学资料也各有不同。随着对乳腺癌患病危险因素研究的深入,纳入更多相关因素如乳腺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激素水平、肿瘤标志物等,有可能提高现有模型的预测能力。现有的风险评估预防方面的指南如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美国癌症学会(ACS)、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和国家健康和保健研究所(NICE),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划分出高危人群和一般风险人群,所有人群都应该进行生活方式方面的预防,高危人群可以进行药物预防,非常高危者还可以考虑预防性乳房切除。

  • 标签: 乳腺肿瘤 风险调节 流行病学 预防卫生服务
  • 简介:新生儿GBS感染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早发型、晚发型和复发疾病。目前,由GBS所导致的新生儿感染的病例呈上升的趋势,GBS也的致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病原菌,这在极大程度上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临床工作者应该重视病原菌的每一个变化的阶段,只有这样才能更为详细地了解细菌性感染对新生儿危害的衍变过程。

  • 标签: 新生儿 GBS感染 诊断 预防
  • 简介: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6例无明显甲减症状者,限制含碘食盐摄入量。对于甲状腺次全切术后及甲状腺功能低下者,给于优甲乐长期替代。桥本甲状腺毒症给予抗甲状腺治疗、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作为客观评价指标。结果:6例13、FT4正常者未用药物治疗,随访无变化。5例甲状腺功能低下和2例术后功能低下T3、FT4维持在正常范围,3例桥本甲状腺毒症恢复正常;随访12个月有效;结论:加强TPOAb检测可提高正确诊断率,降低误诊率;合理选用药物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低并发症。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临床诊治 甲状腺功能低下 临床治疗效果 甲状腺激素水平 甲状腺毒症
  • 简介:目的研究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bleeding,PMB)的病因,分析患者年龄、绝经年限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80例PM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占病因的81.11%,其中子宫内膜增殖症占23.33%,子宫内膜息肉占22.22%;恶性肿瘤占绝经后出血患者的18.89%,子宫内膜癌多见,宫颈癌次之。结论PMB的病因主要为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但随着PMB患者年龄和绝经年限的增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有升高。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 标签: 绝经后出血 病因 病理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为了解婴儿早吸吮产妇泌乳的关系。方法:对160例产妇采取了母乳喂养的观察。并设早吸吮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效果观察。结果:早吸吮组12小时泌乳率达63%,对照组12小时泌乳率达17%,两组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婴儿早吸吮有利于母亲乳汁的分泌,为母乳喂养创造了良好的务件。

  • 标签: 早吸吮 泌乳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破裂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膀胱破裂患者明确诊断后根据不同的破裂原因采用手术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0例痊愈,2例术后膀胱容量缩小,长期尿频不影响生活。结论:重视膀胱破裂的病因,尽早明确诊断,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膀胱破裂 诊断 治疗
  • 简介:生育力保存(fertilitypreservation)是指使用手术、药物或实验室技术对存在不育风险的成人或儿童提供帮助,保护和保存其产生遗传学后代的能力。众多肿瘤患者需要接受化疗或放疗,而治疗可导致卵巢功能低下乃至卵巢衰竭。如何有效保护和保存生育力,提高女性肿瘤患者的生殖健康水平,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 标签: 生殖学 生殖健康水平 PRESERVATION 女性肿瘤 FERTILITY 成熟卵母细胞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正常外阴皮肤、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和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外阴癌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EGF的表达外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相比较。结果:正常外阴组织、低级别VINs、高级别VINs、外阴癌中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8.2%(2/11)、82.8%(9/11)、100%(60/60),P〈0.05。在高、中、低分化的浸润性外阴癌中,EGF的细胞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2%、42.7%、47.1%,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0.2%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49.8%。结论:EGF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外阴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为外阴癌的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外阴上皮内瘤变 外阴癌
  • 简介: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PE)又称胸水,指胸腔内体液的过量积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在我国最常见的良、恶性胸腔积液分别是由是结核、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本文从影像学、生化指标、细胞学、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及胸腔镜6个方面综述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良/恶性胸腔积液 诊断 鉴别 肿瘤 结核
  • 简介:通过找出影响老年人营养摄入受限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而采取对策,消除影响老年人营养摄入的障碍,增加营养,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给生命以活力。

  • 标签: 老年人 营养 摄入受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