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探查联合腹腔脱落细胞检查的诊疗意义。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经胃镜病理证实为癌,术前未接受过抗肿瘤药物治疗;(2)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远处转移;(3)无手术禁忌证,能耐受手术;(4)愿意接受腹腔镜探查和腹腔脱落细胞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上述纳入标准,收集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2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三期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1516944)中的22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162例,女63例,年龄23~78岁。45例(20.0%)为Borrmann分型Ⅰ~Ⅱ型,180例(80.0%)为Ⅲ~Ⅳ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和腹腔冲洗脱落细胞检查。腹腔镜探查顺序:左右膈下→肝脏和脾脏→腹腔壁层腹膜→盆腔→大网膜和小肠及系膜→横结肠系膜→胃;探查内容:(1)有无腹水;(2)腹盆腔腹膜、肠系膜、大网膜和Douglas腔有无转移灶;(3)肝表面有无转移;(4)胃周淋巴结是否肿大;(5)胃浆膜面有无浸润;(6)胃壁是否僵硬。以500 ml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冲洗左右膈下、腹盆腔腹膜及肠系膜,取头高脚低位于Douglas腔、肝下及脾窝收集腹腔冲洗液,细胞检查有无脱落的肿瘤细胞。评估标准:(1)腹膜转移(P):P0为无腹膜转移;P1为有腹膜转移。(2)腹腔游离癌细胞(CY):CY0为腹腔灌洗液细胞检查无癌细胞;CY1为腹腔灌洗液细胞检查有癌细胞。分析患者腹腔镜探查联合腹腔脱落细胞检查结果、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25例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后,有68例(30.2%)纠正了临床分期,其中分期下降7例(3.1%),上升61例(27.1%)。经第一次腹腔镜探查及腹腔脱落细胞检查后评估为P0CY0的1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中,126例行D2根治术,另38例因发现肿瘤局部病期较晚或局部淋巴结广泛融合,予以新辅助化疗。29例被评估为P1CY0或P1CY1的患者及32例P0CY1的患者术后均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转化治疗,经相应治疗后进行第二次腹腔镜探查,以明确治疗方案。全组有44.0%(99/225)的患者腹腔镜探查后改变了原治疗方案。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月。225例患者的总体2年生存率为64.0%,经第一次腹腔镜探查后评估为P0CY0、P0CY1、P1CY0~1 3组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0.7%、65.6%和24.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分层分析显示,180例术前分期为Ⅲ期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及腹腔脱落细胞检查后发现125例为P0CY0,28例为P0CY1,27例为P1CY0~1,3组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0.4%、64.3%和29.6%,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探查联合腹腔脱落细胞检查对提高精准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情况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可以避免非治疗性的开-关腹手术。

  • 标签: 胃肿瘤,局部进展期 腹腔镜检查 细胞学,腹腔脱落细胞学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微滤技术分离检验人血中脱落上皮细胞的新方法。方法选用微孔滤膜并构建细胞分离过滤平台,优化过滤参数;制备15组混合细胞悬液,每组包含2个等比例混合的样本,1个进行常规DNA检验,另1个经过滤平台过滤,取滤膜作DNA检验,对比两者的STR分型结果,评判过滤平台的细胞分离效果。结果当流量为250mL/h、滤膜孔径30μm时,白细胞滤除率可达90%以上,而脱落上皮细胞截留率不低于70%;对15组混合细胞悬液经分离检验,14组获得预期结果。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人血中脱落上皮细胞的分离检验,能够改善此类检材中目的细胞的STR分型结果,为刑事案件中血迹浸染的烟蒂等混合生物检材的细胞分离检验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标签: 微孔滤膜 细胞分离 DNA检验 混合生物检材
  • 简介:1案件简介某年9月18日,在某地发生两起日系警车车窗被砸破,车内物品被盗的案件。案发现场因为光线较暗,视频监控图像并不清晰,案件线索有限,勘查人员在勘查现场的时候根据现场撬痕,推断嫌疑人是将副驾驶车窗用工具撬开,从而打开车门在车内进行翻动,进而将车内物品盗走。根据此特征,

