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在安徽文化界、知识界,特别是文学艺术界,对中国现代史上谈论较多的有两个人物:其一是陈独秀,另一人则是胡适。这两个人的名字,又总是和五四运动分不开的,而五四运动又是与《安徽俗话》和《新青年》分不开的。事实正是如此。在中国近代史上,自《辛丑条约》签订后...

  • 标签: 《安徽俗话报》 五四运动 《新青年》 陈独秀 反帝反封建 学生联合会
  • 简介:任少卿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此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

  • 标签: 少卿 伏法受诛 人情世态 发愤著书 通邑大都 仰首伸眉
  • 简介:五卅惨案发生后,在对被难家属的救济发放过程中发生了抚恤金侵吞问题。对此上海舆论界一片沉寂,集体失语,大多报刊取沉默态度,没有给予披露及相关报道。惟有《福尔摩斯》等上海小报"言大报之不敢言,登大报之不敢登",大量跟踪报道,使该事件真相大白于天下,显示出近代上海小报舆论的社会监督功能。"大报看广告,小报看新闻",就是当时对上海各类小报社会监督功能的最好评价。

  • 标签: 五卅惨案 抚恤金侵吞问题 上海小报舆论
  • 简介: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全部无电人口用上电"的目标。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的任务。截止2015年年底,我国其他无电人口的省区通电任务已经完成。目前仅剩青海省,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藏区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差,施工任务艰巨。最后3.98万无电人口目前,我国仅剩青海省3.98万无电人口,

  • 标签: 藏区 工程 太阳 政府工作报告 高海拔地区 发展纲要
  • 简介:2010年,一位耄耋老人在《艺术人生》栏目的舞台上竟接连跳了三支独舞。那娴熟的舞步,那规范的舞蹈语言,那神态,那意境,那火一样的感情,无不显示出大师的风格。在一阵接一阵的热烈掌声中,他一再谢幕,眼睛里涌起了泪水……2017年1月6日,著名舞蹈艺术家贾作光去世,享年93岁。

  • 标签: 贾作光 内蒙古 舞蹈家 向太阳
  • 简介:我今天要讲的是司马迁的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任安书》,又叫《任少卿书》,少卿是任安的字.我们读这篇《任安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大家以后有兴趣去读《史记》,那么这篇《任安书》将为我们敲开《史记》的大门.我们今天常讲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这个话的依据在哪里?依据在于《史记》.因为《史记》是从五帝写起,而不是从三皇写起,也不是从夏商周写起.

  • 标签: 《报任安书》 生死观 《史记》 儒道 先秦 司马迁
  • 简介:本件史料选自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史政局及战史编纂委员会档案。它详细地记载了担任上海警备任务的上海市保安总团参加八·一三淞沪战役的具体情况,对研究淞沪会战有参考价值。特予公布。

  • 标签: 部队 江湾 特务 具体情况 淞沪战役 战斗经过
  • 简介:略论长江、黄河两流域史前时期的太阳神崇拜吴汝祚Inthelightoftheanalysisofarchaeologicalremainsandancientlegends,thispaperexploressungodworshipamongthe...

  • 标签: 太阳神崇拜 史前时期 河姆渡遗址 太阳纹 巫术活动 良渚文化
  • 简介:太阳神话几乎在全球的各个民族中都广泛的存在着.宗教学研究的权威麦克斯·缪勒甚至认为"一切神话均起源于太阳",因而对太阳神话的研究,自然也就是神话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我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太阳神话的研究基本都是以汉族和苗、瑶、藏等大陆少数民族的太阳神话为主,而较少涉及到台湾的少数民族神话.因此本文拟以"太阳神话",这一神话学中广泛存在而又相对重要的主题,对两岸古老的太阳神话的异同、源流关系等问题作一个尝试性的探讨.

  • 标签: 台湾省 太阳神话 东夷民族 文化内涵 图腾崇拜
  • 简介:此文的许多观点和提法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说日本侵略者在当时内蒙古东部推行的一些政策有“积极的作用”,认为“启蒙蒙古人,使其文明化是不可缺少的”,把对内蒙古东部的侵略说成是“日本进出满洲”,为了使蒙古人“‘学习在世界上最正统、兴盛的日本佛教’推进了向日本的留学”等等。然而此文的资料和研究视角对于内蒙古近现代史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故本刊将此文刊载介绍给大家

  • 标签: 蒙古人 内蒙古图书馆 满洲国 文化启蒙 蒙古民族 宗教政策
  • 简介:太阳崇拜在宗教生活领域体现为周而复始的郊祀仪式。上古五帝为太阳崇拜部落,是郊祀仪式中五方上帝之原型;商代太阳崇拜与祖先崇拜联系最为紧密,突出体现为扶桑神话、十日神话与祖先祭祀的关联;《九歌·东君》是上古时代日食禳救仪式的戏剧性再现;西汉武帝时代的太阳崇拜渗透着求仙长生思想,汉一唐太阳祭仪突出体现为王者“朝日夕月”的郊祀活动。随着郊祀观念的变迁,古代太阳崇拜与人间帝王的关系经历了由亲至疏的转变过程。保存在《周颂》、《楚辞》及汉一唐《郊庙歌辞》中的太阳祭歌是对太阳崇拜的艺术赋形,是仪式活动中祝祷、祈求诸多情感的表现。

