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06
  • 简介:认为学术腐败是指学界中一些集体和个人为了谋取利益采取不正当手段违反学术道德,第二、学术腐败的客体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认为所谓学术腐败就是学界中各种学术运作、学术活动中存在的不良风气

  • 标签: 究竟学术腐败
  • 简介:吴宓先生是一位在文学创作和中外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和教学领域中具有多方面杰出成就的学者,我们以前对他却了解得非常不够。他的著作长期被湮没,没有整理出版,我们这一代人中认真读过吴宓著作的人很少,更不必说仔细的钻研。因此对他的学术思想,我们的认识不但模糊不清,而且有不少误解和偏见,仿佛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学术史上真的并没有什么地位,可以略而不提,甚且接受、沿袭既有的一些观点,就先人为主地把他看作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等等。文化大革命中,吴宓先生和许多老学者一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史 学术史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文学创作 学术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
  • 简介:怀旧不应该属于年轻人。事业未成,何事可怀?事业已立,何须再怀?但是,对于年轻的学人来说,“怀旧”是一项和学术研究同等重要的工作。它让年轻的学人得到慰藉、鼓励和前进的力量,也让年轻的学人找到重新出发的灵感和勇气。学术的怀旧不是美化历史的细节,它是一次次历史细节的复活,更是一次次对历史重新的阐述。

  • 标签: 学术研究 二十世纪 历史细节 年轻人 怀旧 事业
  • 简介:五、本来面目与借镜西方研究国学,包含经学、史学、思想、文学,“五四”以来,方法与途径大抵有两大抉择,一是借镜西方学说,一是还我本来面目。自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来,这是一大反思。胡适之、朱自清、陈寅恪、钱钟书四家,都是学贯中西,道通古今之学者,前后发言,于上述课题,却有殊途同归之见解,如胡适之云:

  • 标签: 学术创新 本来面目 “五四” 中学为体 殊途同归 胡适之
  • 简介:学术与商品联系起来,是要招人骂的.但如果仔细研判一番学术成果的供给条件,便会发现把它看做一类特殊商品,大抵是讲得通的.

  • 标签: 供应需求 商品供应 学术商品
  • 简介:我14岁那年念完初中后参军,在部队干校学了一年财务,从此再没进过学校。后来有关方面发了文件,说干校那段学习“相当于”中专学历,所以此后填表,“文化程度”一栏我就由填“初中毕业”改为填“中专”。填是填了,心里并不踏实,因为按一般理解,中专是“相当于”高中毕业的。

  • 标签: 学术性 初中毕业 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 中专 学校
  • 简介:2004年8月21日至23日,《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中国剑桥人文学者同学会、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三峡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襄樊学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了“剑桥学术传统与批评方法”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在湖北宜昌市三峡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近100名代表出席。

  • 标签: 外国文学研究 批评方法 全国学术研讨会 博学 求真 学术传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12
  • 简介:几年前中国文化研究中还有人提出,这些问题对于21世纪的中国和韩国乃至整个亚洲,文学的文化研究

  • 标签: 中合流 人文学术 合流人文
  • 简介:长期以来,我们对史学的分期界定大多是以革命史的范式来建构的,这种界定的方式必然会得出学术依附于政治的结论,但学术必定有自身内在发展的理路,而按照学术自身发展的内在理路,学术则应该走向独立的方向。中国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一直在为学术独立而不断努力,但由于中国传统儒学同政治和人伦有着天然的亲合力,所以中国的学术很难完全独立。

  • 标签: 学术 独立性 致用 《中国现代学术要略》
  • 简介:李希凡先生以其特殊的求学背景、知识结构、政治际遇、思想个性、学术旨趣书写了一个当代文化人的传奇,其红学研究成果已成为当代《红楼梦》经典意义的一部分,成为红学史不可或缺的、浓墨重彩的一页。通过梳理李希凡先生在成名之前的学习经历、知识积累、专业旨趣、理论认识以及学术成果,还原其“一举成名”背后的学术基础;同时,综观其三个阶段的红学研究成果,辨析贯穿其中、或显或隐的学术主体性精神。

  • 标签: 李希凡 红学家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 简介:摘要绩效评价一直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的重点而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问题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价中。本文首先对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在绩效评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改进办法。

  • 标签: 人力资源 绩效评价 管理团队
  • 简介:一个家伙如果吃饱了饭没事干,躲在阴暗角落里手淫的勾当也玩腻了,对拨弄裤裆里的玩意儿包括细数睾丸上的皱褶也厌烦了,转而误信传媒的商业性炒作,闲极无聊如马俊华一般“偶尔也不得不读一些时文一类的文学作品”(真可怜,似乎有人拿枪逼着他读——萧注),在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之后,居

  • 标签: 可怜 时文 文学作品 炒作 学术争论 商业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文化批判的任务就是破解意识形态,文艺学向文化学和文化批判的转向是否可以理解为知识分子对公共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等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批判经常建立在当代商业文化的意识形态共同性这一假想的基础上

  • 标签: 回到学术研究 批判回到 文化批判
  • 简介:<正>东方既晓应早发,万里前程莫恋家。祖国边疆多奥秘,江淹笔下定生花。——前辈作家马子华赠诗1937年6月,我出生在长江支流——綦江河畔的一户贫民家庭。回首前半生,自惭成绩平平;差可堪慰的是,一生清白做人,在治学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着。

  • 标签: 问学 前半生 江淹笔 民族民间文学 召树屯 文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