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朽病是东北林区一种常见的病害,对针阔叶林木均有危害,轻者使叶面变小树冠退率,严重影响生长,重者叶片早落,枝条萎蔫干部大量流脂,10-20年生的林木染病后2~3年即可枯死.为做好根朽病的防治工作,2002年三岔子林业局在本施业区内对落叶松根朽病分别采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防治,即:打穴施药、打穴撒石灰及不打穴喷药.经效果调查,打穴喷药的效果最好.

  • 标签: 植物保护 防治落叶松根朽病 根部打穴 代森锌 石灰
  • 简介:摘要: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相比于工程的成本和进度,更重要的是工程的质量,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质量。文章通过对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研究,分析了剪力墙根部混凝土成型质量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对质量控制的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主动脉根部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风险及技术难度高,现阶段仍以传统的胸骨正中开胸方式为主。胸骨上段正中小切口已广泛应用于主动脉瓣手术,但在主动脉根部疾病的手术较少应用。为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应用于主动脉根部大血管的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应用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根部大血管手术的58例患者资料,应用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术前和术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深低温停循环、开关胸止血时间、总手术时间、二次体外循环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ICU滞留、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出院转归等数据。结果显示,58例中死亡1例,无二次开胸、二次体外循环、切口愈合不良、二次气管插管和卒中等并发症。胸骨上段小切口可以作为一种更安全、更容易被接受和推展的主动脉根部大血管疾病的微创手术方式。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MRI对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的MRI资料;在MRI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上评价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直接征象及伴随征象;对冠状位“裂隙征”、矢状位“幽灵征”及横断位“裂隙征”的发生率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冠状位“裂隙征”15例,矢状位“幽灵征”14例,横断位“裂隙征”4例;冠状位“裂隙征”与矢状位“幽灵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位“裂隙征”与横断位“裂隙征”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位“幽灵征”与横断位“裂隙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征象中外侧半月板突出5例(5/16);外侧半月板后根部附着处软骨下骨水肿3例(3/16);胫骨外侧关节软骨损伤4例(4/16);合并外侧半月板其他节段撕裂4例(4/16);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裂6例(6/16),后交叉韧带撕裂1例(1/16),板股韧带缺失7例(7/16),其中外侧半月板突出5例中,4例板股韧带缺失或显示不清;合并胫骨平台骨折6例。结论: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评价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外侧半月板后根部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开腹与腹腔镜治疗阑尾根部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区间为 2015 年 1月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临床经验。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20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接受再植法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术。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5.6±15.8)岁(12~63岁)。其中马方综合征11例,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5例,二次手术1例。术前升主动脉直径(40.6±9.7)mm,主动脉窦直径(52.2±9.2)mm,主动脉瓣环径(27.1±3.6)mm,术前主动脉瓣无反流或轻度反流10例,中度反流5例,重度反流5例。全组患者采用再植法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术,选择人工血管为:26、28和30 mm直血管(例1、3、6),26和28 mm带窦人工血管(例4、6)。术中行主动脉瓣成形6例,游离缘折叠4例,钙化清除1例,融合脊切除缝合1例。结果全部患者无住院死亡,无二次开胸止血。术中体外循环(171.0±25.6)min,阻断(134.0±23.2)min。术后复查主动脉瓣无反流12例,轻度反流8例。随访(15.1±9.8)个月(4~33个月)。随访期间主动脉瓣中度反流2例,余患者为无或少量反流。暂无再次手术患者。1例随访期间出现回旋支栓塞,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再植法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安全有效,早中期随访结果满意,可以避免抗凝相关并发症,适用于年轻患者。