  • 标签: 太阳崇拜 郊祀仪式 朝日夕月 文学再现
  • 简介:2005年8月31日至11月30日,上海博物馆隆重推出“‘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凡尔赛宫珍藏展”,该展通过展示来自法国凡尔赛宫博物馆及勒布朗-迪韦努瓦博物馆所藏84件(组)各类材质的珍贵艺术品,将法国历史上的伟大君主——“太阳王”路易十四介绍给观众,以此表现法国历史辉煌的一页。

  • 标签: 凡尔赛宫 路易十四 法国 太阳 上海博物馆 艺术品
  • 简介:1980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中纪委关于康生问题的审查报告中,认定康生的反革命罪行之一,就是在他的幕后策划下、在他及其妻子曹轶欧指使下,炮制了"第一张大字".各种有关的书籍刊物也都是这样认定的.可是1999年7月,印红标先生在上发表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出笼记>却说:"这张大字是由哲学系少数教师自己发起的,没有人指使."另一位先生在另一刊物上发表类似文章说"七人大字是他们自发的举动".总之,他们是以"自发论"来否定中央的定论.

  • 标签: 再考订 大字报再 文商榷
  • 简介:<正>一引论内蒙古阴山山脉有分布面很广的古代岩画,乌海市桌子山的岩画群即是阴山岩画的一个分布区域。内蒙古阴山岩画不仅题材多样,而且绵延的历史跨度也很大。桌子山岩画,大致可以肯定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参照乌海市印制的《桌子山岩画》的介绍文字)。就桌子山岩画的文化形态看,它是多层面的。如果用符号学理论来观照和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具象符号、抽象符号和中性符号。严格地界分,只有具象和抽象两种符号。中性符号既有具象又有抽象的因素,介乎两者之间。如果深入地考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符号的下面牢固地凝结着早期人类强

  • 标签: 内蒙古桌子山 文化内涵 阴山岩画 人面像 太阳神 生殖
  • 简介:按照省三普办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2009年主要完成如下工作:一、吉林省人民政府加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2007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正式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8年9月22日国务院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工作,部署了第二阶段的工作。

  • 标签: 文物普查 2009年 吉林省 年报 2007年 2008年
  • 简介:陈独秀从青年开始,即投身改造中国的革命运动,先是参加反清的辛亥革命,接着反袁世凯的专制复辟,继而创建中国共产党。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他一生东奔西走,浪迹天涯。家庭的亲缘极难相聚相欢,更谈不上顾及其亲人的生养死葬。陈独秀的生父去世,他才一岁多,不懂人事;他的母亲查氏逝世,他正在东北,等他与兄长孟吉赶回安庆,母亲已是“长已矣”,早已入土,未能得见一面;他的嗣父陈衍庶病死时,他正逃亡在外。

  • 标签: 陈独秀 反清 逝世 革命运动 蒋介石 袁世凯
  • 简介: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人,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十三世纪上半叶,他出仕蒙古宫廷,曾积极辅佐蒙古统治者推行“汉法”,在加强中央集权,恢复中原地区的经济与文化等方面,作出过自己的突出贡献。有关耶律楚材的生平事迹,国内的研究成果已经有许多,但对於他在早期蒙丽交往中的地位与作用,学者们却一直较少留意。我们在查阅高丽文献时,找到了与此有关的两封书信,这两封书信在研究耶律楚材乃至早期蒙丽关系方面,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耶律楚材 李奎报 蒙古时期 高丽时期 中国 历史研究
  • 简介:本文以喀尔喀四盟灾案为中心,分析清代蒙古亲王车林多尔济其人其事.喀尔喀四盟灾案系清光绪时期由土谢图汗盟盟长、亲王车林多尔济主导,联合其余三盟盟长、副将军,以减撤喀尔喀蒙丁差使为主要目的,向清廷灾之案件.前库伦办事大臣喜昌借此参奏车林多尔济“串通各盟,虚报灾苦”.本文认为,喀尔喀四盟遭遇灾害并深陷窘境,确属实情,但车林多尔济确有把持喀尔喀地区政治,并掣肘库伦办事大臣行使权力之嫌.

  • 标签: 车林多尔济 喀尔喀蒙古 差役 灾害
  • 简介:众所周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解决了联合国建立的主要问题。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会议提案称为“国际政治合作的奠基石”,苏联大元帅斯大林认为这次会议是“联合国家战线的鲜明标志”。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4年8月21日至9月28日,美英苏三国参加,就战后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基本达成协议;第二阶段从1944年9月29日至10月7日,中美英三国参加,就联合国组织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本组史料为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顾维钧在会后向国民政府外交部呈报的《参加国际和平安全机构会议代表团报告书》,详细描述了会议的经过、会议讨论的要点及其结果。

  • 标签: 敦巴顿 顾维钧 国际和平安全机构会议 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