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科自2006年3月~12月共收治油漆高压注射伤6例,根据患者不同的伤情分别采取急诊彻底清创一期闭合创面、置管持续冲洗或彻底清创后敞开伤口引流、二期重复清创闭合创面。合并皮肤缺损者同时予以皮瓣修复等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高压注射伤 治疗效果 油漆 手部 置管持续冲洗 彻底清创
  • 简介:等. 412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J]. 中华烧伤杂志,74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本组2例腕关节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应用此方法修复

  • 标签: 手部烧伤 挛缩畸形 烧伤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安奈德注射液合谷穴封闭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手部慢性湿疹的无禁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加利多卡因进行合谷穴封闭,对照组112例,单用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外涂,6周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1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曲安奈德合谷穴封闭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 标签: 手部慢性湿疹 合谷穴封闭 曲安奈德注射液 丙酸氯倍他索乳膏
  • 简介:血管球瘤为一种在临床中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四肢末端。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并且极易造成误诊。我科自2001~2005年,共收治血管球瘤患者7例,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学检查,诊断明确,全部进行了显微手术治疗。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手部血管球瘤 诊治 显微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 病理学检查 良性肿瘤
  • 简介:手作为人的劳动器官,功能极为重要,且因部位暴露,烧伤机会较多。双手面积虽仅占体表面积的5%,但深度烧伤后常伴有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治疗手部烧伤不仅限于创面愈合,更应以保存手的功能为主。

  • 标签: 手部烧伤 处理 护理 功能障碍 畸形
  • 简介:本文针对工伤中较普遍存在的手部损伤问题,提出针对手部损伤的职能评估、职能康复及伤员辅助治疗措施。

  • 标签: 工伤康复 手部损伤 治疗措施 职能
  • 简介:目的探讨手部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手部甲下血管球瘤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将其切除,并随访观察其远期治疗效果。结果19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无一例复发。结论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手部甲下血管球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甲下 血管球瘤 诊断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回顾总结我科5年间因手部深度烧伤引发瘢痕增生导致严重手畸形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6例患者全部采用瘢痕松解或切除的手术治疗,应用“Z”字成形、瘢痕切除松解全厚皮移植或邻位皮瓣转移术,皮瓣移植术包括虎口和指蹼成形术。结果:绝大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满意,少数病例因就诊时间晚或皮片成活率较低行二次手术。结论:本文对手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病因、烧伤初期治疗方法选择、瘢痕挛缩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中注意事项、术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 标签:  手深度烧伤 疤痕挛缩畸形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部烧伤患者在整形术后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擢选62例手部烧伤整形患者,按平均法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分析对比两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外形恢复时间、手部关节活动度、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护理对于增加手部烧伤整形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促进其手部功能和外形恢复,缩减康复时间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部 烧伤整形 人性化护理 手部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部骨折切开复位与内固定术。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腕前方入路适用于新鲜的腕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陈旧性骨折不愈合、囊性变或近极出现缺血性坏死等的植内内固定。第一掌骨基底骨折脱位又称为Bennett骨折脱位。如整复位置不理想,或外固定不能雍持整复位置,应尽早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以免造成第一腕掌关节持久性疼痛和僵直。

  • 标签: 手部骨折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 简介:肉芽创面传统的修复方法以刃厚或薄断层皮移植为主。由于薄皮修复术后对手的外观和功能影响较大,我科于1994年至1997年,应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手部肉芽剖面4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肉芽创面 手部 全厚皮片移植 修复术后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手术缺损腹部皮瓣修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62例手部缺损腹部皮瓣修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31)。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心理状态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手部缺损 皮肤修复 优质护理 心理状态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操作中手部的消毒方法。方法:比较应用传统方法与新型手部消毒剂对护士手部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护士手部消毒后细菌含量各组最高为5cfu/cm2,最低均为0。但新型手部消毒剂组无皮肤不适现象。结论:新型手部消毒剂消毒效果可靠,具有携带方便,保护皮肤等优点。

  • 标签: 手部消毒 细菌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部先天性畸形手术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结论并指为常见的手部畸形,常为双侧性,可分二类二指指间皮肤相连并指称“皮肤并指”,骨骼成分融合指称“骨性并指”。多指是最常见的手指畸形,以拇指为多见,依其畸形可分三型。本畸形将手分为二部分,形成中心裂,中指常缺如,合并横行骨。

  • 标签: 手部先天性畸形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80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整复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畸形关节完全或基本矫正;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部烧伤早期正确治疗可有效预防瘢痕增生,对继发手瘢痕畸形者及早行瘢痕彻底松解,植皮或局部成形、皮瓣修复,加强术后康复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整形外科技术 烧伤 修复
  • 简介:摘要患者女,42岁。右手食指“神经纤维瘤”(外院病理诊断)10余年后第3次复发,B超示低回声结节,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右食指肿块切除术。镜下观察:梭形肿瘤细胞呈平行束状、编织状排列,形成边界清楚的结节,瘤细胞异型性轻微,未见明确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TLE1、bcl-2、CD99阳性,上皮细胞膜抗原、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CK)-L、CK7局灶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5%,SYT断裂探针检测结果阳性,肿瘤最大径0.7 cm,病理诊断为微小滑膜肉瘤,单相梭形细胞型。微小滑膜肉瘤较罕见,形态学需与多种良、恶性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鉴别,诊断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检查,因其预后较好,治疗手段可相对保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