  • 标签: 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替换术 再植法
  • 简介:目的:通过对蒙古黄芪的根部与茎叶中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比较,评价两种部位的药用价值。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黄芪根及其茎叶中多糖的含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黄芪根及其茎叶中水解氨基酸的含量;采用ICPE-9000型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半定量测定黄芪根及其茎叶中微量元素。结果:黄芪茎叶中多糖含量少于黄芪根,但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与黄芪根相近,而微量元素种类大致相同,半定量结果差异也不大。结论:黄芪茎叶中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和黄芪根相比较,除多糖含量差异较大,含量较低外,其余均差异较小,其药理活性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黄芪茎叶 多糖 氨基酸 微量元素 比较研究
  • 简介:以前,对苎麻和菠菜(具有相反光周期反应的典型雌雄异株植物)的实验证明:通过发育早期阶段的幼苗根和通过插条下端,引入生长调节剂,会使这些植物的性别表现,发生显著的变化。此外,还论证了:叶作为合成赤霉素的器官,参与雄性性别的表现;根作为合成细胞分裂素的器官,参与雌性性别的表现。具单性花的雌雄同株植物,其中有玉

  • 标签: 生长调节剂 雌雄异株植物 发育早期 玉米品种 氨基嘌呤 赤霉酸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随访指根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后的感觉恢复情况,为探讨重建指腹的最佳术式提供参考。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9年5月,我们对47例行指根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患者进行感觉随访。其中缝合指固有神经20例,缝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27例。皮瓣面积为3.0 cm×2.5 cm~1.5 cm×1.0 cm。感觉随访内容包括单丝触觉、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感觉分级(S0~S4)、两点分辨觉。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3、6、9、12个月均获得随访,最长随访至术后30个月,平均(15.3±0.3)个月。术后12个月感觉恢复情况:S1 6例,S2 6例,S3 28例,S3+ 7例。其中31例超过12个月以上的系统随访,感觉分级结果在12个月以后无明显进展。S3+的7例患者两点分辨觉为9~15 mm,皮瓣的面积为1.5 cm×1.0 cm~1.8 cm×1.3 cm。其中缝合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4例,测得两点分辨觉为11~13 mm,皮瓣面积为1.5 cm×1.0 cm~1.5 cm×1.5 cm。结论指根部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术后30个月内,感觉较难恢复到S4,小面积的皮瓣感觉恢复更好,缝合指固有神经或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对皮瓣感觉恢复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感觉随访 两点分辨觉
  • 简介:摘要混凝土竖向构件根部漏浆一直是一个难点,普遍无法保证竖向结构无漏浆现象。漏浆造成竖向结构麻面、蜂窝等结构缺陷。在工期紧、任务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质量要求高的建筑工地,此情景尤为突出,严重影响构件的安全性能以及建筑物的观感。结合现场施工的施工因素,采取先进有效的方法及技术来保证其施工质量,将影响降到最低。本文主要分析如何保证混凝土竖向构件根部不漏浆。

  • 标签: 混凝土竖向构件 漏浆 结构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治疗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对2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伴随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的患者,在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同时采用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修复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纳入前交叉韧带损伤伴随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的患者,排除术前下肢力线异常者及合并软骨损伤者。术前和术后1年时通过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磁共振(MR)观察术后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愈合情况。定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超过1年的随访,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t=7.98、5.55,均为P<0.05);且MR观察未发现半月板后根部再撕裂或半月板体部外凸。结论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可将半月板后根部撕脱复位并稳定固定于其解剖止点区域,从而维持半月板的环状结构以期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的功能,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损伤,半月板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5岁,在美容诊所行玻尿酸隆鼻术,自鼻尖进针,向鼻背推注玻尿酸(韩国伊婉,浓度22mg/ml;胶联游离比75%:25%;分子结构300万道尔顿)约1ml(同时手法按摩鼻根部塑形)后,患者右眼突发视物不见,伴右侧颜面部苍白,心慌、恶心、呕吐,一过性血压降低(80/50mmHg)。美容诊所立即予玻尿酸溶解酶鼻翼两侧注射,急送当地医院就诊,查见:右眼视力无光感,眼压Tn,角膜轻度水肿;眼底:视网膜苍白,视盘边界稍模糊,黄斑呈青褐色。

