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正>老年妇女生育指的是既往生育史,属于历史人口学研究范畴,在生育率统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某一批老年妇女完全生育率观察值的分析,直接描述出该批妇女经历年龄的生育水平和特点,并用以与不同时期、非同批妇女生育率和同批妇女不同时期生育率的比较研究,探索生育率变动的基本规律。本文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为依据,对60岁以上老年妇女生育状况作一初步分析。一、老年妇女生育率的基本特点生育率就其发展状态而言,大体可分为自然生育率和抑制生育率两类。所谓自然生育

  • 标签: 生育率变动 老年妇女 妇女生育 抽样调查 老年人口 生育水平
  • 简介:北京大学健康长寿跟踪调查研究表明。为确保养儿防老而流产女婴是事与愿违的错误选择

  • 标签: 儿子 回报 老年 女儿 养育 农民
  • 简介: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美国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如何看待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思考,认识到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社会发展,人们不应只重视数量而忽视生活的质量。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K.Calbmith)在其所著《富裕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他指出,经济增长已经不是社会的迫切需要,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日益失去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价值,现在所应追求的是和谐、悠闲和有保障的生活。

  • 标签: 老年人生活质量 社会发展程度 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学家 经济增长 加尔布雷斯
  • 简介:摘要总结老年疾病人在医院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本人对1例老年病人在医院意外跌倒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老年病人意外跌倒事件的发生,为老年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确保住院期间的安全。

  • 标签: 老年病人 住院 跌倒 预防
  • 简介:摘要新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等社会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新疆人口老龄化现状及从比较优势中理解老年公寓是解决当代老龄化问题的良方之一,并建议大力发展与创新养老模式。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新型老年公寓 新疆
  • 简介: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利用线性概率模型及Logit和Probit模型检验了老年照护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制约作用,并进行分样本回归,进一步论证了村里提供的老年照护公共服务在缓解这一制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上述发现意味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当前仍然存在大量可以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劳动力,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将该部分劳动力释放出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劳动力相对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 标签: 老年照护 公共服务 非农就业
  • 简介:本文依据广州市1400名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资料,考察了老年人消费结构的总体特征,分析了影响老年人消费结构的若干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探讨了用恩格尔系数判断老年人生活水平的适用性问题.

  • 标签: 老年人 消费结构 恩格尔系数
  • 简介:本文在描述广州市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收入水平及其差异的同时发现,受教育程度、地区因素和职业背景对老年人的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都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强调城乡分布和职业背景对老年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建议将其作为解决老年人经济供养问题政策制订的参照标准。

  • 标签: 老年人 职业背景 绝对收入 相对收入
  • 简介:费孝通的研究表明男性成年已婚子女虽然承担照顾家中老人的社会责任,成年子女照顾者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面临压力,当男性成年子女担负老人的照顾责任时

  • 标签: 养老研究 子女照顾 居家养老
  • 简介:<正>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性别比均在100以下,女性多于男性。中国第一、二、三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大陆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性别比分别为81.75,75.50,86.75。1987年抽样调查为89.20。表明了与世界相同的表现。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我们发现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的一个客观规律:在横穿中国大陆的北纬40度线以北的省、自治区老年人口性别比均在100以上;临近该线的省在100左右;该线以南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在100以下;沿海省分,从广东到辽宁,基本上形成了阶梯型增高趋势。总的看来,中国老年人口性别比呈现了南低北高的规律性特征(图1)。参照1987年1%人口抽查时的数字大体相同,趋势是一致的。

  • 标签: 人口性别比 中国老年人口 人口普查资料 性特征 东北地区 男性
  • 简介:摘要社会保障是否会增进老年人幸福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华北电力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数据描述了我国老年人社会保障与幸福感的关系,并基于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老年人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社会保障对老年人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获得社会保障会显著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基于研究做出了可能性解释,并提出了构建促进国民幸福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完善以促进公平为目标的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建立服务导向型的养老保障机制、构建养老保障新观念等相关建议。

  • 标签: 社会保障 幸福感 老龄化
  • 简介:医疗服务价格对老年人医疗支出的价格弹性为-0.2094,  现有文献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利用的研究主要是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医疗消费和就医状况的分析,家庭中老年人的医疗支出越低

  • 标签: 农村老年人 医疗消费行为 江苏省农村
  • 简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较为突出且重要的社会问题,适老设计逐渐成为养老设计服务体系之中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环境的变化及个人的生活习性等问题,在两位老人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那么,解决这样的问题成为适老设计中的重要一步。本文对中国老龄化现状及我国当下主要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下的现状进行描述。通过对老龄人的心里及行为的分析,得出在适老化设计下,可依照老人的现实环境而在适老设计中为老人设计出独立空间。

  • 标签: 老龄化 适老设计 独立空间
  • 简介:摘要依托社区构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城区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标签: 老年人 养老模式 服务
  • 简介:摘要《民法总则》将年龄和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作为衡量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仅在成年与未成年二分的基础上对民事行为能力进行划分,没有考虑到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对老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影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我国应在借鉴其他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我国老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顺应对老年人私法权益保护的社会趋势。

  • 标签: 老年人 行为能力 认定标准
  • 简介:居住模式能否促进老年人主观福利的提升,关键在于老年人的居住选择偏好能否得到满足。将老年人的居住偏好是否实现作为因变量,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作为自变量,通过广义多层线性模型(GHLM)研究社会保障能否促进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实现。研究发现,仅仅32%左右的老年人居住偏好得以实现,且社会保障对老年人居住意愿实现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这与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低、保障力度不够有关。建议政府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通过将遗产税、所得税等与居住模式挂钩,帮助老年人实现居住偏好,以增进老年人主观福利。

  • 标签: 社会保障 老年人居住偏好 广义多层线性模型
  • 简介:摘要:对老年农村文盲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探讨,使农村的老年文盲糖尿病病人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得到严格的血糖控制及系统防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关键词:老年人农村文盲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也日渐增多,其中老年人占多数,且大多数为文盲。近年来我国推行新型农村基本医疗合作惠民政策,使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能住院治疗,要想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不仅需要医生的正确治疗方案,更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文盲老年患者由于不识字,获取知识的途径也相对少,缺乏文化,但他们同样有享受健康卫生知识教育的权利,因此,健康教育成为糖尿病预防和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糖尿病治疗与预防中占重要地位。笔者在此对老年农村文盲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探讨……

  • 标签: 健康教育 农村文盲 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