  • 标签: 二步擦拭法 微量 脱落细胞 DNA检验 STR—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诊断中肿瘤脱落细胞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2022年1月,接诊住院的肿瘤病人,总共30例。对30例病人执行胸腔水及痰液的搜集,并依照实验规定,将其规范制成载玻片。此后,选择瑞特姬姆萨药液,对载玻片标本进行合理地上色。依靠高倍显微镜,对载玻片全面观察。结果:经检测,浆膜转移癌病人(共15例)中,呈阳性病人,总共12例(80.0%)。而原发肺癌患者(共15例)中,呈阳性病人,总共10例(66.67%)。结论:在肿瘤的疾病诊断中,脱落细胞检测法具确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腔水 肿瘤 确诊价值 脱落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检查与干化学试纸条检测尿红、白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人群的尿液标本76例,将这些标本分别采用显微镜检查、干化学试纸条检测这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分析对比尿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检查与干化学试纸条检测尿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具有差异性,临床上这两种方法不能互相替代,而应该同时使用,才能达到提高诊断准确率的目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显微镜检查 干化学试纸条检测 尿红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中红细胞的检验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到我院进行尿液检查的400例患者的新鲜尿液样本,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取40例健康人的尿液样本作为对照。统计红细胞检出率,红细胞形态畸形率,平均红细胞体积。结果临床诊断为肾小球肾炎和非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样本中红细胞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红细胞畸形率(97.91%,10.44%)和平均红细胞体积(56.32±9.92μm3,83.52±11.43μ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畸形率和平均红细胞体积与肾小球肾炎性血尿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尿液 畸形红细胞 红细胞检验
  • 简介:摘要尿源干细胞(urine-derived stem cell,USC)是指从尿液中获取的一类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提取简便快捷、获取途径无创、不存在伦理问题,在临床研究中相对于其他干细胞具有较多优势,从而备受学术界的关注。该文从尿源干细胞分离培养、细胞表征、来源、应用和外泌体方面对近年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尿源干细胞 多能诱导干细胞 外泌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在脑脊液脱落细胞检查中的应用。方法用传统涂片和TCT制片同时对172例脑脊液脱落细胞检查送检标本进行制片,比较两种方法对癌细胞阳性的检出率,并观察其病理结果。结果TCT制片对脑脊液脱落细胞学癌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涂片细胞量极少,核仁不明显,着色较深,存在细胞变形现象;TCT制片细胞形态饱满,细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核膜清晰且光滑,染色质均细,着色浅,可见细小的核仁。细胞质在两种涂片未见明显区别。结论TCT制片技术对脑脊液脱落细胞学癌细胞阳性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高,漏诊率低。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 脑脊液 病理学 脱落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5)在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膀胱肿瘤复发检测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7年膀胱癌患者72例、泌尿系统疾病者60例和健康体检者6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取膀胱组织标本和尿脱落细胞标本进行MCM5检测。并进行尿细胞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结果在膀胱癌患者膀胱肿瘤组织中,随着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加,其MCM5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癌尿脱落细胞中,有64例(88.89%)MCM5表达阳性,与对照组和泌尿系统疾病组比较,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加,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CM5阳性表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初发和复发患者MCM5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细胞检查与MCM5检测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尿细胞检查比较,MCM5检测的敏感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加,膀胱癌患者膀胱肿瘤组织和尿脱落细胞中MCM5表达量升高,膀胱癌患者进行MCM5检测,对检测膀胱肿瘤组织复发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膀胱肿瘤 脱落细胞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尿细胞尿隐血检测方法评价及影响因素。方法:每日所取标本66例在科室,检测干化学、尿细胞,接着运用胶体金单克隆抗体对尿隐血进行测定。借助人工显微镜计数尿细胞。按照仪器检测所得数据,划分阳、阴性各33例,取其中22例尿液隐血阳性患者,煮沸标本后测定尿隐血。结果:33例患者中27例显微镜检查细胞为正常,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检测66例患者全是阳性;按照显微镜数据作为金标准,尿隐血数据是1+标本煮沸后,仅22%标本隐血为阳性,假阳性率比50%高;33例患者中15例超出范围,11例尿细胞全部时变形红细胞,剩下7例是边缘锯样的红细胞,胶体金法测隐血为阳性(P<0.05)。结论:尿中易热酶是导致尿隐血假阳性的原因,胶体金法灵敏度比干化学法高,阴性预测数值较高,尿隐血和尿沉渣仪红细胞不吻合,鉴别介质较高。尿隐血试验假阴性因素是由于草酸钙结晶与尿淋巴细胞扰乱,检查血尿的常规之法是化学测隐血与尿沉渣检查细胞,检测数据于疾病诊断中意义诊断。

  • 标签: 尿红细胞 尿隐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脱落细胞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拟诊宫颈癌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每年3个月时间,筛查岀这些癌及癌前病变总共9个月时间),所选患者均接受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HVP)和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分析比对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120例拟诊宫颈癌患者中,通过宫颈脱落细胞学检出25例为宫颈癌,90多例为癌前病变,而通过HPV检测法检查阳性患者20例,80例阴性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95.83%)明显高于HPV检测的阳性检出率(83.33%)。结论相比于HVP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法筛查出宫颈癌的机率更高一些,可以在日后宫颈癌临床诊断中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宫颈癌 脱落细胞学检测 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脱落细胞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3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胸水、腹水制作玻片,行脱落细胞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研究的3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标本中,其中浆膜转移癌患者共19例,表现为阳性者有14例,阳性率为73.68%,其中腺癌阳性10例(90.91%),鳞癌阳性3例(60.00%),未分化癌1例(33.33%)。原发性肺癌患者共15例,表现为阳性者11例,阳性率为73.33%。其中中央型肺癌阳性10例(83.33%),周围型肺癌阳性1例(33.33%)。结论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应用脱落细胞检验,具有无痛苦、费用低、可连续多次检查、结果快等优势,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正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 脱落细胞检验 诊断
  • 简介:    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中45例(占90.0%)尿Cox-2蛋白表达阳性,尿Cox-2蛋白在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时的敏感性为90.0%,刘存东等[1]用RT-PCR方法检测31例膀胱癌患者和50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中Cox-2mRNA的表达情况

  • 标签: 中的临床 临床价值 尿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