  • 标签: 眼动脉阻塞 玻尿酸 隆鼻术
  • 简介:目的:探讨YAG激光与恶性青光眼的预防。方法:通过对恶性青光眼早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YAG激光虹膜根部造孔术,从而使前后房沟通,促进前房形成。结果:对恶性青光眼早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YAG激光虹膜根部造孔术,能阻止其发展。结论:YAG激光虹膜根部造孔能有效预防恶性青光眼的发生。

  • 标签: YAG激光 恶性青光眼 虹膜根部造孔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西京医院13例自体小肠移植的临床经验,为累及肠系膜血管根部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13例自体小肠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因、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13例自体小肠移植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12例病因为肿瘤累及肠系膜根部,肿瘤得到根治性切除,且避免了广泛小肠切除。11例同时联合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11/13),其中1例于术后第1天因移植肠血管血栓,移植肠坏死被切除,导致短肠综合征。术后1年存活率69%(9/13),4例死亡患者中2例分别因肝转移和肝、肺转移死亡。术后存活2年以上的5例,均为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结论自体小肠移植适用于以往认为“不可切除”的累及肠系膜血管根部病变的治疗。

  • 标签: 移植,自体 短肠综合征 腹膜后肿瘤 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阑尾根部穿孔合并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术后采用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9.8-2020.12,抽取医院收治50例阑尾根部穿孔合并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展开研究,基于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小于对照组32.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大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阑尾根部穿孔合并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预后情况,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根部穿孔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 要:本文选择铝合金地铁端部底架焊接结构中的一种典型焊缝(T型接头单面HV焊缝)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三种形式,结合接头结构、焊接位置等关键因素,开展焊接试验,并对其试件进行金相分析,从而掌握铝合金地铁端部底架焊缝的具体情况。

  • 标签: 铝合金 端部底架 T形接头单面HV焊缝 根部熔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中神经随肌皮神经走行变异具体解剖情况,探讨研究此类神经的变异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法解剖实验室1例老年男性尸体作为解剖标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注意保护并显露神经、血管,分层次地观察神经,包括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喙肱肌支、喙肱肌、交通支、肌皮神经肱肌支,以及神经沿着肌肉、血管的走行,包括肱肌、肱二头肌、肱动脉等。结果本组解剖标本中仍然存在“Y”形汇合,但与常规解剖情况不同的是,部分外侧根与肌皮神经随肌皮神经走行变异,形成了共干,随肌皮神经走行一定长度后,于臂上1/3位置,该神经自肌皮神经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交通支,并与正中神经合并。结论研究提示临床进行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麻醉时,应注意保护肌皮神经、正中神经之间的交通支,以免因损伤可能存在的变异神经造成不必要的功能障碍。

  • 标签: 正中神经 肌皮神经 变异 解剖
  • 简介:摘要2020年7月,完成1例阴茎根部合并部分阴囊皮肤撕脱离断再植。该患者被妻子用剪刀剪切损伤。我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阴茎再植术,术后予以抗炎、扩张血管、伤口清创等处理,术后4周拔除膀胱造瘘, 6周拔除尿管。再植阴茎成活,血运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离断阴囊皮肤小部分发生坏死,经过清创缝合处理,伤口愈合良好,阴囊无明显缩小。

  • 标签: 阴茎离断 再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于根部结扎肠系膜下血管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06年12月间30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病例资料,手术时于根部切断结扎肠系膜下血管,注意保护内脏神经的腹主动脉丛和上腹下丛,分析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淋巴结转移者8例(26.7%),其中肠系膜根部有转移者3例(10.0%)。合并梗阻者一期切除吻合后有2例发生吻合口瘘,经引流等非手术治疗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从根部处理肠系膜下血管合理可行。

  • 标签: 乙状结肠肿瘤 肠系膜下血管