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观察基质金属蛋白-7(matrixmetalloproteinase-7MMP-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检测25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7的蛋白定位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中MMP-7表达明显增高(P<0.05),并与癌组织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结论MMP-7参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和转移,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发展及预后判断的一种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抑制基因RECK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和正常子宫内膜中如何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沈阳市妇婴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4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标本石蜡切片和同期20例子宫脱垂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石蜡切片,对组织RECK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1、RECK表达在细胞膜表达,内膜癌组织中RECK阳性表达率为53.6%;对照组RECK阳性表达率为80%,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Ⅰ期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ECK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Ⅲ期(P<0.05),Ⅱ期与Ⅰ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期与Ⅲ差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浅肌层浸润者RECK表达阳性率高于深肌层浸润者(P<0.05);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间RECK表达差别无显著性意义;RECK在有淋巴转移和无淋巴转移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RECK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广泛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或不表达。2、RECK可抑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基因 RECK 子宫内膜癌
  • 简介: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发达国家一直居高不下。2013年美国癌症协会大样本调查显示每天大约有1600名美国公民死于癌症,而乳腺癌是继肺癌之后女性死亡的第二号杀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并渐趋年轻化。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间的相互作用,是多因素、多步骤的连续过程。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乳腺肿瘤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基质金属蛋白(MMPs)家族是一类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且依赖于钙离子和锌离子的蛋白,对于维持细胞外基础环境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在发生颅脑损伤后,神经血管单元的结构和完整性被破坏,会出现MMPs的异常表达,使血脑屏障和神经血管单元的稳定性被破坏,导致脑组织出现继发性的损伤,而在血管、轴突再生和轴突髓鞘形成过程中,MMPs也都有参与,本文将MMPs与颅脑损伤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 颅脑损伤 神经血管单元
  • 简介:基质金属蛋白(MMPs)存在于许多生理与病理过程,如生殖过程中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胚胎着床等生理变化和肿瘤细胞的浸润与转移、炎症的发生及扩散等病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MPs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促进血管的新生、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及表型改变、血管重塑、维持斑块稳定性。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病理过程 MMP 血管重塑 斑块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清基质金属蛋白-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对单中心临床样本中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88例胆汁淤积患儿,包括89例胆道闭锁患儿(BA组),6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15例胆总管囊肿和20例胆汁淤积症患儿为疾病对照组(DC组),另纳入23例同期体检健康婴儿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MMP-7水平。连续变量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用Spearman相关分析MMP-7与实验室指标、肝纤维化分期及炎症等级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并确定最佳临界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BA组血清中MMP-7含量为44.59(36.1,64.3)ng/ml明显高于DC组[10.1(7.1,12.2)ng/ml,P<0.001]和NC组[4.9(3.9,9.3)ng/ml,P<0.001];DC组MMP-7含量亦明显高于N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与实验室各指标相比,MMP-7诊断效能最好,AUC面积为0.982(95%CI:0.970~0.996);当最佳临界值为12.8 ng/ml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度分别为0.986、0.927、94.44%、96.36%和96.28%。MMP-7含量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高度相关(r=0.61,P<0.001),其次MMP-7含量与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含量呈中度相关(r=0.48,P=0.03;r=0.53,P<0.001)。当把MMP-7、GGT、TB和DB作为联合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时,与单独MMP-7比较,联合后的诊断效能区别不大。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患儿血清MMP-7含量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462;P<0.001),而与炎症活动度不相关(r=0.192;P=0.07)。结论血清MMP-7作为独立指标诊断BA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准确度,其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表明其具有作为治疗靶点或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能。

  • 标签: 胆道闭锁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胆汁淤积症 肝纤维化
