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高职高专传染学教学现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职高专传染学教学现状为依据,从高职高专传染学教学现状、高职高专传染学教学的有效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说明,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高职高专 传染病学 教学现状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预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幼儿园中班学生72名,时间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6例。实施强化健康教育作为观察组,实施简单健康宣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传染发生率。结果相较于观察组传染发生率为1例(2.78%),对照组为7例(19.44%),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90.7±8.0)分,对照组为65.3±7.1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幼儿园学生,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各传染的发生,提升对传染知识的掌握情况,改善生活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幼儿园 传染病 健康教育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大部分综合医院在进行传染预防以及管理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工作人员不具备充足的传染认知,医院设备更新不及时等,为提升医院传染预防与管理效率,就需要加强对传染预防管理的考核,通过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疾病认知,增加设备设施投入,从而使医院针对传染所具备的综合控制能力得到提升。

  • 标签: 医院 传染病 预防 管理
  • 简介:摘要健康教育是通过传播、教育、干预等手段,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以达到促进健康目的的系列活动和过程。在传染预防控制中,采用健康教育,可促进民众的传染防控意识,并掌握基本的预防措施,为人们的健康增添保障。本文针对传染健康教育对象、传染健康教育重点内容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传染防制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 传染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目的回顾2011-2017年咸阳市中心血站Cobass201核酸检测系统检测结果无效的数据,分析产生的原因,制订预防措施,提高核酸检测效能。方法统计咸阳市中心血站2011-2017年核酸检测结果无效测试数和类型并分析。结果2011-2017年核酸检测总测试数为60291次,其中检测结果无效测试共663次,总结果无效率为1.10%(663/60291);在所有的无效原因中,以硬件故障所致结果无效测试数所占比例最大,为36.05%,其后依次为阴阳对照扩增无效、操作失误以及IC扩增无效等,并且不同年份间核酸检测结果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3,P<0.05)。结论硬件故障所致检测结果无效是该站核酸检测无效的最主要原因,且呈逐年增高趋势,加强核酸检测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将能提高核酸检测的效能。

  • 标签: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无效结果
  • 简介:【摘要】 疾控中心(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是政府机构确立的、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的事业性单位,于传染疾病的控制、建立健康生活环境中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疾控中心发展较晚,为了锲和我国特有的经济水平的国情,加强对疾病中心现状的探究,提高传染预防与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标签: 疾控中心 传染病 预防与 控制 策略
  • 简介:春季来临,气温回暖,自然界各种微生物开始活跃起来,是流感、肺结核、麻瘆、流脑、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高发季节。为普及传染防控知识,强化师生们安全防控意识,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近日,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多措并举积极做好春季传染防控工作。

  • 标签: 传染病防控 初级中学 身心健康 宣传教育活动 合阳县 预防
  • 简介:摘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政府机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在控制疾病传染暴发,努力构建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流行性传染的发病诱因及传染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常见流行性传染预防与控制策略,对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的防护能力,加强传染疾病的预防监测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疾控中心 传染病 预防控制 策略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传染预防控制中的意义。 方法: 本研究主体为 2016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间到基层部队的两个地理位置相近单位,对数量相等的官兵进行预防教育的 92 例 受检者。分 A 组和 B 组,均 46 例,行健康教育与常规指导。对比传染预防效果和干预满意度。 结果: A 组的传染发生率为 4.35% , B 组为 17.39% ;健康知识评分高于 B 组;干预满意度为 97.83% , B 组为 84.78% ( P < 0.05 )。 结论:为体检人员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传染,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传染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学校常见传染的有效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方法对某地区2013~2018年学校常见传染的上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有效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进行整理总结和讨论研究。结果2013~2018年某地区17所学校出现并上报的传染共14种,128例,平均每年发病率为6人/万人。按照传染传播途径进行分类,以呼吸道传染发生率最高,占53.13%,与其他系统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按照传染的类型进行分类,则以手足口病发生率最高,占35.16%;其次为诺如病毒传染,占24.22%,与其他种类传染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类疾病的分布中以学校的学期分布具有相关性,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的3~4月份和下半年的9~10月份。结论学校传染预防机制应当落实到位并严格规范,尤其是加强预警信息的发布,对疑似病例的上报,同时还需要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校医务室的培训以及长效依法监督管理措施。

