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氏啮小蜂(海南种群)是寄生椰子织蛾蛹期的本土天敌。研究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的功能反应,能为该蜂室内扩繁和室外控害利用提供基础。【方法】在室内观察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行为基础上,研究了营养(10%蜂蜜)、寄主蛹(初、中、晚)期对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镜下观察1头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可寄生多头椰子织蛾蛹,寄生量随寄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当寄主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增长率随寄主密度的增大逐渐减缓,属于HollingⅡ功能反应。在无营养条件下,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初、中、晚期蛹的理论最大寄生量分别为1.5、1.4、1.2头·d~(-1);在10%蜂蜜饲喂条件下,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初、中、晚期蛹的理论最大寄生量分别为1.8、1.7、1.3头·d~(-1)。【结论】HollingⅡ型拟合结果表明,椰子织蛾初期蛹是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寄生的最佳时期,补充营养能够提高椰子织蛾的寄生力。

  • 标签: 椰子织蛾 功能反应 周氏啮小蜂 海南种群
  • 简介:在全国上下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我们迎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20的纪念日。20来,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投入约180亿元资金,择优资助了10万余个项目,其中的一些资助项目成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先导。在推进源头创新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取得了日益显著的成绩,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 标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自主创新 力量 源头 评论 计划项目
  • 简介:【目的】研究补充营养对氏啮小蜂海南本土地理种群和北京地理种群的生物学参数是否有差异。【方法】设置不同的营养(10%蜂蜜、10%蔗糖、10%葡萄糖、水、空白)分别饲喂氏啮小蜂,统计2个地理种群的寄生率、羽化率、出蜂量、寿命。【结果】2个地理种群的氏啮小蜂羽化后不久即可进行交配,补充10%蜂蜜、10%蔗糖、10%葡萄糖能显著提高2个地理种群的寄生率、羽化率、出蜂量、雌雄蜂寿命,补充不同的营养对两个地理种群的雌雄比、发育历期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饲喂10%蜂蜜的海南地理种群寄生率最高(84.60%),饲喂10%葡萄糖的海南地理种群羽化率最高(97.47%),饲喂10%葡萄糖的海南地理种群出蜂量最高(60.03头),饲喂10%葡萄糖的海南地理种群雌、雄蜂的寿命均为最高,分别为9.13和8.53d。营养和地理种群的交互作用对氏啮小蜂雄蜂的寄生率、羽化率、出蜂量、雌雄比、雌雄蜂寿命具有显著影响,而对氏啮小蜂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结论】补充营养可不同程度促进氏啮小蜂生殖力、寿命及寄生率,对寄生蜂繁育和利用其进行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周氏啮小蜂 椰子织蛾 营养 地理种群 生物学
  • 简介:人类在血型检测中遇到的百难题,终于破解。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人ABO血型纳米磁珠检测技术与试剂开发”,在理论、技术与工艺三方面获得突破,解决了红细胞不能长期保存的国际性难题,并将结束我国血型检测长期以来只能测定一半血型的局面。

  • 标签: ABO血型 检测技术 破解 基金项目 企业创新 长期保存
  • 简介:200610月30日重阳节于上海,有来自北京的邓希贤、张人骥,广州的孙桂芬,与当地的郑则慧、张玉砚及亲人,魏乃森、于宗瀚以及海外归来参与的黄晔及亲人等新(1949三校合并后)北大校友相聚一堂,为我国著名的脑科学专家张香桐教授祝贺百岁寿辰。

  • 标签: 重阳节 脑科学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