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64例成人整尸(男41女23)的128侧下肢观察大隐静脉、隐神经和腓浅神经等结构在踝前的位置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测量大隐静脉、足背动脉等血管的外径、隐神经等神经的宽度、厚度与深度,它们与内、外踝及胫骨前肌腱等结构的距离及彼此间的距离.结果与结论:①大隐静脉均经内踝前外侧上行至小腿,在内踝平面位置浅表恒定,是理想的静脉切开的部位.静脉距内踝前缘最突点1cm,距胫骨前肌腱1.5cm,关系较恒定,可用此二结构作为静脉的标志,多数情况静脉经此二结构连线内侧2/5与外侧3/5交点深面;足背动脉在伸肌支持带深面且距静脉在2.5cm以上,静脉切开不会伤及动脉;且动、静脉关系恒定,动脉可以作为静脉的标志.②腓浅神经均于浅筋膜内经踝关节前方下行布于足背与趾背皮肤,在踝前行于足背动脉外侧,可用动脉作为神经阻滞的标志;腓浅神经多为其两条终支经踝前下降,在足背多与隐神经和腓肠神经吻合,故当其阻滞时最好从动脉搏动点进针向外踝方向注药同时阻断其两条终支并最好同时阻滞隐神经与腓肠神经.③腓深神经与腓浅神经可能存在吻合,腓浅神经阻滞时最好同时阻滞腓深神经;腓深神经与足背动脉伴行,动脉搏动即为其标志.④足背动脉在踝前位置恒定,恰位于两踝之中点,是踝前神经阻滞时有用的标志.

  • 标签: 前区 区解剖 踝前
  • 简介:人最宝贵的是什么呢?是充满活力的健康生命。有些50岁、60岁、70岁左右的成功人士,业绩辉煌,身体却过早地累垮了。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人类社会的悲哀!鉴于此,我把中国传统性保健方法——性命术介绍给大家。什么叫性命术呢?性,指心性和性交;命,指肉体;术,指性交技术方法。狭义地说,性命术就是通过自控、愉悦的性交合,达到享乐、优生、健康、长寿的性保健技术。这项技术批判地吸取了中国古代“性养生”的精华,从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的根本上,转换人体内部能量产生、控制、运化的机制,转无奈为自控,转顺行为逆行,转耗泄为聚敛和补益。

  • 标签: 开发性 潜能 成功人士 人类社会 保健方法 中国传统
  • 简介:智力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它的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智力发展的速度并不是持续不变的,到一定时期就会变得缓慢。有的人认为智力发展的顶峰是16岁,有的人则认为是在30岁左右,所以我们对宝宝智力的开发要及时。

  • 标签: 智力发展 婴儿 发育过程 大脑
  • 简介:对于药店来说,会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忠实会员,对药店的客单价、毛利额的贡献耍高于普通消费者35%~40%。会员的数量也一度被业内认为是门店销售业绩的保证,会员的维护、开发成为必修课,药店在增加老会员粘性与忠诚度方面不遗余力,在开发新会员方面更是别出心裁。

  • 标签: 会员 销售业绩 药店 消费者 必修课 忠诚度
  • 简介:摘要游离骨移植技术是解决骨缺损的较好方法,但会造成供的骨缺损及可能的功能问题。本文设计实施了在游离腓骨移植术中,切取腓骨时保留下一小部分相连的皮质及骨膜,以便于供以此连续性的骨皮质及骨膜为基础,逐渐长出新骨并最终修复供的腓骨缺损,减少了骨移植对供的破坏,弥补了游离骨移植技术的主要弊端,从而引发并探讨了骨移植手术的经济及供再生的理念。

  • 标签: 游离移植 腓骨移植 供区连续性皮质 骨瓣供区经济及再生学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济南市莱芜老年人群带状疱疹发病情况及经济负担。方法于2019年7—9月,以济南市莱芜作为研究现场,将5个社区中1959年7月1日 前出生的8 300名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纳入研究。同时,对2017年7月1日以后发病的220例病例开展疾病经济负担调查。采用带状疱疹发病情况和经济负担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并比较不同特征老年人群带状疱疹发病及经济负担。结果8 300名研究对象年龄为(71.46±6.71)岁;男、女性分别占44.10%和55.90%。发病年龄在60岁及以后的累计发病率为73.61‰,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和≥80岁年龄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28.03‰、71.26‰、86.09‰、93.48‰和88.10‰;2014—2018年年均发病率为9.49‰,年发病率分别为7.59‰、7.23‰、8.43‰、10.24‰和13.98‰。2017年7月1日以后发病的220例带状疱疹病例费用为(2 626±667)元,M(Q1,Q3)为715(303,2 358)元。其中,门诊病例费用为(1 329±1 835)元,M(Q1,Q3)为560(300,1 320)元;住院病例费用为(14 303±16 571)元,M(Q1,Q3)为8 190(4 368,15 160)元。结论带状疱疹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可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