  • 标签: 学校 常见传染病 预防 管理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干预对手足口传染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某社区生活儿童1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接受社区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对比两组儿童手足口传染的发病率以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手足口传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手足口传染的发生率,并且通过社区干预可以为发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病情干预,降低其病情危害,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社区干预 手足口传染病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夏季急性肠道传染的特点,总结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分析急性肠道传染的流行特征,对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分类评价。结果急性肠道传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年龄聚集性等特点,临床特点主要为发热、腹泻、恶心呕吐等。结论急性肠道传染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其流行特征明显,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控制该类疾病的流行。

  • 标签: 夏季 肠道传染病 预防 控制
  • 作者: 宋爱菊王文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青州市东夏中心卫生院山东青州262514)【中图分类号】R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32-01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场所,人群密集,极易成为各种疾病感染传播的场所。3-6岁幼儿年龄小,自身的抵抗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身体的不适。幼儿园中一旦有幼儿感染传染病,极易造成病毒传播,甚至疾病爆发,既影响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又会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伤害。幼儿园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确实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才能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生活学习环境。1成立组织加强管理成立镇教管办主任、镇卫生院院长、市场管理所所长为组长,各幼儿园园长、镇医院防保科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及幼儿园餐饮安全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蔓延,应规范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2大办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全镇各幼儿园的园长、教师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同时为了帮助家长了解有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向家长发放“传染病防控知识家长宣传资料”,并由保健医生定期组织幼儿家长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的专题讲座,向家长介绍不常见传染病的种类、主要症状、具体的防范方法等;每到传染病高发季,告知家长具体的防范措施及需要配合的事项;通过卫生宣传栏、微信等途径向家长宣传传染疾病的预防知识,掌握科学防治方法,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防患于未然。3落实晨、午检3.1家庭晨检是目前一项传染病防控新举措,也是做好传染病防控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家长每天在幼儿入园前,看一看幼儿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眼睛有无充血,皮肤是否有疹子;摸一摸幼儿的额头或耳后的体温是否正常等。3.2入园晨检(1)落实了晨午检才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在入园前晨检中,要求参与值班的教师均要做到“一看、二摸、三观察、四测量体温”。(2)在晨检时一但发现幼儿有发热且伴有皮疹的症状,应立即劝说家长带幼儿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3)在传染病高发季节要求班级进行午检,随时关注每位幼儿的情绪,发现异常及时做好体温测量工作。3.3落实卫生消毒、通风工作严格落实卫生消毒制度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重要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乙型肝炎传染预防护理对策及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84 例慢性乙型肝炎传染易感患者依照双盲选法 分成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给予预防护理) ,每组 各 42 例。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相比参照组,实验组病毒感染率更低,焦虑、抑郁评分更低,疾病知识掌握度及遵医行为评分、护理满意度更高, P<0.05,比较有差异性。 结论:将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传染易感患者护理中效果确切, 可予以推广、借鉴 。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传染病 预防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于我社区患有手足口传染的患者,在其管理过程中实施社区干预对策的应用管理效果以及价值研究。方法:将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0月在本社区接受管理的 124例患有手足口传染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讨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患者平均的划分至两组,常规指导组的患者不采取任何方式的指导和管理,实验指导组则采取社区干预对策对其展开指导和控制,实行结束之后将对手足口传染的患者其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结果:据统计, 实验指导组的患者在经过社区干预对策之后有效概率( 93.54%),该概率明显的高出常规指导组病患者的有效概率( 70.96%),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使用社区干预对策的方法来指导我社区患有手足口传染的患者,可以显著的减少手足口传染的发病概率。

  • 标签: 手足口传染病 管理效果 社区干预 病症 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维西县甲、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的流行趋势。方法通过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收集维西县2018年传染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维西县2018年无甲类传染。全县共报告乙、丙类传染14种,1214例,发病率为737.98/10万,较2017年(519.14/10万)相比上升42.15%。发病前五位的疾病排序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结论维西县传染疫情态势十分严峻,要加强呼吸道、血源类、肠道传染传染的防治与监测。

  • 标签: 传染病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传染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2018年2月到2019年1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传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常规干预管理)与观察组27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认知评分、服务满意率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认知评分与服务满意率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方法可有效提升传染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提高其预防控制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预防控制 传染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健康教育在传染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地区的疾控中心(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搜集的720名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一般资料,按照研究对象有无接受传染预防健康教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对传染的认知程度、总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对传染的认知程度评分、总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传染预防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传染病 预防控制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