  • 简介: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9(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MMP-9在3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34份异位内膜组织和30份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以及31份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内异症中的异位内膜组与在位内膜组中的MMP-9的表达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异位症中的异位内膜组与正常对照组的MMP-9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住内膜中MMP-9的高表达,提示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组化法 发病机制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MP-2在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宫颈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否、临床分期进行比较,探讨其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48例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16例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MP-2在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4.58%、37.50%、31.25%,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P=0.012)、宫颈癌与宫颈良性病变组织(P=0.031)间的MMP-2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之间的MMP-2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MMP-2在不同临床分(P=0.001)及淋巴结转移(P=0.002)中的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年龄患者的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率无差异(P>0.05)。结论MMP-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MMP-2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临床分期越晚,其肿瘤组织中MMP-2的表达率越高。伴淋巴结转移宫颈癌MMP-2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MMP-2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无关。

  • 标签: 宫颈癌,机制金属蛋白酶-2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残和死亡的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在改善和恢复缺血区血流灌注过程中,有可能会加重脑组织损伤,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的破坏是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继发脑水肿、脑出血、炎性改变的重要原因[1]。其可能的损伤机制包括自由基损伤、蛋白激活、炎性细胞浸润、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中基质金属蛋白-1(MMP-1)表达变化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因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行子宫全切术的绝经后患者30例为POP组;以同期无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的绝经后患者30例为对照组,于手术中取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中MMP-1表达变化。结果POP组中阴道组织,子宫主韧带组织中MMP-1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5)。结论POP患者阴道组织、主韧带组织弹性纤维组织中MMP-1者表达增加,可能与POP发生有关。

  • 标签: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胶原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1(MMP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MM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设计并合成靶向MMP1的小干扰RNA(siMMP1)和阴性对照siCON,并在肝癌细胞株HepG2(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中进行转染,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链反应(RT-q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验证敲降效率。在HepG2中进行siMMP1和siCON转染,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siMMP1组和siCON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两组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MMP1 mRNA在肝癌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248±0.038比0.075±0.010,t=7.566,P<0.05),生存分析表明高表达MMP1 mRNA的肝癌患者较低表达MMP1 mRNA的患者有更短的总体生存时间[风险比(HR)=1.987,95%可信区间(CI):1.623~2.287,P<0.01]和无病生存时间(HR=1.413,95%CI:1.114~1.852,P<0.05)呈负相关。siMMP1和siCON瞬时转染HepG2细胞48 h后,siMMP1对HepG2细胞MMP1 mRNA表达的抑制率为(80.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83,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在转染后siMMP1组迁移细胞数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124±19)个比(243±27)个,t=6.1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在转染后siMMP1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96±7)个比(144±14)个,t=5.33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P1高表达是肝癌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下调MMP1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肝癌 小干扰RNA 迁移 侵袭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1(MT1-MMP)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中MT1-MMP蛋白的表达;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作为统计分析的工具,MT1-MMP表达与临床病理因子的关系用卡方检验和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检验CoxRegression。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T1-MMP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2.3%,表达强度在不同分期和不同淋巴结转移数目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相关(P〈0.050),在不同大小肿瘤间及在ER、PR和HER-2不同表达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1-MMP阴性患者与弱至中度阳性或强阳性患者间的无病生存期比较,MT1-MMP(-)为65.0%,MT1-MMP(+-++)为27.1%,MT1-MMP(+++)为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不同MT1-MM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患者的7年生存率也明显不同,MT1-MMP(-)为77.5%,MT1-MMP(+-++)为60.4%,MT1-MMP(+++)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根据不同分期和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分层分析发现,MT1-MMP蛋白不同表达强度的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根据不同肿瘤大小的分层分析发现,不同MT1-MMP表达强度的T2期和T4期患者预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0),但T1和T3期患者预后没有差别。多因素分析显示MT1-MMP是有意义的预后因子,MT1-MMP强阳性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倍,弱到中度阳性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3倍。结论MT1-MMP的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有关,MT1-MMP是乳腺癌的预后因子。