  • 标签: 疱疹,带状 发病率 横断面研究 经济负担
  • 简介:8月28日,台儿庄卫生局党委召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动员大会。卫生局党委组织党委全体成员、副科级干部、各卫生单位院站所长(书记)及各科室负责人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经济发展 卫生局 台儿庄 环境 优化 行风
  • 简介:摘要慢性疲劳综合发病机制中,脾胃两脏为其发病的核心脏腑,而临床表现出的症状皆归于此,通过针刺眼眶周围的脾、胃配合中焦、上焦,以达到调理脾胃气机、益气补血、壮肌消疲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因病机,应用眼针的治疗手段,总结归纳其作用原理,为临床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眼针 脾区 胃区 慢性疲劳综合征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简单的重建牙槽嵴技术。腭部取骨可以用来即刻重建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取骨术后反应轻的优点。材料和方法17名患者(男性10人,女性7人),治疗时间1年以上。使用环形钻从上腭穹窿部取核状骨重建美学区域的牙槽嵴。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骨缺损的类型和位置、取骨的大小、是否同时拔牙、是否即刻种植、是否需要软组织瓣覆盖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结果取骨的平均长度12.5mm(长度范围9~14mm)。平均宽度7.3mm(宽度范围5~9mm)。在11个病例中,采用了拔牙后旋转腭侧带蒂的结缔组织瓣技术。没有患者出现取骨不适。16名患者成功的完成了单牙的种植修复。讨论骨重建的最佳材料是自体骨,而且应该在取骨简单、术后反应小的部位取骨。使用上腭核状骨重建牙槽嵴具有以上的全部优点。结论在这篇初步的研究中,介绍了一种新的重建牙槽嵴的技术。“上腭核状骨”重建牙槽嵴具有取骨简单、有效、取骨术后反应轻的优点。可以对牙槽嵴的缺损进行三维重建。

  • 标签: 牙槽嵴 骨重建 取骨 上腭 术后反应 即刻种植
  • 简介:目的研究经鼻蝶入路鞍及上斜坡的内镜解剖,确定解剖标志及内镜手术操作范围.方法选取10例灌注尸头,模拟经鼻蝶窦入路,在内镜下显露鞍及上斜坡,确定解剖标志,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视神经隆起、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及斜坡凹陷是蝶窦后壁的重要解剖标志.内镜下显露范围广泛,从鞍至枕骨大孔前缘、寰枢椎,外侧可达海绵窦及斜坡颈内动脉、枕髁和咽鼓管.结论熟悉掌握内镜下鞍及上斜坡重要解剖结构及其相对位置关系,是进行中央颅底手术的关键.

  • 标签: 内镜 经鼻蝶入路 鞍区 斜坡区
  • 简介:方美琪是某国资银行部门经理,入职三年连升三级,对岗位各项业务都驾轻就熟。慢慢地,她发现自己不用那么"拼"也能在体制内"混"得不错。于是,她开始缺席公司举办的管理培训班,很少参加一些员工聚会。但是舒服的日子没过多久,美琪因工作业绩下滑而被降职。

  • 标签: 银行部门 连升三级 管理培训班 职场人 发展区 心理学概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患者女,2岁。3d前从50cm高处坠落,着地部位不详,短暂啼哭,当时未发现外伤痕;第2d白天患儿玩耍正常,无恶心、呕吐,晚患儿入睡时突然大声啼哭,且夜间多次啼哭,第3d清晨发现患儿精神差而入院。病程中无二次外伤史。查体:嗜睡,强迫后仰头位,双瞳等大等圆约4mm,光反射灵敏,余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凝血四项正常。环枢关节CT平扫未见明显骨折及脱位。头颅CT示:斜坡偏左硬膜外血肿,血肿量约3ml,延髓轻度受压表现。入院后经颈部制动,积极止血、脱水、预防感染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13d,复查CT血肿吸收后出院。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斜坡区 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CT平扫 高处坠落 定位体征
  • 简介:摘要皮片和皮瓣是创面修复的常用工具,但切取皮片和皮瓣就会对供造成损伤。若忽视供处理就会导致供出现各种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功能的问题,故在选择皮片或皮瓣时,应将供处理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切勿因片面追求受修复效果而忽视给供造成的不良后果,务必综合权衡供、受的利与弊,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修复效果作为皮片或皮瓣选择的基本要求。从创面美容修复理念考量,还应考虑到如何实现供的美容修复。近些年,皮片和皮瓣供的处理受到普遍关注,取得一些进展,但是距离美容修复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组织本专题的目的是通过介绍国内在供美容修复方面的相关工作,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对供的美容修复更进一步的重视。

  • 标签: 皮肤移植 外科皮瓣 供皮区 供瓣区 美容修复
  • 简介:背景:钉棒系统内固定已成为重建骨盆Ⅰ及Ⅰ+Ⅳ肿瘤切除术后骨盆环缺损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固定方式尚无统一的认识。不同固定方式的内固定失败率有所不同,其临床疗效比较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对比不同钉棒系统重建骨盆Ⅰ及Ⅰ+Ⅳ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并评估患者发生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累及骨盆Ⅰ及Ⅰ+Ⅳ的肿瘤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5-69岁,平均(41.0±17.7)岁。所有病例均接受了骨盆肿瘤切除以及钉棒系统固定,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植骨或骨水泥强化。钉棒系统固定时,12例使用单棒双钉,30例使用双棒四钉。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及其他治疗情况、临床效果以及内固定失败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3-168个月,平均(36.1±32.3)个月。6例患者出现了内固定失败,其中单棒双钉组4例,双棒四钉组2例。2例内固定失败患者进行了翻修手术,其中1例进行了内固定拆除,另一例接受了内固定翻修以及自体腓骨植骨重建。双棒四钉组的内固定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棒双钉组(P=0.003)。内固定生存率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09),年龄≤21岁的患者内固定失败率较年龄〉21岁高。骨盆Ⅰ+Ⅳ肿瘤切除组内固定失败率高于骨盆Ⅰ切除组(P=0.007)。结论:骨盆Ⅰ及Ⅰ+Ⅳ肿瘤切除术后双棒四钉固定可以提供良好的短期及长期稳定性,而单棒双钉固定的强度相对不足,内固定容易失败。对于年轻患者以及良性肿瘤患者,肿瘤切除后建议采用钉棒系统固定联合自体骨移植的生物学重建;对于老年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需要放化疗的患者,建议采用钉棒系统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机械性重建。

  • 标签: 骨盆肿瘤 保肢手术 骨盆Ⅰ区/Ⅰ、Ⅳ区 骨盆环重建 内固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