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绵阳地区8个台站196512月-201512月的逐日温度(包括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资料,研究了近50绵阳市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仅供参考。

  • 标签: 绵阳市 气温 变化特征
  • 简介:利用1951—2014丹东地区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对丹东地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64a丹东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高于全国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5℃;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冬季增暖最明显;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最低气温的增暖幅度明显大于最高气温,呈非对称增长;平均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冬季下降幅度最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其中夏季减少趋势明显,春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10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方法对20001月~200912月间的5699例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间剖宫产率从33.37%上升至45.79%。阴道助产占分娩总数的比例呈逐年下降;剖宫产构成比上升的是瘢痕子宫、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头先露异常、产程异常。构成比下降的是社会因素、胎儿窘迫、胎位不正。构成比变化不明显的是相对头盆不称、羊水过少、双胎、妊娠晚期出血。结论瘢痕子宫已成为剖宫产率升高的又一重要因素,倡导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鼓励阴道分娩,完善医疗法规,保障医生的合法权义,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切实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瘢痕子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根据国家海关总署提供的资料,20041月至11月,我国小麦进口数量达到660.98万吨,是上年同期小麦进口量的17.8倍.其中:从加拿大进口了227.16万吨,增长了9倍;从美国进口了264.46万吨,增长了16.7倍;从澳大利亚进口了169.36万吨,增长了303.7倍.

  • 标签: 进口数量 海关总署 出口 进口量 国家 中国
  • 简介:据悉,1996高考英语题型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卷由原110分调整为95分,包括:一、单词填空:由原来的语音、拼写、综合填空改为语音和综合填空,40题40分改为25题25分。二、完形填空:由原来NMET的20题30分调整为25题25分,包括一段或两段短文。

  • 标签: 高考英语 完形填空 短文改错 书面表达 阅读理解题 山原
  • 简介:尹笑声从称呼看相声演员地位的变化新中国成立60,曲艺演员生活状况的变化令我感慨,但更令我感慨的,是相声演员社会地位的变化。想到这里,我不禁回忆起了少年时代的一段往事——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名家 天津 相声演员 生活状况 社会地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五来的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对20101月至201412月来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10至2014这五间,我院剖宫产率由2010的33.5%逐步上升到了2014的46.8%,增加了1.4倍,剖宫产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P<0.05)。此外,在2010至2012间,在剖宫产指征构成比重占据第一位的为难产,而在2013至2014间,占据第一位的为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所占剖宫产指征构成比重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对剖宫产指征进行严格掌握为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所在,产科医师及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助产技术,宣传阴道分娩的优势,尽可能减少因社会因素而施行的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变化
  • 简介:利用玉树地区1957-2007的逐月气温资料用气候均值和均方差方法计算了线性趋势系数,并采用蒙特卡洛显著性检验对玉树地区近50来冬季、秋季、春季和夏季气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地区气温变化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秋季、春季气温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年平均气温以0.23℃/10的速度升温,高于青海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线性趋势系数为0.16℃/10

  • 标签: 玉树地区 气温50年 变化分析
  • 简介:本文由作者在撰写《李先念传》和《李先念年谱》的过程中,查阅了中央档案馆有关资料整理而成。文中所列的时间,均为国务院办公室讨论通过的时间,或为国务院批复云南省报告的时间。1956至1965,为云南省政区变化较大的时期,也是云南省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设立较多的时期。

  • 标签: 中国 云南 行政区域 历史发展
  • 简介:摘要采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1973-2017长治县国家基本站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气候要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近45长治县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18℃.(10a)-1;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与多年变化基本持平;长治县气候变暖主要是由冬、春、秋三季的升温增暖造成;近45长治县发生两次气温突变,分别出现在20世纪90代到00代和21世纪初到20代。

  • 标签:
  • 简介:以洞庭湖区24个气象站1960--2011降水量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小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洞庭湖区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并采用正交分解函数EOF、旋转正交分解函数REOF计算了洞庭湖区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了洞庭湖区的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区降水量空间上由北向南逐渐增加,时间上没有显著变化趋势。1963洞庭湖降水量发生突变。洞庭湖区降水量存在6、9a和16—17a振荡周期。洞庭湖区旱涝频繁,极端气候事件有增加的趋势。洞庭湖区降水量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普遍干旱或洪涝,但也存在南北反相变化即南部干旱北部洪涝或南部洪涝北部干旱的特点。洞庭湖区降水量存在南部、西北部和中部3个异常气候区。

  • 标签: 周期变化 突变 旱涝
  • 简介:利用乌海1961-2006的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乌海地区近46的气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6来,乌海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了0.5℃/10a,在不同季节中,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平均上升了0.97℃/10a,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平均最高气温。

  • 标签: 气温 变化趋势 统计分析
  • 简介:根据淮河流域14个气象站点1964—2007观测降水量与温度数据和ECHAM5/MPI-OM模式在3种排放情景下对该流域2001—2100的气候预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估淮河蚌埠站2010-2100逐月径流量变化。计算结果表明:3种排放情景下2010—2100淮河径流量变化幅度差异较大,SRES—A2情景总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51—2085上升趋势显著;SRES-A1B情景2024—2037平均流量显著降低;SRES—B1情景年平均流量的变率甚小。季节分析表明:春季径流量在2010—2100变幅最小,距平百分率在15.1%~18.6%:之间小幅波动。夏季平均流量在2040代前呈下降趋势,之后小幅波动上升。秋、冬季平均流量SRES—A2和SRES—A1B情景变幅显著,其中,秋季SRES—A2情景2060代距平百分率下降达50.6%,为3种情景下各季节径流量降幅之最;冬季SRES—A1B情景2050代其增幅达到54.7%,亦为上升幅度之最。

  • 标签: 气候变化影响 径流量 预估 人工神经网络 21世纪 淮河流域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海省玉树市1987~2017的逐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玉树市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市近30日照时数主要呈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2.944h/10a,减少趋势比较显著,年代际动荡起伏变化较大;日照时数的月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均超过170h;2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少,占日照时数的7.3%;5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26.0h,占日照时数的9.3%,日照时数逐月变化主要同季节的更替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春、夏、秋三季日照时数与变化保持一致,均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春季和秋季减少幅度均较小。冬季日照时数则呈增加变化趋势,增加速率为5.136h/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661.6h、634.8h、583.5h、556.7h,分别占日照时数的27.2%、26.1%、23.9%、22.8%;造成玉树市近30日照时数增加的原因是春季、夏季、秋季三季日照时数变化造成的,尤其是夏季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玉树市 日照时数 变化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1991-2022耿马县的气温、降水以及日照时数探测数据,采用常规的线性趋势法对近30耿马县气候变化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发现耿马县的气候变化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了解耿马县近30气候变化特征,有助于制定适应性措施和保护生态环境。

  • 标签: 耿马县 气候变化 特征 分析
  • 简介:利用化德国家基本气象站1957—2014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以地面最低温度≤0℃为指标,建立了该地历年初霜日期、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序列,分析了近58a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化德站58a平均终霜日期为5月28日,初霜日期为9月11日,无霜期为105d10(2)近58a终霜日期呈明显的提前变化趋势,平均每10a提前2.5d;而初霜日期变化趋势不显著;无霜期明显延长,平均每10a延长了3.4d10(3)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序列的际波动大,极差为标准差的4~5倍,初霜最早可提前在8月18日出现,终霜最晚可推迟到6月19日结束。该地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际变率大,保证率低,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掌握霜冻发生的气候规律,提高霜冻的预报预测准确率,对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采取防御措施,保障农业丰产丰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初霜日 终霜日 无霜期 气候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