  • 标签: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乳腺肿瘤 预后
  • 简介:基质金属蛋白-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又称白明胶A,它表达广泛,能够降解明胶、多种胶原和基底膜成分,对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作用推动了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atherosclerosis,CAS)的形成和进展[1].本文将MMP-2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 研究进展 明胶酶A 基底膜
  • 简介:摘要糖尿病足溃疡是非外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加快愈合已成为研究热点。调控修复相关因子在促进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对基质金属蛋白家族参与调控糖尿病足溃疡修复及可能的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 标签: 糖尿病足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头颈鳞癌为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虽然手术联合辅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体生存率并没有显著提高。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9不仅与头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上皮-问充质转化及血管生成相关,而苴能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是头颈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侵袭与转移 头颈鳞癌 恶性肿瘤 辅助治疗 血管生成
  • 简介:根据GenBank报道的基质金属蛋白组织抑制剂-2(TIMP-2)氨基酸序列和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设计,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得到适合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目的TIMP-2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质粒pPIC9中,构建了pPIC9-T2表达载体,PCR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得到了正确的TIMP-2基因序列.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抑制剂 人工合成 克隆 GENBANK 毕赤酵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MP-9在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及30例头痛患者脑脊液中MMP-9的浓度。结果:与病例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膜炎组脑脊液MMP-9浓度(ng/ml)显著增高,P<0.001,MMP-9的ROC曲线发现,曲线下面积0.923,95%可信区间(0.867~0.980),灵敏度97.50%,特异度72.50%,P<0.001。结论:脑脊液中MMP-9对病毒性脑膜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脑膜炎 MMP-9 ROC
  • 作者: 牛璐璐1,王丽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9-19
  • 出处:《医师在线》 2019年第09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糖基化终产物(AGE)与金属蛋白酶诱导物(EMMPR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关系,研究AGE是否通过EMMPRIN/MMP途径影响Ⅰ型胶原的代谢。方法用AGE-牛血清蛋白(BSA)、EMMPRIN抗体、AGE-BSA+EMMPRIN抗体分别干预小鼠成骨样细胞和巨噬细胞构建的共培养体系24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Ⅰ型胶原含量。将不同浓度的AGE-BSA(0、50、100、200、400mg/L)干预共培养的细胞24h,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成骨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MMP-2和MMP-9的分泌量。结果AGE-BSA干预后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显著降低,EMMPRIN抗体组Ⅰ型胶原含量增加,EMMPRIN抗体+AGE-BSA组Ⅰ型胶原水平显著增加。不同浓度AGE-BSA干预共培养体系后,Ⅰ型胶原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且随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MMP-2、MMP-9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并随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在体外随着AGE浓度的增加刺激EMMPRIN/MMP分泌,促进Ⅰ型胶原降解,进而影响骨质的代谢。
  • 作者: 牛璐璐 1,王 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9-19
  • 出处:《医师在线》 2019年第9期
  • 机构:摘 要:目的 观察糖基化终产物( AGE)与金属蛋白酶诱导物( EMMPR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的关系,研究 AGE是否通过 EMMPRIN/ MMP途径影响Ⅰ型胶原的代谢。方法 用 AGE-牛血清蛋白( BSA)、 EMMPRIN抗体、 AGE-BSA + EMMPRIN抗体分别干预小鼠成骨样细胞和巨噬细胞构建的共培养体系 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ELISA)检测Ⅰ型胶原含量。将不同浓度的 AGE-BSA( 0、 50、 100、 200、 400 mg/L)干预共培养的细胞 24 h,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成骨细胞Ⅰ型胶原 mRNA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 MMP-2和 MMP-9的分泌量。结果 AGE-BSA干预后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显著降低, EMMPRIN抗体组Ⅰ型胶原含量增加, EMMPRIN抗体 + AGE-BSA组Ⅰ型胶原水平显著增加。不同浓度 AGE-BSA干预共培养体系后,Ⅰ型胶原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且随 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 MMP-2、 MMP-9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并随 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在体外随着 AGE浓度的增加刺激 EMMPRIN/MMP分泌,促进Ⅰ型胶原降解,进而影响骨质的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