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1949年7月1日,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和武汉解放的锣鼓声中,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湖北日报》应运问世。植根干生活的活土,与湖北人民同呼吸、共患难,《湖北日报》走过了不平凡的里程。今年6月,为纪念《湖北日报》50华诞,湖北日报社先后举办了数次座谈会、纪念会。其间,笔者作为庆文案人员,与应邀来社的老报人作了大量接触,初步了解了《湖北日报》的创刊经过。这里,将前辈的介绍做简要归纳,以飨读者。创刊之前.《湖北日报》有两个母体,一为原江汉解放区的《江汉日报》,一为原鄂豫解放区的《鄂豫》。解放战争时期,《江汉日报剧《鄂豫》发挥新闻舆论鼓与呼的作用,动员全区军民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积极支援前线作战,作出

  • 标签: 湖北日报 新华社 武汉市 荆楚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 简介:201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逝世90周年纪念日。2014年,我从河北一位报刊收藏爱好者处,淘得一份十分珍贵的《群强》,该报出版于1925年3月14日,时隔一天就报道了孙先生逝世的新闻。我查阅多方资料,从目前公开的报道来看,这份报纸是最早详细地刊登了孙先生的病因和逝世之经过。这份《群强》为正、副两张,我只收到了正刊的那一张。现就将其摘录如下.以还原当时的细节。

  • 标签: 孙中山 逝世 早报 收藏爱好者 纪念日
  • 简介:2007年7月24日,《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民族》共同来到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组委会,与组委会秘书长赵学玉就民间文化如何走出去进行交流,同时,三大报表示将通过自身的力量为中国2700万民间艺人呐喊!

  • 标签: 民间艺人 呐喊 《中国文化报》 《中国民族报》 大报 民间工艺品
  • 简介: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汛情的晴雨表,因此,甘肃汛情的准确预报对于整个黄河中下游的防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没有电报、电话等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年代,羊报以其时效性高、成本低、传播噪音小等优势,成为传递汛情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从线性模式理论出发,分析了羊产生的背景、方式及其特点。

  • 标签: 羊报 信息传播 线性模式
  • 简介:詹大悲与《大江》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同盟会鄂省负责人余诚(字简斋,麻城县人)由日本回到武昌,住雄楚楼街,同来的有同盟会会员温楚珩(北京人),稍后回来的又有同盟会会员黄侃(字季刚,蕲春县人)。温、黄均借居在留日同学刘伯英、刘昆荪弟兄的家中(武昌涵三宫街)。其时武昌军、学两界抱有革命思想的同志已日有增加.武昌地方自治研究所学生詹瀚(字质存,笔名大悲,蕲春县人),

  • 标签: 《大江报》 军政 汉口 同盟会 地方自治 革命思想
  • 简介:《郑和研究》1999年第3期载《孙中山与澳门的不解之缘》称:“1893年7月18日,在葡萄牙籍好友飞南第的帮助下,孙中山在澳门创办了《镜海丛》。《镜海丛》中分中、葡文两种。中文版第一页每期都有一篇针砭时事的文章(相当于现在的社论),这些文章基本上都出于孙中山手笔。”这一说法很成问题,事关澳门历史和伟人史绩,很有必要考证。

  • 标签: 孙中山 郑和研究 澳门 考证 葡萄牙 文章
  • 简介:这份大字标题为:《揭露敌人,战而胜之——寸比判“打倒陈毅”的反动口号》。然而广而传知的却是《外交部“91人大字”》。一提起“91人大字”,就知道是那份由外交部91名中高层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保卫陈毅的署名大字。在“文化大革命”“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下,像外交部这样重要的部门,91名中高层干部联合署名,态度鲜明地支持与保护已被“中央文革小组”定性为“二月逆流”黑干将的陈毅,这种逆潮流而上是当时罕有的事情。

  • 标签: 大字报 外交部 “文化大革命” “二月逆流” 陈毅 干部
  • 简介:太阳崇拜是中国古代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考古资料中与太阳相关遗迹、遗物及各地岩画中太阳图像的类型及年代分析,结合文献资料,揭示了中国古代太阳崇拜的发展阶段性.

  • 标签: 太阳崇拜 考古资料 遗物 遗迹 中国古代 岩画
  • 简介:12年前,在一个秋高气爽、桂花清馨的傍晚,我特地拜访了我的老师——著名老画家阳太阳教授。一进门就见在茶几和沙发中放了一块画板。画板上钉了一小一大的两张画稿,笔墨的痕迹还很清新。“阳老!您又在搞新作啦!”阳老和蔼可亲地答道:“对,最近我正在搞几幅创作。

  • 标签: 阳太阳 《秋思》 笔墨 画家 创作 故事
  • 简介: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复建项目。在连续6年的南京重洽会上未“嫁”出去之后。已取得重要进展。人们对金陵大报恩寺的历史研究方兴未艾。今献疑浙江平湖新近出土国家一级文物《妙法莲华经》原为金陵大报恩寺之物。若然。可为重建金陵大报恩寺再添东风。

  • 标签: 平湖 历史研究 报恩 金陵 琉璃塔 出土
  • 简介:<正>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爆发以后,袁世凯利用时机,重行登台。十月三十一日离彰德抵信阳接管对付革命党的前线军权,布置对武汉的猖狂反扑。十一月一日,他又被授为内阁总理大臣,于十三日回到北京,从清政府手中接过了军政大权。但是,革命的烈火是扑灭不了的。从武昌起义到十一月底,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拥护共和。各地向袁世凯告警求援的函电,接连不断。这里共辑录了二十二篇资料,虽不全面,但基本上能够反映出在革命风暴前面清王朝统治势力土崩瓦解的情况。这一片告警、求援、索饷的呼声,弄得

  • 标签: 袁世凯 武昌起义 清政府 函电 告警 内阁总理大臣
  • 简介:湖南常德市的太阳山是一块富有传奇色彩的圣地,常德市人民政府为了充分展示绚丽多姿的太阳山文化,弘扬人民群众对光明和美好未来执著追求的精神,近年来把太阳山的开发建设纳入文化名城的创建范畴。除了重建一批寺庙宫观和人文景点外,最有影响、最富魅力的建筑是规划重建中的标志性宫殿——太阳殿。本文从太阳殿的“图”和“底”入手,解读该建筑的艺术特征,展示出一座图底和谐,道法自然,具有当代气息的和谐建筑.

  • 标签: 太阳殿 图底关系 建筑艺术 和谐
  • 简介:几千年来,太阳神信仰对于塑造我国民众的社会和文化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太阳神信仰出现之初,是作为原始宗教存在的;在漫长的岁月中,又一直留存在一些民间宗教中.这种宗教形态的太阳神信仰,可以说是我国民间太阳神信仰的核心部分和集中体现.民俗形态的太阳神信仰,就其起源而言,可以说是宗教形态太阳神信仰的辐射与延续.本文拟根据在华北等地的田野调查和民间教派的宝卷,对明清、民国时期民间教派的太阳神信仰及拜日民俗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太阳神 民国时期 明清 教派 宗教形态 文化心理
  • 简介: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在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初名建初寺,代有兴废,名亦屡易,或为长干寺,或为天禧寺。至明成祖朱棣为“父皇母后”之恩而承前代旧址,于永乐十年(1412)重建,易名大报恩寺。可惜的是,该寺并寺塔彻底毁于近代。现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南京市政府决定重建该寺并寺塔。“大报恩寺”,顾名思义就是为“报恩”而建,那末,朱棣是谁之恩呢?

  • 标签: 南京市 报恩 政府决定 明成祖 朱棣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